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
海邊有一種奇妙的魅力
幾乎是魅惑
讓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想去看看
>
冬天把你吹得頭暈、嘴唇乾裂、眼睛流油
夏天把你曬得像軟趴趴的魷魚
看似浪漫的野餐 大部分的精力都在防沙子飛到食物裡
游泳要和捉模不定的浪搏鬥
穿鞋子要忍受無孔不入的沙
不穿鞋子要避開礁石、碎玻璃
晚上又要和特大號的蚊子奮戰
從白天到另一個白天 沒有一刻讓你清閒
就像脾性刁蠻的女友
即使一定把你搞得很狼狽
你卻不能抗拒她
但是我看他們都不下水
只是拿著手機 你拍我 我拍你
離岸遠一點 有人趴在浪板上
浪高看起來不到20cm
今天來海邊主要是想撿漂流木
沙灘這附近沒看到幾根漂流木
我就往宜蘭方向騎了十分鐘
看到通往海邊的小徑就鑽進去試試
來到幾戶人家的漁村
漂流木果然比較多
遇到在岸邊撿寶特瓶的老婦
海邊的寶特瓶很好撿啊
一轉眼就撿了一大袋
「好撿是好撿,但是賣不了多少錢,一公斤三塊錢,連便當錢都換不到;我是因為電視很無聊、不好看,才出來活動活動。」
她知道我想撿漂流木
就告訴我下一個海灣更多
因為更少人去
真的是很少人來
平整的石床 散落幾顆巨石
海草青綠茂盛 看起還很好吃
只不過沒有人來採 可能是不好吃
福隆我也來了不計其數
這個石床還是第一次踏入
如果不是老婦人報路
我可能在林投糾結的小徑就回頭了
遠看像座頭鯨出水
*方紋白蟹,在地人稱之“臭腥仔”,顧名思義是上不了餐桌,消坡塊也常見他們鬼鬼祟祟地進退。
景色真的很奇妙
印度南部 Mahabalipuram 的孤石(名曰奶油球)也是如此
像肉丸子落在一個大盤子裡
顯得孤寂和神秘
只不過這裡的肉丸子更多
事實上相連的海灘
也有幾處有巨石散落在石床
交通更方便
我不知道這些像禪坐的巨岩們為什麼都沒人提起
也許是海漂垃圾太多 大家覺得髒
也許是覺得不過是石頭 有什麼好看的
這幾天在看 鍾祖康寫的 “來生不做中國人”
光看書名 就知道在中國是禁書
作者是香港人
節錄兩段書中寫到的瘟疫 :
「其他方面還是充滿中國特色。
中國當局身為世衛成員,不但敷衍塞責,弄虛作假,殘害全球民眾健康,甚至肆意阻撓世衛救治被他殘害的人,這豈是一般的王八無賴做得出來的!台灣人對中國或中國當局的厭惡,倍增可知矣。」
寫得好像是目前的武漢肺炎
其實是17年前的SARS
17 年過了 中共隱瞞疫情的惡習依舊
台灣面對疫情
對外依然得不到WHO的援助
對內還有國民黨扯後腿
比17年前更險峻
,
國民黨也太沒風度了
不管對不對一定要反對執政黨
難道不能一起對抗疫情?
怕疫情控制得當 功勞全算在別人頭上?
其實老百姓眼睛雪亮得很
你肯幫忙幹正事 將來投票還是會考慮你
。
不過每一場戲一定要有反派和丑角
才會有衝突和笑料
我繼續深入林投小徑
一轉彎出現了小廟
也是小徑的盡頭
或者說小徑是因為小廟而開闢的
並不是土地公
而是萬應祠
原廟是石頭小廟
後來受士林“大餅包小餅”的啟發
用水泥加蓋了大一點的廟包著
廟裡有六個骨罈
當然是裝骨頭了
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國中的操場外就是墓仔埔
有一次球掉在墓地
守外野的我就負責撿球(其實是其他人不敢進來撿球)
撿了球看到幾個陶土罈
當時我也沒見過撿骨
哪知道這些罈是幹什麼
就掀開蓋子...
。
這之前經常被派去參加“反共愛國漫畫比賽”之類的
畫到共匪一定要搭配變骷髏的苦難同胞
骷髏一定是白白慘慘的
可是掀開蓋子看到真的骷髏卻是焦黃如煙燻
還真不能習慣呢
山腰是
東林靜修佛陀山天外天
無極天父天母
今天的正餐是海邊
所以就留到以後當甜點
不少人在海邊磨蹭終日就等看夕陽
有人半生努力就等短暫的發光 努力半天卻遇到浮雲蔽日 沒有夕陽 直接掉進黑夜 也是常有的事
我撿了機車坐墊艙能裝的數量
兩天後用這些漂流木 釘了衣帽架
效果還不錯
三月一日補述:
石床海岸在福隆的桂安路
今天特地找了人來 以比對石頭的大小
然後遇到出來散步的居民...不是這隻
我問 岩石上的紙錢是給萬應祠的嗎?
居民說 這是釣魚的放的 他們習慣在釣場壓保險金
再問起萬應祠從何而來
他說 祖父母時代 也就是二戰剛結束時
這裡翻船了
淹死很多人
這裡的漁民就幫忙打撈屍體
裝甕放在岩石底下
萬應祠後面的岩石下還有很多
我聽他這麼說就去尋找
靠近海邊的甕已經破碎
萬應祠後面卻因為林投太茂密 無法再進入
所以也沒看到完整的甕
依這種大小應該是裝骨頭
儘管海岸公路都塞車了
桂安石床也沒有任何遊客
顯然是很隱密的秘境
很適合不怕孤魂野鬼的人士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