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4 18:49:26執行長

【轉載】重溫凱因斯經濟學,揭穿金融體系表象

<重溫凱因斯經濟學,揭穿金融體系表象> 

已故經濟學家約翰.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被稱為「總體經濟學之父」,他主張政府應該透過財政與貨幣政策對抗不景氣,成為1930年代全球大蕭條時期(the Great Depression)的有效對策。此外,凱因斯也被形容為「資本主義的救世主」,他的思想是否也能成為21世紀金融海嘯的救星?

每次只要一發生很糟糕的事,「怪罪別人」是一般人的直覺反應——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例,大家開始責怪銀行家、信用評鑑機構、管理當局、中央銀行和政府;深入探究引發錯誤的根源,才發現影響行為的理念,其實才是罪魁禍首,上述對象只不過是代罪羔羊而已。

金融海嘯之所以席捲全球,並非這些負責人見錢眼開、貪婪或無能,而是因為他們依循自己信奉的理念與原則行事,例如,銀行家深信風險管理體系,政府深信市場終究會穩定;至於投資人,則相信前述專家所說的話。

高估管制能耐,「影子銀行體系」脫軌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避險基金(hedge fund,或譯為對沖基金)非常神祕。只有像量子基金(Quantum Fund)的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一般出名的基金經理人,因為賭對貨幣而賺到大錢,成為報紙上的頭條新聞,否則,一般人很少會得知避險基金到底是什麼。事實上,到2008年為止,全球共有一萬個大型避險基金,掌控近兩兆美元的資本。

避險基金的功能,原是為了操作「放空」時,能穩定金融市場,使獲利與損失不致波動過大。問題在於避險基金過度操作財務槓桿(financial leverage),當股市大跌而基金被迫重新結算部位時,影響層面就不只限於基金本身了,同時還造成投資者損失慘重,破壞避險基金原本具有分散投資風險的優點。

但是,避險基金也不是造成危機的根源。2009年4月2日,在英國倫敦召開的20國集團(G20,Group of Twenty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高峰會中,決議對於避稅天堂嚴加管理,這也算是「怪罪風潮」的一部份,因為避稅天堂所位的地區正好是避險基金運作的主要區域。事實上,這個「影子銀行體系」,是近二十年來管制政策下的產物,政府原本想把「影子銀行」納入有效管制的範疇,卻高估管制的能耐。

葛林斯潘與聯準會,成為眾矢之的

曾被譽為「財金界導師」的美國聯準會(Fed,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全名為「聯邦準備理事會」,相當於美國的中央銀行)主席亞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長年讚揚衍生性商品,不過,他累積多年的聲譽,也隨著衍生性商品的價格跌得又快又深。

葛林斯潘被指責在1987~2006年擔任聯準會主席時,沒能在事態失控之前踩下煞車。從貨幣學派的觀點來看,葛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使得貨幣數量成長的太快,引發貨幣急速緊縮。

面對這種責難,葛林斯班的辯解就像多數國家的中央銀行一樣,強調自己的任務在於控制一般物價水準,而不是任何特定資產的價格;而且,如果他們在房市榮景變成泡沫之前就提高利率,大家就得面對經濟崩潰的風險。

葛林斯潘的這番說辭,很像聯準會在1920年代的說法,當時該機構未能妥善控制暴漲的股票價格,導致股市於1929年崩盤,造成全球陷入經濟大蕭條。2008年的金融海嘯與1930年代大蕭條這兩個事件背後,其實有著共同的經濟理念——如果貨幣的價值穩定,價格就會穩定,如此一來,經濟也就會跟著穩定,但是,凱因斯卻指出「光有物價穩定是不夠的」。

政治勢力介入,破壞原有保護機制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主席特納勳爵(Lord Turner)指出,管制當局曾經以為債權證券化能降低金融體系的風險,但他現在認為這是個重大過錯。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曾經有一篇文章指出:「創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原本是要保護投資人不受金融掠食者的攻擊;卻在某些情況下因為政治勢力的介入,反而成為保護掠食者的機制。」毫無疑問地,這是因為既得利益者掌握了許多管制單位,或者只是因為管制者自己無能所致。但是,無論是美國已故總統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英國前首相柴契爾(Margaret Hilda Thatcher)當政時期,深信市場能自行調節的低度管制或是高度管制,都不過是對企業開的支票而已。這種對事情慢半拍又不恰當的反應,現在被認為非常愚蠢;較溫和的批評是,政客們對市場化、證券化以及全球化「埋單」。

英國學者莫里斯.考林(Maurice Cowling)形容得非常貼切:「政客們只知道他們必須知道的事;這樣的事情,其實不需要很多。」只要有這些必須要知道的事,就足夠讓政客取得並保有權力;至於執政所需的想法、理念,則全部靠外界來提供。

低估風險的不確定性,全球都遭殃

綜觀這些指責的內容,因為彼此沒有交集而讓人不安。最近,大家對於金融危機已經有了共通解釋——這是由於「風險管理」失敗所致。葛林斯潘解釋,銀行危機是「全球都低估了風險」的結果。但是,錯的並不是低估風險,而是混淆風險與不確定性。事實上,風險並沒有被低估,但是,不確定性卻會重新形塑風險;而且,不確定性是無價的。

葛林斯潘在政策上的失誤,我們得從認識論的層面來做解析。他接受了「一切的不確定性都有個或然率」的看法,但凱因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否定這個論點。此外,風險管理的失敗也涉及道德問題,也就是說,原本應進行道德判斷,卻降級到僅止於進行風險判斷的程度,「傲慢將遭到報應」的傳統觀念,似乎再也不適用。

菲菲 2010-02-24 21:15:22

低估風險的步確定性......
一語,令人震撼

版主回應
的確是如此 2010-02-24 2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