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4 14:42:54⊙﹏⊙

2022 澎湖。馬公。天后宮

即使馬公在1980年升格為市

呈現的依然是小鎮風情

人口不到六萬

街道不寬敞

這兩點和東勢或龍潭比起來是差了一截

不過在澎湖縣   馬公就有猴子稱大王的意思

升格市的好處就是公務人員擴編、資金倍增

人多錢多好辦事

官員的頭銜和層級也不同於鄉鎮

所以即使台灣升格為市的人口標準從15萬減為十萬

馬公遠遠不達標

還是因為人為理由破為市(這都是我自己亂猜,真正的原因還需查證)

雖然我不太喜歡蹭城市

馬公市因其小鎮實際面貌

卻不特別遠避

馬公的原名「媽宮」

因為以媽祖廟為中心發展而得名

日據時代改名「馬公」

就一個沒有馬  也沒有太監的地方而言

這個名字非常疏離

只因為日本殖民者要掃除迷信   剪斷媽宮的宗教臍帶

光復之後沒有趁勢改為原名

我認為是澎湖人的疏懶和不在意

說不定筆畫少也是個理由

這個防空洞是我這次在澎湖看到的第一個咾咕石建築

我一直唸成咕咾石

後來發現老人家就是這麼念

所以兩者都可以

咕咾   應該是從“石”部   但是電腦沒字

讓我執意要說咕咾石的原因之一   是有一道料理“咕咾肉”  表面坑坑疤疤近於咕咾石

這個防空洞就是以咕咾石為材料

近看是圖案美得驚人的珊瑚礁

每次看到咕咾石都會讓我震撼

震撼的原因  美是其一

其二是這些珊瑚礁如果留在海裡是多麼大的一片的海底森林

竟然毫不惋惜地就被毀了

第二點其實沒那麼簡單   指責先民不愛惜珊瑚礁是太嚴厲了  也太不懂事

之後遇到更多咕咾石建物再來談


在澎湖畫的第一間廟

從廟頂拆下來的舊剪黏

因為殘缺

你的腦袋會自動補缺

學理上叫做“完形心裡”

事實上比起屋頂上簇新、完整的剪黏、交趾陶

“藝術價值”更豐滿

我若是有囤積癖   一定會想辦法弄回家裡   然後把家裡堆得像資源回收場

這仙很妙

是本來就露奶  還是磁片掉了?


這是第一個有聊天的澎湖人

顧土地公廟

「拜一拜就好了,不必添香油錢,錢留著給自己用在更有用的地方....」真是廟人妙語

其實我不是因為老人也不是因為廟而停下來

貓是自己跑來

老人號稱不喜歡貓

但是供應飼料、清水讓貓黏著他喵喵叫


不能免俗地我到了天后宮

台澎金馬第一座天后宮

400多年歷史

沒有很騷包地跟別的廟比大、比新、比豪華

就像托爾斯泰、泰戈爾沒在跟廖老大比豪車、名錶

因為行李巨重

我寄放在廟埕刻印文石的攤位

輕裝逛廟、老街

中途下了一中途下了一陣大雨

再回到攤子的時候

老闆已經收好了

只因為受人之託而沒離開

我大受感動

道歉和道謝個不停

廟口左右的龍虎浮雕

不管是因為掉色  還是本來就這樣

留白非常高明

尤其是青龍的身軀在似雲似水的白色中沈浮

顯得神秘又仙氣

這種極簡與留白非常不簡單

其實我們在老虎的背景中隱隱可以看到彩雲

可能是掉色   或者被粗心的師傅塗蓋

白底的確比花底意境高遠

簡單本來就不是簡單的事

比如廟前的照壁

麒麟的背景就不能叫簡單

而是單調

麒麟的功力和龍虎差太多了

以至於我回來才發現一張都沒拍

只好從別人的部落格截圖給大家比較

龍隱沒於風雲間

不修就是最好的修復

柯文哲蹭到澎湖來了

包藏不住選總統的野心(志向)

幾日後蔡英文也來了

理由是共軍頻繁跨越海峽中線

來鼓舞澎湖駐軍

即使是無神論者

當了政治人物拜廟拜得比阿嬤還勤

高雄來的進香團

天后宮的白牆在2013年幹了一件白癡事

就是把本來露出咾咕石的外牆抹白灰漆白漆

把幾百年累積的紋理變成蛋殼似的空白

經過了十年

總算有點屋漏痕

但是咾咕石再也不見天日

文物不怕沒經費

怕的是掌事的粗佬拿到錢


#天后宮舊照...照片: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fb


2022年好不容易長出一些屋漏痕  

結果我也沒畫屋漏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