2023-02-10 11:07:48⊙﹏⊙

一年之後

雖然我比較喜歡沒去過的地方

但很不幸的    一般人的生活就像被綁住的牛。只能在繩子的半徑內啃草。  

所以啃著啃著又回到上一次經過的地方

這雖然少了新奇的喜悅

還是有超級比一比的樂趣

去年此時的此物

今年變成怎樣了

有時更能發思古幽情:

豐濱。白螃蟹部落  

入口意象本來有白螃蟹

地震被震落

此次經過白蟹殼都被清理掉了

僅存呆呆笨笨的基座

#2023

#2022

#2022.323地震 

社區用最簡單的方式清理螃蟹遺骸

要是我來做

就會把摔下來的螃蟹四周挖小溝

做個框保護螃蟹遺骸

然後立牌說明螃蟹為何摔下來?  順便說明部落為什麼叫做白螃蟹    勾出遊客的興趣。  就可能進入部落參觀。

目前因為部落老人多,怕病毒,並不適合遊客進入,因此沒有保留螃蟹遺骸的想法


機慢車只能行駛仁水隧道:
目前蘇花改有開放機慢車的隧道只有「仁水隧道」,限速50公里。仁水隧道,初期開放小型車、大客車、機慢車通行,是目前全線唯一有開放機慢車的隧道

看起來去年就可以騎白牌機車進仁水隧道

如果不趕時間。也不在乎淋雨  我是不考慮騎隧道

這次是好奇才騎進隧道

好奇交通部禁止白牌機車上蘇花改的理由:「因為「長隧道」的空氣品質、噪音、溫度,對暴露於外的機車用路人「生、心理負面影響」。」

仁水隧道裡畫了機車道。 腳踏車也能騎

騎了一大段 順暢、路面品質遠優於舊路

對我的身心的確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直接開口幹醮交通部:「明明就可以騎機車卻不讓機車通行,讓機車曝露在風險更大的舊路...」

偶爾來蘇花公路看風景的。當然是舊路才看得到風景

但是住在這裡的居民安全、快速還是比看膩的風景更重要

蘇花改通行白牌機車再一次讓交通部發揮半套功能

淺嚐了仁水隧道對身心的負面影響

你就要回到舊路

一時不察。可能會繼續騎上平整、安全、距離短的蘇花改

騎回舊路

立刻遇到落石搶修的管制通行

我覺得身心的負面影響在此爆棚


去年還在這裡畫南方澳的觀景平台

現在又莫名其妙地翻起來整修

只有天真無邪的小孩子才會以為政府為了給遊客更好的、更安全的工程品質才翻修

實際上本來的觀景台及周邊也好好的

頂多補幾塊木板

但是這種惜物的心在自己家很好

在公共工程上卻搞不到錢

活得夠久的國民也會發現。 自己家的磁磚從來不需要換

街邊的、公園的地磚幾年就會敲掉、挖開 、封路

再換上新的地磚

即使舊的地磚也沒壞

就算壞了兩三塊也不需要整條路換

公共工程的花錢的豪氣。  就是一般人家不能比的


2022南方澳大橋

2023


2022. 花蓮豐濱立德廣場

2023篷子正在拆

下雨就不適合露營了

2022

2023


2022 海岸線的民進黨

2023

變化不大

但有四隻黑狗上了屋頂

 


2022

2023

上漆之後有比較乾淨


海岸公路上的新建物

完工之後。原來是東河包子

比起舊街的本店

這裡對開車路過者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