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3 04:03:40東城居士
霧峰雜詠
霧峰雜詠
日前,因妹妹製做海報的需要,問我手邊有沒有關於霧峰的古典詩。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接觸很多台灣的古典詩,因此要找與霧峰有關的詩並不困難。然而在找詩的過程中發現:霧峰人不太寫霧峰,霧峰人或許會寫家居生活,但並不標榜那就是霧峰。明顯地歌詠霧峰的,反而比較多是外地人。他們因為旅遊、訪友、開會等緣故,會提及霧峰。而他們提及的霧峰,又不外乎萊園、櫟社等。離開這個題材,詩就少了。於是我興起一個念頭:別人很少寫,那麼就我自己寫吧!
於是我開始寫一系列〈霧峰雜詠〉。這組詩還在寫,零零星星地以七絕的形式,捕捉我對家鄉的印象。現在已寫成的計有九首,有的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有的則是書本得到的知識,有的把這兩者綜合起來。
這種零星的寫法是我所喜歡的。保持著「繼續寫」的空間,而不做嚴密的、全面式的搜查,既是面對自己家鄉的謙卑態度,也是愉悅態度。這好像隨手在霧峰任何一個角落拍照,它們都是霧峰,但都不是整個霧峰。
我把這組詩解說一下吧!
新村小路百廬間,每駕輕車日往還。
我似蝸居安一角,不知霧罩幾重山。
這是從我的家寫起。對霧峰最強烈的感覺,當然是自己的家──光復新村。然而,小時候,霧峰和光復新村對我來說是兩個不同的詞。霧峰是「霧峰街仔」,是中美書局、太安醫院、忠三診所那裡才叫霧峰,民眾服務社也可以叫霧峰,而光復新村不是。我最熟悉的是光復新村,每一條路都很熟。我喜歡那種把小小的地方摸透透的感覺。唸光復國小時,便以曾經走入全校每一個角落感到自豪。連最不可能去的女生廁所也進去過(因為要上屋頂打掃,女廁有梯子可以通屋頂)(因此我連學校的屋頂都去過)。光復新村雖然未能每戶人家都進去一探,但駕輕車,就熟路,我大約已經可以放手騎單車從家裡騎去學校了吧!相較於我對光復新村的熟悉,對霧峰,我便顯得太不熟悉了。去總是只去幾個熟悉的點,丁台、峰谷……都是我不熟悉的地方。上高中時,也住霧峰的王文河老師,跟我提起霧峰的山、霧峰的古蹟,我全然不知。老師說:「你好像是住在台中市的小孩。」當時的我非常激動,深覺受了侮辱。說來慚愧,時至今日,我仍然是「不知霧罩幾重山」。
通衢廣路近台中,霧社霧峰名不同。
抗日同傳英譽在,也非全屬馬牛風。
駘蕩風吹十八春,辭鄉始作霧峰人。
北投臥室台南榻,梓里雲山入夢頻。
這兩首可以合在一起講。上大學以後,才離開家在外頭住。在霧峰時,老師問我是哪裡人,我總是說南投人,因為我老家在名間。相較於世世代代住在六股、住在峰谷的同學們,我說我老家在名間,就有一種外來的、格格不入的感覺。而小時候的我很喜歡那種「不群」的感覺。大一,搬到外頭住,人家再問你是哪裡人時,忽然變得很難回答是南投人了。尤其當我碰到土生土長的名間人時,我更無法回應他那熱切尋求共同記憶的期待。於是我回答:「欸……怎麼說呢?南投是我的大陸,霧峰是我的台灣。這樣清楚了嗎?」
所有人都清楚了,儘管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個比喻。
在遠離霧峰的地方,說到自己是霧峰人,最容易被人當成是霧社人。「喔……你是霧峰人啊!你們那裡是山裡,終年雲霧繚繞吧?」「霧峰……我有印象……就是那個莫那魯道……」
不能說霧峰不在山上,但我所熟悉的霧峰是平原的霧峰。至於外地朋友把霧峰跟霧社弄成同一團霧,或許也不單單是那個霧字的關係。後來我想,外地朋友在求學時代,可能把林獻堂跟莫那魯道當成是同鄉也不一定。說起來,都是抗日分子啊!
