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01 15:45:57wcc

Sunrise, Sunset 之一:愛情中的哲學性

 終於看了電影「before sunset」。
 套句江國相織的話:「只要一份戀情就能決定人生記憶的時候。」

 首先,非常謝謝許多看過本片的朋友,沒有一個人告訴我「結局」──包括八年半前他們為何沒有會合,以及現在的結果。
 等到螢幕漸黑、出現「謝謝光臨」四個字,說清楚講明白「電影演完了」的時候,我瞠目結舌的說「哇shit──」。

 電影之中我常常想起,唉如果像倫敦或香港有市區check-in,不就又多了一小時嗎。真是煩死了。

 Before sunset 跟Before sunrise一樣,靠這兩個人說個不停。九年前,獨自在異鄉,年少輕狂(或是茱莉說:young and stupid.),要能夠吱吱喳喳的說上一晚,你我大概沒有很難。九年後重逢,要交代完當初失約,失約之後,九年來的工作與愛情(=人生),都還能這麼吱吱喳喳,也不簡單。藍祖蔚的影評說,「老情人再相逢,通常是舊恨新愁上心頭,早已無話可說,唯獨她們可以絮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這不是福氣,是什麼?」

 當伊森霍克與茱莉蝶兒看來是新不了情的時刻,很多人大概都會想,那是因為,錯過的最美。如果他們真的在一起,說不定早就是一對怨偶,OR,未來也可能是一對怨偶。總之就是這愛情不太實際。

 不過真的會這麼悲觀嗎?我覺得有可能殺出一條生路。
 因為他們溝通的方式。

 九年前九年後,他們都在不斷的講話。但我們不妨想想他們都在講什麼。他們講社會講國際講童年講恐懼,他們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但總在快要對峙起來時,突然間鬆綁,或是跳躍到下一個話題。我覺得,他們在談的是哲學,用的也是哲學式的討論。

 我剛聽了蔡康永推薦哲學書,道理很相似。這個社會多半在聊具象的,例如討論週年慶的折扣,如何嫁入豪門啦,我們很少觸及抽象的話題,例如說,生命,死亡,或你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戀愛了呢。
(聊到這裡,戀人突然問:ㄟ那妳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戀愛了呢。#$%^&*@……)

 討論這些抽象的問題,「未必有標準答案,但卻比較有信心掌握到自己人生一些重要的部份。」蔡康永最後為哲學下了個很不錯的推薦:「你提出的問題越多,你的人生就更穩固。」
 我常常覺得,生活中一定要有一些可以「清談」的朋友。當然,如果跟戀人也是如此的「朋友」,那更好。雖然我常常聽已婚者說:這是很難得的。

 正是因為難得,你這輩子一定得去找一次這樣的戀愛。知道有這樣的愛情存在。

 伊森和茱莉雖然沒有談到柴米油鹽醬醋茶,但他們有清談能力,這可能是命中注定。你說等他們得談到柴米就會爭執了,但有些還沒有論及油鹽的情侶,不就已經沒話講了?

 當然不是說兩人之間都不能有具象的話題。而是當我們講完了具象的話題──尤其是悲傷氣憤的受傷時刻,能不能有機會讓心念一轉,轉到了「獲得」的地方,我是否還能看得到這麼多努力過的、努力中的痕跡。

 清談之重要,哲學之重要,你的愛情就更穩固。Well,我還是很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