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
五分車,成人後才搭乘過,觀光行駛
喜歡那兒時未曾體驗的活動
追縱,追憶,追溯
(悄悄話)
口愛的伊
懷舊火車是小時候最深刻的回憶 ^^
強森媽媽
讀著讀著 …
讓人不禁嘴角上揚的懷想起童年時因一顆容易滿足的心
和那股傻勁及似乎用之不竭的活力等等製造出的歡興景象 ….
小洋子
要不是妳已快熟睡的眼眸不斷伸著懶腰,打著哈欠
我一定背起行囊追著妳跑,妳跳
小洋子
荷塘詩韻 二
韓愈的< 落齒 >
去年落一牙, 今年落一齒。
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餘存皆動搖, 盡落應始止。
憶初落一時, 但念豁可恥。
及至落二三,始憂衰即死。
每一將落時,憧憬恆在己。
叉牙妨食物,顛倒怯漱水。
終焉捨我落, 意與崩山比。
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
早安。 牙齒 保健 關係 腸胃消化 與健康, 真的要小心呵護。 我讀 韓愈此詩 慨歎深深。
(悄悄話)
(悄悄話)
無楚
古早
已追不到了
只留下
泛黃的記憶
雨來了
中南部都在流行淹水
希望台北別跟上流行
陸上行舟
晚安 旅人
無楚
小火車載甘蔗
在都市裡
不曾見過的景象
只有偶然在電視裡
看到記憶裡
的五分車
晚安 旅人
川川
旅人的詩,平易中見真情,簡單中見功力,不雕琢,渾然天成,如音樂界中的莫札特
Mann
矢內原忠雄又提到,以總督府的施政方針,大致可以1918-1919年作為分水嶺,前期以兒玉、後藤等軍人總督的理念為主,強調台灣的特殊性,對台灣人施以歧視性的警察統治,以維穩、發展資本主義,確立日本官僚及資本家勢力為要事;後期則以田健治郎等文人總督的訓示為準,改採內地(日本)延長主義,注重教育、文治及民族融合,發展島內產業,並強調台灣與日本的結合。而這個進程也符合當時西方帝國主義的流行,可見日本人仍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矢內原忠雄在此則批判總督府不謀公平對待台灣本島人之要事,只會在教育上推行所謂的國語(日語)政策,就想要同化台灣人,終究也只是徒然。更進一步而言,矢內原忠雄也指出給予台灣本島人更多參政權,也會提高台灣人的民族意識,進而引發民族運動。因此他說:帝國主義的發展,必然是帝國主義的矛盾發展。至於要如何化解矛盾,矢內原忠雄在台灣東部發展一事上曾經提出建言:「首先應考慮現存日本人移民村的改革(即現今花蓮縣吉安鄉),其次保障平地原住民權益,讓山地原住民下山定居,並收容西部本島過剩人口。然後在此排除資本家企業的入侵,收購會社關係的未墾地,讓日本人、本島人、原住民都能以自耕農或協同的方式進行生產,不讓西部的鉅額資本累積與大量商品出口的型態出現,在此協同的經濟關係上,形成一個和平、自由的社會。」歷史證明,矢內原的理想沒有出現,花蓮吉安鄉(原名吉野鄉)的日本移民,在不堪原住民的報復性獵殺後,又集體遷走了。
Mann
3. 從小時候,我就一直想要追尋的答案,直到後來在台大讀書時,讀到矢內原忠雄的著作才豁然開朗。二戰前,矢內原忠雄曾任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的教授;二戰後,則曾出任東京大學的校長。在海外留學過程中,考察西方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問題,以社會科學立場,而不是擴大日本帝國版圖或勢力的角度來分析,同時也以基督教身分關懷殖民地社會壓迫與剝削,提倡讓被殖民者獲得更公平與合理的對待。日本歷史學家家永三郎讚譽為「日本人的良心」。