故宮遺址滿蓬蒿,議會高車屬俊髦。
既出吾鄉驚印象,名聲只是產葡萄。
這首詩仍接著上兩首。前二句故意寫一些霧峰的「名勝」。我想,台灣鄉鎮309,要有故宮遺址跟省議會的,應該只有霧峰有吧!小時候聽老師說:故宮博物院本來不是要設在外雙溪,而是設在霧峰。但後來搬到外雙溪去了。詳情不知,連故宮遺址在何處?我也是「莫宰羊」。「滿蓬蒿」者,想當然耳。或許可能是「故宮遺址滿水泥」,又或者「水泥地上滿蓬蒿」……。至於省議會,當是又熟悉又陌生的了。熟悉在於那個地點,小朋友近廟欺神,說要去省議會旅遊,總帶著點不屑的神情。當然,如果要去墾丁玩,那就很興奮了。而不熟悉,在於那些議員。議會大門裡的世界似乎與霧峰無涉,對我們而言,那道黑黑的玻璃門裡面,是個全然陌生的世界。但玻璃門之外,那個名為省議會的綠色公園,卻是我們熟悉的。
滿心以為面對外地人的時候,抬出「省議會的所在地」,大家就能瞭然於心。誰知國中地理課本對於省議會與省政府的所在地沒有「重點提及」,南部人北部人東部人,大概只知道省議會和省政府「在中部」,不會知道省政府在南投市中興新村、而省議會在霧峰鄉了。說起霧峰,從南部到北部唸書的可愛學姊說:「我知道,霧峰葡萄!」
「妳說的是巨峰葡萄吧?」
「不,是霧峰葡萄,很有名啊!」
我自己是霧峰人,竟然不知道霧峰以產葡萄在外聞名!我想,可能就像台東人不會標榜這是台東來的釋迦,麻豆人不會標榜這是麻豆來的文旦,在霧峰買葡萄,不會有人標榜「這是霧峰的葡萄唷」,應該是同樣的道理。
門戶不關宮保第,謝辭訪客景薰樓。
英文讀罷拋書卷,走赴林家一快遊。
寫這首詩是故意讓外地人羨慕的。高中時,因為編校刊的機緣,對霧峰林家有較多的探索,在校刊上製作「霧峰林家」的專題,共八十多頁。這個專題的製作,標誌了我對年輕歲月的大部分記憶。後來,在以文圖書館讀書時,讀累了,我總是喜歡繞到林家古宅或林家花園去繞繞。以前宮保第大門失竊前,門戶不關,遊人任意地進出,主人們也沒有表示過不歡迎的意思。而景薰樓,雖掛著一塊「謝絕訪客」的牌子,但並沒有真的謝絕訪客。幾個老人常在門樓下聊天,我們表示一下想參觀,他們便讓我們進去了。我的英文不好,讀英文很容易感覺累;不過詩中說「英文讀罷」,則是覺得英文和林家似乎存在著一種張力。至少我在讀英文時,絕對覺得英文和林家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當然,那是我自己的感覺。只是林家古宅的傳統式建築,也在強化我的這種感覺。
忍使先賢委垢塵?十年風氣又翻新。
萊園故地洪鐘響,櫟社碑前話遠因。
這是一首「從書本看霧峰」的詩了。高中時期作霧峰林家的專題,以及研究所以後投入台灣古典詩的研究,使我感覺在〈霧峰雜詠〉這一系列詩作中,應當要有一首詠及櫟社的詩。高中作霧峰林家的專題,是十幾年前的事。那時本土研究尚未蔚為風潮。現在研究所課堂上一些常被提及的書,當時也都還沒寫出來。但現在台灣文化的研究駸駸然成為顯學了,這哪是當初做「霧峰林家」專題的我們,所能想像得到的呢?
