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8-05 08:53:17凡才

誰最可能挽救台灣經濟?


自1995年至2000年第一季為止,以PC為核心,以網際網路和無線通信為骨幹所建立起來的高科技產業,無疑成為當時全球股市的當紅炸子雞。由一群軟、硬體電腦、通訊工程師等所謂的科技新貴,和一群產業分析師們所掀起來的新一波科技、投資狂潮,被眾多媒體解讀為第三波和第四波「產業革命」。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只要能搭上這一班搶錢列車,那麼投資者就必然可以成為「產業革命」的受益者。

但結果真是如此嗎?如今,高科技產業的泡沫破裂帶動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已明確地給了我們一個否定的答案。
其實只要翻閱歷史,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網路通訊革命其實並不是歷史上唯一一次的「產業革命」;而網路通訊產業的投資者也不是歷史上唯一的「產業革命受害者」。舉例來說,在1840年初期,歐洲以紡紗機器取代傳統的人工紡織,結果造成所謂的「紡織革命」。最初的投資者們因為機器生產的便利而享受到巨額的利潤;消息很快傳開來的結果,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歐洲便出現大量的機器紡織工廠。隨後,因為生產速度過快,銷售很快就面臨瓶頸,結果:「紡紗業到了窮途末路,行將窒息的地步;倉庫裡貨物充斥,找不到銷路。驚慌失措的製造商既不敢繼續開工,又不敢讓這些消耗巨大的機器停下來,價格下跌,仍無濟於事;一跌再跌之下,棉花已達到6蘇……」。

上面這段話,出自法國歷史經濟學家米希勒(Jules Mechelet)對當時歐洲紡織工業的忠實記錄。但這是不是就表示,一旦產業革命出現泡沫化現象之後,這個產業就會徹底崩潰,而國家經濟也會就此一蹶不振呢?答案並不是如此,讓我們再繼續看看米希勒當時的談話:

「棉花已達到6蘇,於是發生了一件意外之事。6蘇一詞終於使人覺醒。成百萬顧客,一些從不購物的窮人,開始行動起來。一旦人民插手其事,就可以看到他們的購買力該有多大。倉庫一下被搬空。機器又重新狂熱地運轉,法國發生了一場悄悄的但又偉大的革命;這是一場『清潔革命』:窮人家裡得到了美化;有史以來許多人家從未有過的內衣、床單、桌布、窗簾,一下子就應有盡有了」。

由少數投資者們所發起的「紡織革命」,最後竟變成廣大群眾的「清潔革命」。為此,米希勒這樣說道:「產業革命歸根到底就是一切需求的革命」。換言之,是消費者,而非投資者,才是產業革命的最終受益者。而且更重要的是,經濟不景氣的結果,可能會為消費能力較低的經濟弱勢者帶來某種程度的利益。

根據以往的產業經濟發展史來看,在產業革命的「過度繁榮」現象之後,總是緊跟著出現「過度供給」和「削價競爭」等問題。隨後,甚至引發重的經濟危機。凱因斯認為:當資本財的擴充以「超速方式」超越了消費財的需求時,經濟蕭條現象將會不可避免的發生。然而,就歐洲紡織革命的歷史來看,產業革命或說投機泡沫化卻帶來了受益者。受益的人不是當初那群發起這場革命的資本家,而是那群經濟條件處於弱勢的中低收入戶。這群和產業革命原本就瓜葛不深的人,當時幸運地撿了投機失敗者們一個大大的「便宜」。但也正因為如此,這群窮人最後也扮演了挽救紡織工業和歐洲經濟危機的關鍵角色。

過去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都以為,經濟不景氣的最大受害者必然會是數量最多的中下階級。歐洲紡織革命的歷史卻告訴我們,如果經濟不景氣是因為某個產業過度投機所造成的,而非牽涉到範圍更廣的景氣週期循環這一類問題的話。那麼將來最有可能挽救經濟局勢的人,其實正是這群經濟弱勢者。

換言之,更多投機事業的危機,其實正是景氣轉好的契機;而企業家的受害,就是消費者的受益。

然而,台灣的富商巨賈卻經常故意忽略和扭曲這個事實。他們堅稱:要先挽救失敗的問題企業,才能挽救整個經濟。由於他們經常位居有利的發言位置,因此對經濟問題涉獵不深的執政者,很容易就被他們牽著鼻子走;而廣大人民的利益,卻往往被忽略在一邊。

面臨台灣經濟問題的重大危機,陳水扁政府其實應當好好想一想,究竟是以企業有限的力量來挽救經濟有效?還是用全民無限的力量來挽救經濟有效?

究竟拼命地動用國家資源來為少數企業減稅,好讓後者繼續維持昂貴的產品價格、差勁的服務品質和沒有競爭力的管銷策略來苟延纏喘好呢?還是,讓這些企業因為面臨破產危機,而不得不降低產品售價、提高服務品質,以重新刺激全民的買氣和加強企業競爭力好呢?
若不牽扯複雜的官商利益和政治者的私心,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再簡單不過了。

歷史告訴我們:人民並不會因為經濟危機而輕易破產的;會破產的從來就只有不求長進的投機企業和人民對執政者的信任而已。

鑑古可以知今,國家領導者應該好好看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