矢內原忠雄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在當年更被台灣總督府以妨害統治為由列為禁書,雖然在日本出版,但禁止輸入台灣。西方的帝國主義,是因為他們工商發達之後,錢太多,多到本國吃不下,所以才外出發展及掠奪。但日本的帝國主義雖然也掠奪,但骨子裡其實是沒錢的。因此,此種日本後進式的帝國主義,並沒有資本家帶著國家前行;反而是國家要投入大量的資本,去幫助資本家「升級」。當年的日本國會還曾經討論過到底要不要放棄台灣這個「錢坑」,可見日本帝國主義在內部的矛盾。在國家直接、間接的支持下,日本資本家也在台灣驅逐了外國資本(如英商怡和洋行)、壓制了本土資本而取得壟斷的地位。再藉由這種壟斷地位,累積資本,以台灣為基礎,對外發展。也可以說,台灣資本的累積,就是日本帝國主義資本的累積,也是推昇日本帝國主義發展的動力。對日本本國人而言,這些在台灣的投資,是全體納稅人出的錢。但投資後在台灣所賺的錢,卻是由這些取得壟斷地位的日本資本家吃乾抹淨。這是嚴重的變相補貼,也是相當不公平的事情。對當時的台灣人而言,這種日本資本的壟斷,使得台灣的資本家在階級鬥爭這件事情上,反而常常是和無產階級站在一起。因此,台灣的階級鬥爭和民族運動互相糾結:比如,台灣文化協會(連溫卿)與農民組合(簡吉)、台灣民眾黨(蔣渭水、蔡培火..)與台灣工友總聯盟(蔣渭水),資本家與無產階級都曾經走在一起。
Mann
1.『秋日甘蔗賽過參』。甘蔗素有「補血果」的美稱。但是,民間有句俗話:「清明蔗毒過蛇」,「清明蔗」並不是單指清明節產的甘蔗,而是霉變的有毒紅心甘蔗。在古時的中醫藥書籍分類,說有兩種:一種紫皮的,叫做「昆侖蔗」,一種青皮的,叫「扶風蔗」。前者,台灣俗稱「紅甘蔗」,外皮墨紅色,莖肉富纖維質多汁液,植物學者稱做「竹蔗」;還有一種俗稱「白甘蔗」,外皮呈綠色,質地粗硬,含糖量高,植物學者稱做「高貴蔗」。
2.台灣紅甘蔗最著名的是南投埔里,青皮白甘蔗為嘉南平原、台中月眉為大宗。早期的青皮甘蔗,是用來製糖用,且大量栽種如官方台糖、民間自行栽植政府收購,紅甘蔗才是人間美食。在日據時代白甘蔗製成糖後,大都回銷日本,且民眾自行種植業者還不能自行享用呢!而民眾偷吃白甘蔗時被抓到還要被罰錢呢!七年前看到網路新聞:有位朱先生辭掉電腦公司工作,回故鄉屏東縣鹽埔鄉繼承甘蔗栽種事業,他改變以往只賣甘蔗的傳統銷售方式,買榨汁機自己榨甘蔗汁冷凍,透過網路和宅配系統銷售,還攻讀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準備將甘蔗汁國際化。
劉漢菁(波兒Paul)
挖~甘蔗汁好喝喔
我也跟著追追追.
追童年難忘的甘甜(好像只有童年有吃耶)
旅大帥鬼月快樂~
荷塘詩韻 二
我寫的 是菜園裡的甘蔗。沒有追五分車。哈。台糖小火車。做人第一憨, 種甘蔗給會社磅。
荷塘詩韻 二
甘蔗
曾經,故鄉的菜園裡
父親親手栽植了他的甘甜夢想
當甘蔗一截截向上抽長
美夢也節節上升
直挺挺的每一根是老爹硬朗的身子
躬耕自足
年幼的我們啃著沒削皮的甘蔗
嘴邊溢出香甜蜜汁
一邊聆聽諄諄教誨
輾轉是人生
負笈他鄉多年的我
也隨著夢中甘蔗長高
而蔗園卻從現實中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青菜一畦畦
還有父親傴僂的背影
拎起歲月
從老家旁大溝一路奔馳
駛入記憶大海
父親已老邁,精神仍飽滿
日日逡巡水田
他插秧一如栽種甘蔗
每一株都直挺挺、綠過原野
盎然著他的人生
五分車,成人後才搭乘過,觀光行駛
喜歡那兒時未曾體驗的活動
追縱,追憶,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