詩中的「洪鐘」自是一種象徵。不過萊園故地,現為明台中學,天天學校都會敲鐘。說洪鐘響,也不是虛語。至於「櫟社碑」真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碑,講到這個碑,身體就會起一種要爬上去的感覺。萊園裡有另一個「林竹山夫子頌德碑」,這位林竹山先生的詩作也有一些,但似乎不太被研究者注意到。他的碑也比較少被人提及。
議會高堂碧水濱,林間鳥雀與人親。
兒童對石描生意,不是真獅亦認真。
此詩寫省議會經常當作寫生比賽的場地。小時候,幾乎年年都去省議會畫畫。省議會的池塘,是眾多沒規矩小朋友的洗筆之地。聽說王獻之發憤習書時,洗筆洗到池塘的水都黑了。小時候我們聽這個故事時,老師的說法是:「每天都把池水洗黑。」心裡雖覺得不可能(把墨汁倒進去都不知該倒幾瓶才會黑了,何況是用洗筆的),但覺得這個人真可敬佩。我們好幾間國小的人在池塘洗筆,都沒把它洗變色了,他一個人是怎麼辦到的?
我是個呆板的人,眼中看到什麼,筆下就一定要畫什麼。但畫技不好,從來沒有畫完後「自我感覺良好」的作品。有一年我的寫生,竟然是坐在石獅子面前,畫那隻石獅子。省議會的石獅子,是真的照著獅子的模樣刻的,但畢竟只是仿冒品。而我,則在認認真真地仿冒一個仿冒品。這首詩雖說在詠寫生,下筆同時,卻又感覺這也可以是首政治詩。寫什麼呢?寫台灣的仿冒性格吧!但不是在嘲諷,因為我小時候畫畫時總是很認真的。
圖書館裡觀通史,教育廳前倚站牌。
出外不慚鄉下氣,有人羨我在天涯。
霧峰到底是不是鄉下地方?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它是省議會所在地,是教育廳所在地。要說它是中樞也說得過去。但如同某日我在中正路上遇到的那個賣烤香菇的阿姨對我所說的:「你是霧峰人嗎?霧峰是鄉下地方,有什麼人、什麼時間會經過這裡,我大概都知道。」這這麼看,說它是鄉下也不為過。或者這麼說吧!「霧峰是中樞,中樞在鄉下」,這似乎解決一些矛盾了。
國小時我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但面對都市來的外校生(如霧峰國小來的),就會有一點感覺到受威脅。國中時,我仍是學校的風雲人物,此時心中的「都市來的外校生」,就是台中市來的了。面對他們,我仍是覺得自己一定有些鄉下土氣。高中時,我似乎仍是學校的風雲人物(至少對有在看校刊的人而言),但面對台北人,還是有一點點自卑的感覺。上大學以後,我真的去鄉下唸書了,但隨著一票好友到台北唸書去,這種「自己覺得是鄉下人」的感覺漸漸消失。後來,我去台北教書,被定位為「中南部來的好厲害的老師」,對自己的家鄉,只剩下自豪感,不再有自卑感。對著異鄉人,說起我的家在霧峰,霧峰,這個縹緲夢幻的名字,聽起來就像仙鄉。這個仙鄉臥虎藏龍、有很多隱者,在7-11買飲料時,排隊在你後面的那位,可能是國寶級的書法家;而正在結帳那位,可能是大陸某個失傳武功派門的惟一傳人……
中辦當年稱省府,先賢異代倡民權。
南投紫氣多飛地,且聽衙齋奏管絃。
這首寫在霧峰的幾個「行政院中部辦公室」,教育廳已經寫過了,因此改著墨寫國立交響樂團。我對國交並不熟悉,只能以「且聽衙齋奏管絃」輕巧帶過。至於第二句,寫的是日據時代,文化協會主導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有人說,光復後省議會設在霧峰,跟林獻堂等先賢在日據時代為議會設置的奔走辛勞,有很密切的關係。只是林獻堂後來並未當選議會議長,首任議長是黃朝琴,聽說這個林獻堂很大的打擊。對我們而言,這都是像鄉野傳說一般的故事了。
迫於截稿時間的逼近,我在腦袋昏昏沉沉的時候,拉拉雜雜亂寫一通,且沒力去組織這篇文章。本來覺得有點抱歉,但轉念一想,這麼做也是好的。在腦袋昏沉、無力組織的時候,仍自鍵盤下情不自禁跑出來的,那想必就是最自然、最真實的感覺吧!就讓我用這種感覺,來述說我的家鄉,不是正好嗎?
