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4 17:13:08

栽培心得 7. 大岩桐 (1) 基礎篇

*最愛的花色

wang買了大岩桐
延的眼睛亮了起來
我可是在大岩桐上下了不少功夫唷
在自然寫真的時代 每年延可以送出上百顆球根哩!!

哈哈 不提當年勇了
翻出了當年回答花友的資料 現在就貼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當初在PCHOME還有自創網站的時代 我的站名就是花仙子)

栽種地點:
適合窗台或陽台的 ”盆栽” 植物.
北邊窗台或陽台都蠻適合的.

光線:
很亮散光即可
冬天可早上半日照
夏天陽光狠毒應完全避免.

水分:
因種植環境不同而異.
小心水不要澆到葉片與花苞->會爛掉. 基本上桐球根也不喜歡一直泡在水裡, 球根會爛掉. 建議 表土乾了再一次澆透.

延的 澆水撇步:
1. 掂掂看盆子是否輕飄飄.
2. 將花盆放入裝水碟中吸水 (約2小時).
3. 等到花盆吸到無法再吸時, 將碟子拿掉, 以免積水.
4. 等盆子輕飄飄時再重複上面步驟.

土壤:
市售培養土即可.
翠X的靓土蠻適用的.
球根頂點離表土1~2 cm即可. 不要壓太緊 鬆鬆就好 (11-17-04)

溫度:
喜溫暖的環境, 在攝氏25~30度下, 都能生長良好.
進入冬天,當溫度夠低時,會進入休眠狀態.

花期:
春末到初秋(視地區而定啦, 延住台灣北部, 有時冬天一點都不冷,冬天也照常開花)

溫度過高:
台灣夏天有時高達30~35度, 桐兒照樣好好的, 只是水分比較需要多補充點).
不愧是夏天室內植物的女王.

溫度過低:
冬天時, 當溫度夠低,會進入休眠狀態 . (但台灣某些南部地區冬天仍是高溫則有可能不會休眠)

冬眠1(書上說):
大岩桐在花期過後, 葉片會逐漸枯黃, 然後乾枯 . 此時須停止澆水和施肥. 將球莖取出, 風乾, 再移植入乾燥的盆土保存, 待翌年初春時, 開始澆水, 使其再度綻放美麗的花朵

冬眠2: (延個人的建議)
如果是成熟球根(約5cm 以上或種滿2年)可以用放入紙袋保存, 待明年重新再種.當然也可以留在原盆只要水分比平日少即可.
如果球根較小, 建議留在盆內”養球根”, 葉兒也留著供給養分.

換盆:
小球根時可用4”盆.
大球根用6”盆.
每年初春可換盆+換土.

繁殖:
延實驗過的方法有
1. 葉插
2. 分球法
3. 分芽法
4. 種子 (沒機會嘗試,正等待善心人士施捨種子給我) 書上說: 早春時播種, 切勿覆土,以吸水法澆水, 在攝氏18~21度下培養四星期,即可發芽 .

繁殖葉插法:
選擇健康的桐葉, 用乾淨刀片將葉片斜切下來,葉柄約留2~3cm.
1. 水插: 準備水杯將切下的葉放入水中使葉柄底部可以吸到水(蠻適合新手, 還可以觀察根生長狀況唷!!)
2. 土插: 準備培養土(新的), 將切下之葉柄埋入土中約至少1cm即可. (約一星期後長根, 春天長芽)

繁殖分球法:
當球根長有側芽時 可依側芽分布將球根切成塊)

繁殖分芽法:
當植株有許多側芽時可以用刀片將側芽小心切下, 輕放在土中即可. 約2星期可開始長根.

夏天避暑法:
雖然桐兒不怕熱, 但是葉兒黃黃的很難看, 也該避避暑 . 雖然我是放在北邊陽台 可夏天太陽會偏移
陽台從6點曬到10點 桐葉就黃了
南邊陽台是4點曬到6點 雖然短短2小時, 更毒
還是得架黑網 (方法是新竹祥ㄟ教我的~感激ㄚ). 詳細方法請參照Q&A12.
不然就是勤勞點 移盆躲太陽

美國黑金 2019-12-19 08:52:04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td221298 2012-10-03 10:43:11

偶而要拿出去曬太陽,不能老是放在室內,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一直放室內,另一個可能原因是太濕了,或者花或葉片有淋到水。

fa0804 2012-08-03 02:38:02

看網友回應切有不同希望花友提供明確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