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5 01:42:48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轉貼﹞大陸人應讀:論繁體字與簡體字〔一〕
資料來源:
北大中文論壇 www.pkucn.com
論繁體字與簡化字
二十世紀中葉,在媚俗有餘而媚雅告缺的喧囂背景下,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個聲勢浩大的漢字簡化運動。大多數繁複的漢字遭刀砍斧劈後,腴肉不有,僅存瘦骨。由於被簡化的漢字數量多,筆畫改動大,字形走樣嚴重,幾乎等於重新創立了一套文字體系。從那時起,中國大陸有了兩套正式的印刷體文本——繁體字與簡化字。一套使用,另一套被封存了起來。以五十年代爲分水嶺,那之後出生的人只學簡化字,而與繁體字形同陌路。餘也孤陋,尚未見到過讀後讓人折服的剖析簡化漢字動因的力作,姑且認爲簡化漢字的初衷是爲了便利習字與資訊傳遞,普及大衆文化。就算這個推論成立,推行簡化字將近半個世紀了,效果如何呢?恐怕只能用“事與願違”四字加以概括。簡化字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簡化,還有麻煩,簡化字使得資訊傳遞空前地複雜化了。簡化字像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後生們被阻隔在溝的此岸,望彼岸若望冥界,向往之而不能近。
複雜就複雜在,我們只能用新創立的簡化字書寫或記錄“現在”發生的事情,而不可能改變“過去”已經書寫或記錄的大量資訊。這樣,勢必形成一種可怕的局面:年輕人不能解讀“過去”沈積下來的大量繁體字文獻。五十年代之前的文獻變成了“天書”。
如今,最後一批學過繁體漢字的文化人都已屆天命之年,如果不儘快恢復繁體字,再過不到五十年,除了專家,在中國就再也找不出能夠頌讀三墳五典、經史子集的人了(當然讀古籍還需要懂文言文,那屬於另一個問題)。熟諳繁體字的人正一點點淪爲瀕臨滅絕的“物種”。此“物種”之危,絕不亞於熊貓。然而時至今日,卻聽不到些許搶救的呼籲。
我們“繁體族”已經垂垂老矣。我們的下一代,面對先人留下的浩如煙海的古籍,面對精神美食、千年佳釀,停杯投箸而不能食。諸子百家之文、唐宋八家之作,頌之口頰生香,饑讀以當肉,寒讀以當衣。然而漢字幾千年的流風餘韻,卻被簡化字阻隔,戛然而止。漢字之繁簡,一字之差,天差地遠,後生們面對千百年的湖山人物、翰墨文章,只有望其興歎了。泱泱大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薪火傳承面臨著中斷的危險。是不可憂,孰可憂?
有些人認爲問題不至於如此嚴重,把繁體字文獻翻譯成簡化字文本就是了。繁體字汗牛充棟,全部翻譯重印談何容易。據有關專家測算,將繁體字文獻(即五十年代中葉之前的文獻)全部翻譯成簡化字版本,恐怕把全世界的造紙廠與印刷廠全部集中到一起,印刷一百年也印不完,遑論有些繁體字被簡化之後字義已變,不再具有先前的含義。
父輩還在使用的繁體字,到了下一代,卻變成了“古文字”,年輕人讀之如讀冥文。這實在是一個灰色幽默。然而面對幽默,我們卻笑不起來。
文字屬於一種相對保守的文化形態。誰能想到,已經流布數千年的漢字,悠悠四五十年突然作古。人們不能不做如是聯想:相對保守的文字尚且如此短壽,那些本就容易變異的文化形態呢?不由得想起一個蹩腳的比喻:性急的釀酒者,出鍋即賣,等不急入窖,以蹲其性,優其質,故終不得上乘佳釀。