而〈霧峰雜詠〉這組詩,我仍會繼續寫下去的,希望有人會來看。
日前,因妹妹製做海報的需要,問我手邊有沒有關於霧峰的古典詩。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接觸很多台灣的古典詩,因此要找與霧峰有關的詩並不困難。然而在找詩的過程中發現:霧峰人不太寫霧峰,霧峰人或許會寫家居生活,但並不標榜那就是霧峰。明顯地歌詠霧峰的,反而比較多是外地人。他們因為旅遊、訪友、開會等緣故,會提及霧峰。而他們提及的霧峰,又不外乎萊園、櫟社等。離開這個題材,詩就少了。於是我興起一個念頭:別人很少寫,那麼就我自己寫吧!
於是我開始寫一系列〈霧峰雜詠〉。這組詩還在寫,零零星星地以七絕的形式,捕捉我對家鄉的印象。現在已寫成的計有九首,有的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有的則是書本得到的知識,有的把這兩者綜合起來。
這種零星的寫法是我所喜歡的。保持著「繼續寫」的空間,而不做嚴密的、全面式的搜查,既是面對自己家鄉的謙卑態度,也是愉悅態度。這好像隨手在霧峰任何一個角落拍照,它們都是霧峰,但都不是整個霧峰。
我把這組詩解說一下吧!
新村小路百廬間,每駕輕車日往還。
我似蝸居安一角,不知霧罩幾重山。
這是從我的家寫起。對霧峰最強烈的感覺,當然是自己的家──光復新村。然而,小時候,霧峰和光復新村對我來說是兩個不同的詞。霧峰是「霧峰街仔」,是中美書局、太安醫院、忠三診所那裡才叫霧峰,民眾服務社也可以叫霧峰,而光復新村不是。我最熟悉的是光復新村,每一條路都很熟。我喜歡那種把小小的地方摸透透的感覺。唸光復國小時,便以曾經走入全校每一個角落感到自豪。連最不可能去的女生廁所也進去過(因為要上屋頂打掃,女廁有梯子可以通屋頂)(因此我連學校的屋頂都去過)。光復新村雖然未能每戶人家都進去一探,但駕輕車,就熟路,我大約已經可以放手騎單車從家裡騎去學校了吧!相較於我對光復新村的熟悉,對霧峰,我便顯得太不熟悉了。去總是只去幾個熟悉的點,丁台、峰谷……都是我不熟悉的地方。上高中時,也住霧峰的王文河老師,跟我提起霧峰的山、霧峰的古蹟,我全然不知。老師說:「你好像是住在台中市的小孩。」當時的我非常激動,深覺受了侮辱。說來慚愧,時至今日,我仍然是「不知霧罩幾重山」。
通衢廣路近台中,霧社霧峰名不同。
抗日同傳英譽在,也非全屬馬牛風。
駘蕩風吹十八春,辭鄉始作霧峰人。
北投臥室台南榻,梓里雲山入夢頻。
這兩首可以合在一起講。上大學以後,才離開家在外頭住。在霧峰時,老師問我是哪裡人,我總是說南投人,因為我老家在名間。相較於世世代代住在六股、住在峰谷的同學們,我說我老家在名間,就有一種外來的、格格不入的感覺。而小時候的我很喜歡那種「不群」的感覺。大一,搬到外頭住,人家再問你是哪裡人時,忽然變得很難回答是南投人了。尤其當我碰到土生土長的名間人時,我更無法回應他那熱切尋求共同記憶的期待。於是我回答:「欸……怎麼說呢?南投是我的大陸,霧峰是我的台灣。這樣清楚了嗎?」
所有人都清楚了,儘管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個比喻。
在遠離霧峰的地方,說到自己是霧峰人,最容易被人當成是霧社人。「喔……你是霧峰人啊!你們那裡是山裡,終年雲霧繚繞吧?」「霧峰……我有印象……就是那個莫那魯道……」
不能說霧峰不在山上,但我所熟悉的霧峰是平原的霧峰。至於外地朋友把霧峰跟霧社弄成同一團霧,或許也不單單是那個霧字的關係。後來我想,外地朋友在求學時代,可能把林獻堂跟莫那魯道當成是同鄉也不一定。說起來,都是抗日分子啊!
故宮遺址滿蓬蒿,議會高車屬俊髦。
既出吾鄉驚印象,名聲只是產葡萄。
這首詩仍接著上兩首。前二句故意寫一些霧峰的「名勝」。我想,台灣鄉鎮309,要有故宮遺址跟省議會的,應該只有霧峰有吧!小時候聽老師說:故宮博物院本來不是要設在外雙溪,而是設在霧峰。但後來搬到外雙溪去了。詳情不知,連故宮遺址在何處?我也是「莫宰羊」。「滿蓬蒿」者,想當然耳。或許可能是「故宮遺址滿水泥」,又或者「水泥地上滿蓬蒿」……。至於省議會,當是又熟悉又陌生的了。熟悉在於那個地點,小朋友近廟欺神,說要去省議會旅遊,總帶著點不屑的神情。當然,如果要去墾丁玩,那就很興奮了。而不熟悉,在於那些議員。議會大門裡的世界似乎與霧峰無涉,對我們而言,那道黑黑的玻璃門裡面,是個全然陌生的世界。但玻璃門之外,那個名為省議會的綠色公園,卻是我們熟悉的。
滿心以為面對外地人的時候,抬出「省議會的所在地」,大家就能瞭然於心。誰知國中地理課本對於省議會與省政府的所在地沒有「重點提及」,南部人北部人東部人,大概只知道省議會和省政府「在中部」,不會知道省政府在南投市中興新村、而省議會在霧峰鄉了。說起霧峰,從南部到北部唸書的可愛學姊說:「我知道,霧峰葡萄!」
「妳說的是巨峰葡萄吧?」
「不,是霧峰葡萄,很有名啊!」
我自己是霧峰人,竟然不知道霧峰以產葡萄在外聞名!我想,可能就像台東人不會標榜這是台東來的釋迦,麻豆人不會標榜這是麻豆來的文旦,在霧峰買葡萄,不會有人標榜「這是霧峰的葡萄唷」,應該是同樣的道理。
門戶不關宮保第,謝辭訪客景薰樓。
英文讀罷拋書卷,走赴林家一快遊。
寫這首詩是故意讓外地人羨慕的。高中時,因為編校刊的機緣,對霧峰林家有較多的探索,在校刊上製作「霧峰林家」的專題,共八十多頁。這個專題的製作,標誌了我對年輕歲月的大部分記憶。後來,在以文圖書館讀書時,讀累了,我總是喜歡繞到林家古宅或林家花園去繞繞。以前宮保第大門失竊前,門戶不關,遊人任意地進出,主人們也沒有表示過不歡迎的意思。而景薰樓,雖掛著一塊「謝絕訪客」的牌子,但並沒有真的謝絕訪客。幾個老人常在門樓下聊天,我們表示一下想參觀,他們便讓我們進去了。我的英文不好,讀英文很容易感覺累;不過詩中說「英文讀罷」,則是覺得英文和林家似乎存在著一種張力。至少我在讀英文時,絕對覺得英文和林家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當然,那是我自己的感覺。只是林家古宅的傳統式建築,也在強化我的這種感覺。
忍使先賢委垢塵?十年風氣又翻新。
萊園故地洪鐘響,櫟社碑前話遠因。