倉頡造字以還,漢字源遠流洪,幾經變遷,並非一蹴而就。僅以“日”字爲例,“日”,最早爲一圓圈,後來圓心加了一點,後又將圓心的點改爲空心圓圈,再後又將圓心改爲一橫,最後才變爲外方內橫(內橫與左右的豎相交),遂成今日之“日”。這些變化都是發生在秦程邈創建隸書之前的一二千年間。程邈創建隸書特別是隸書演變爲楷書以後,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與摸索,漢字體系大體定型,雖有些字消亡、有些字合併,也稀稀拉拉有些新造之字出臺,但總的說變化甚微,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之中。中國的權力王朝,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且每一朝天子都要“移風易俗”,除舊布新,以彰示自己獨特的天聰,然而漢字卻爲各個朝代所共用。漢字,幾乎是能夠完整傳承中華大統的惟一一種文化形態。歷史上不乏好大喜功者、刻意求變者、心浮氣躁者、標新立異者、撻伐掃蕩者,但他們都未能動搖巍巍漢字之根基。這是因爲漢字已經在歷史熔爐中千錘百煉,經受烘烤,水分與雜質大體已被蒸發,所剩近於醍醐,去無再去,變無再變。何況,就一般規律而言,文字不過是約定俗成的表音表意符號,一旦被全體認同,無需動輒變異改塑,更無需以此代彼,維護其權威足矣。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希望文字簡化,書寫迅捷。這種心理並非現代人所獨有,古人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發明瞭筆畫稀疏、書寫迅疾的草體。草體並非書法家之專利,一般人也廣爲使用,以至於形成了約定俗成的所謂漢字“書寫體”。比如“學習”,古人書寫時就寫成現在的簡化字。筆畫繁複的字,印刷爲一體,書寫爲一體,兩體並行不悖。這一點,中國的漢字與西方文字類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爲,簡化字就是將兩體合一,即書寫體完全等同於印刷體。做兩體合一的試驗,除了中國,世界上尚無第二例。兩體合一,意味著丟棄相當一部分傳統漢字,使漢字體系面目全非,一部分漢字被置於歷史垃圾箱之中。古代人都學習過書寫體,所以能夠掌握兩個體系。今人則大不同,在學校,只能學到簡化字,很少接觸繁體字。故而兩個文字體系,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
從縱向看,年輕人讀不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葉以前的繁體字文獻(極少數翻譯成簡化字的文獻除外),不能將文明由古及今,一以貫之,造成傳承的斷裂;從橫向看,中國周邊的漢字文化圈,在與中國進行交流時也産生極大不便,同樣是使用漢字,一個是使用傳統的體系,一個是使用新創的體系,難以順暢地溝通。爲了彌補缺憾,不時有繁體字版本的東西出現(如電影《秋菊打官司》的字幕使用的就是繁體字),這倒是方便了中國周邊漢字文化圈的觀衆,但卻讓中國大陸的年輕觀衆失去了文字攬系,只能憑難以辨別的地方鄉音來理解劇情。顧此而失彼,造成人爲的大混亂。
隨著國門開放力度的加大,這種混亂將越來越嚴重。
一次性大批量簡化漢字,使漢字體系面目全非,其危害不僅在於造成縱向與橫向的資訊交流不便,更在於開創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先例”。先例是開不得的。世界上的事情,凡有第一次,便有可能出現第二次。而且,第二次可以借助於第一次的慣性,無羈無絆,危害彌深。有了第一次大規模簡化漢字的運動,我們就有理由擔心,今後還會出現更大規模的文字簡化運動。而漢字簡化運動走至極端,很容易進入中文拼音化的軌道。這絕非危言聳聽。簡化漢字,簡化到最後,必然導致“方塊字”不方便這一合乎邏輯的結論。許多人會想,拼音多好,不必頭懸梁錐刺股,只要拿出學習方塊字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時間與精力,就能熟練地掌握和應用,而且可以把錯誤率降到很低(不像方塊字那樣動輒出錯)。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爲呢?一旦簡化字站穩了腳跟,必然在不知不覺中催生出拼音化的土壤。這並不需要很長時間。與這一惡果相比,縱向或橫向的資訊隔絕等弊端,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了。