這是一首「從書本看霧峰」的詩了。高中時期作霧峰林家的專題,以及研究所以後投入台灣古典詩的研究,使我感覺在〈霧峰雜詠〉這一系列詩作中,應當要有一首詠及櫟社的詩。高中作霧峰林家的專題,是十幾年前的事。那時本土研究尚未蔚為風潮。現在研究所課堂上一些常被提及的書,當時也都還沒寫出來。但現在台灣文化的研究駸駸然成為顯學了,這哪是當初做「霧峰林家」專題的我們,所能想像得到的呢?
詩中的「洪鐘」自是一種象徵。不過萊園故地,現為明台中學,天天學校都會敲鐘。說洪鐘響,也不是虛語。至於「櫟社碑」真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碑,講到這個碑,身體就會起一種要爬上去的感覺。萊園裡有另一個「林竹山夫子頌德碑」,這位林竹山先生的詩作也有一些,但似乎不太被研究者注意到。他的碑也比較少被人提及。
議會高堂碧水濱,林間鳥雀與人親。
兒童對石描生意,不是真獅亦認真。
此詩寫省議會經常當作寫生比賽的場地。小時候,幾乎年年都去省議會畫畫。省議會的池塘,是眾多沒規矩小朋友的洗筆之地。聽說王獻之發憤習書時,洗筆洗到池塘的水都黑了。小時候我們聽這個故事時,老師的說法是:「每天都把池水洗黑。」心裡雖覺得不可能(把墨汁倒進去都不知該倒幾瓶才會黑了,何況是用洗筆的),但覺得這個人真可敬佩。我們好幾間國小的人在池塘洗筆,都沒把它洗變色了,他一個人是怎麼辦到的?
我是個呆板的人,眼中看到什麼,筆下就一定要畫什麼。但畫技不好,從來沒有畫完後「自我感覺良好」的作品。有一年我的寫生,竟然是坐在石獅子面前,畫那隻石獅子。省議會的石獅子,是真的照著獅子的模樣刻的,但畢竟只是仿冒品。而我,則在認認真真地仿冒一個仿冒品。這首詩雖說在詠寫生,下筆同時,卻又感覺這也可以是首政治詩。寫什麼呢?寫台灣的仿冒性格吧!但不是在嘲諷,因為我小時候畫畫時總是很認真的。
圖書館裡觀通史,教育廳前倚站牌。
出外不慚鄉下氣,有人羨我在天涯。
霧峰到底是不是鄉下地方?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它是省議會所在地,是教育廳所在地。要說它是中樞也說得過去。但如同某日我在中正路上遇到的那個賣烤香菇的阿姨對我所說的:「你是霧峰人嗎?霧峰是鄉下地方,有什麼人、什麼時間會經過這裡,我大概都知道。」這這麼看,說它是鄉下也不為過。或者這麼說吧!「霧峰是中樞,中樞在鄉下」,這似乎解決一些矛盾了。
國小時我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但面對都市來的外校生(如霧峰國小來的),就會有一點感覺到受威脅。國中時,我仍是學校的風雲人物,此時心中的「都市來的外校生」,就是台中市來的了。面對他們,我仍是覺得自己一定有些鄉下土氣。高中時,我似乎仍是學校的風雲人物(至少對有在看校刊的人而言),但面對台北人,還是有一點點自卑的感覺。上大學以後,我真的去鄉下唸書了,但隨著一票好友到台北唸書去,這種「自己覺得是鄉下人」的感覺漸漸消失。後來,我去台北教書,被定位為「中南部來的好厲害的老師」,對自己的家鄉,只剩下自豪感,不再有自卑感。對著異鄉人,說起我的家在霧峰,霧峰,這個縹緲夢幻的名字,聽起來就像仙鄉。這個仙鄉臥虎藏龍、有很多隱者,在7-11買飲料時,排隊在你後面的那位,可能是國寶級的書法家;而正在結帳那位,可能是大陸某個失傳武功派門的惟一傳人……
中辦當年稱省府,先賢異代倡民權。
南投紫氣多飛地,且聽衙齋奏管絃。
這首寫在霧峰的幾個「行政院中部辦公室」,教育廳已經寫過了,因此改著墨寫國立交響樂團。我對國交並不熟悉,只能以「且聽衙齋奏管絃」輕巧帶過。至於第二句,寫的是日據時代,文化協會主導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有人說,光復後省議會設在霧峰,跟林獻堂等先賢在日據時代為議會設置的奔走辛勞,有很密切的關係。只是林獻堂後來並未當選議會議長,首任議長是黃朝琴,聽說這個林獻堂很大的打擊。對我們而言,這都是像鄉野傳說一般的故事了。
迫於截稿時間的逼近,我在腦袋昏昏沉沉的時候,拉拉雜雜亂寫一通,且沒力去組織這篇文章。本來覺得有點抱歉,但轉念一想,這麼做也是好的。在腦袋昏沉、無力組織的時候,仍自鍵盤下情不自禁跑出來的,那想必就是最自然、最真實的感覺吧!就讓我用這種感覺,來述說我的家鄉,不是正好嗎?
而〈霧峰雜詠〉這組詩,我仍會繼續寫下去的,希望有人會來看。
上一篇:彰師新詩朗誦憶往
下一篇:與計程車司機先生聊釣蝦
東城
2007-10-19 21:51:44
學妹:
要是當時知道你是光復的
我現在一定會更有印象
畢竟生活圈子中的光復校友很少很少
碰到校友自然格外親切
那你現在在唸台灣文學所嗎?
光復校友
2007-10-10 11:04:05
我是光復畢業的學妹,之前還曾向您在bbs上索取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資料影印,只是當初幫忙代拿的是我男友。
您好:
我也是光復新村的人!
看到家鄉變成這樣,也有說不出的不捨。
某次舊地重遊,做了如下的網頁。
http://dns.ckjhs.tpc.edu.tw/~x61029/hometown
可惜不是光復國中的校友。
因為家兄在這個國中被校園霸凌欺負得很慘。
(光復國中的風評實在不好。)
所以就和大家擦身而過,沒成為校友了。
看了網頁
很親切哪
差點看到我家(我家在中華路)
好像滿多光復新村的人不唸光復國中
我本來也去唸明道中學呢
但因為太常遲到
加上想當學校的風雲人物
所以唸了一兩個月就轉學回光復了
(事後想:誰說唸明道就不能當學校風雲人物?不過我還是滿喜歡光復國中啦)
風評不好確有同感
國小時 根本覺得光復國中是流氓學校
所以很不想變成流氓的一部分
但後來去唸之後 覺得還好
當時還跟義班和班(六班七班)某些人小熟
見面都會打招呼
只是一直不曉得他們的名字
我哥一直在想方設法地要保存光復新村
還辦過光復新村樂活五十的活動
訪耆老 寫村史 努力尋求讓光復新村保存下來的法源
就這麼過了好多年
我們國家真的很窮
一直想收回這塊地
唉 只能希望國家富裕一點不然怎麼辦
東城居士 2008-01-23 18: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