漢字拼音化等同於毀滅漢字。
對漢字拼音化的擔心絕非杞人憂天。早在一個世紀之前就有人提出這一主張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葉,拼音化的具體方案簡直就要呼之欲出。一度,漢字如同幕燕鼎魚,處境極其危險。幾乎可以說漢字存乎一念之差。如果漢字真的被取消了,造成怎樣的混亂,實難想象。
有人以爲,西方使用拼音文字,西方處於世界文明前列,充分說明拼音文字的優越性。中國效仿,合情合理,勢在必行。此說謬矣。彼拼音非此拼音也。
橘逾淮則枳。西方文字的胚胎就是由字母或相當於字母的符號組成的,而漢字的胚胎就是最初的象形文字。漢字拼音,一字一拼,聲母、韻母只能組成拼音符號,組成不了拼音化的辭彙(這一點與西方文字大爲不同)。在漢語中,無論聯繫如何緊密的辭彙,拼音時候都得將其拆開,一個個拼。這就注定,拼音只能充當漢字的輔助性表音手段而已。東方模仿西方,無異於東施效顰,必始於喧囂躁動而終於無聲滅迹。一種文字,如果只有單字而無辭彙,只能算低等文字,算不上高等文字。把自己的文字由高等降低爲低等,如此蠢事,爲智者所不爲。
不用說漢語,就是比漢語更接近於西方語言而且自身帶有相當拼音成分的日語,也做不到完全拼音化。日本曾出現過強烈的拼音化主張。好事者還做過拼音化試驗,以假名(日語字母)替代漢字,結果以失敗而告終。他們發現,取消漢字,實現完全拼音化之後,日語的閱讀速度明顯降低,而且沒有漢字的文章比有漢字的文章更難於理解。有的專家還認爲,沒有漢字的日文不像日文。現在,保留漢字已經成爲日本語言學界的共識。
也許正是基於避免産生日語拼音化傾向的想法,日本僅對個別漢字進行了簡化處理,絕大多數漢字保持原來的面貌未動(一部分漢字是他們自製的,無所謂繁體、簡體)。他們往來通信,喜歡使用漢字,使用的漢字越多,越表明學養高深,讓人欽慕。
還是回到簡化問題上來。
就算從此再無拼音化的威脅與騷擾,方塊字地位可以確保無虞,簡化字給我們帶來的損失也是難以計數的。試想,幾十年後繁體字徹底變成了古董,那時,作爲中國人,面對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的畫,面對歐、柳、顔、趙、米芾、蘇軾的字,只得其粗,不得其細;面對祖上傳下來的照片上面的字迹,卻讀不下來,需要臨時抱佛腳,拿出字典,一字一查,如雞啄米;面對旅遊勝地妙趣橫生的楹聯匾額,胡亂猜度;面對震撼世界的出土石刻碑文,面對博物館中珍貴文獻的影印件,面對祖上傳下來的家譜,卻讀不下來,待曲曲折折弄明白了,興趣已盡——那將是何等的尷尬與窘迫。
再試想,中國傳統字畫以及佛經等珍貴文獻,散失在海外的,絕不在少數。待學習過繁體字的這一代人過去了,找個幫助解讀其中奧妙的人,難於上青天。即使是到中國留過學的中國通,學的也都是簡化字。那時,還怎樣讓世界認同中國的文化?
簡化字的以上種種短拙,仍算小失小遺。大失大遺在於,簡化字讓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國粹。漢字是最寶貴的國粹,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在這個不爭事實的裏面還包蘊著另一個更爲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漢字之精髓乃在於其美奐美侖的外形與神秘莫測的結構。此二物一旦被削弱或改塑,即使漢字之價值尚存,也要大打折扣。一個個由無數人心血凝成的漢字,包蘊著比漢字本身不知多多少倍的資訊,更遑論每一個字裏面隱藏著多少讓中國人念茲在茲的故事——世俗的或宗教的、現實的或神話的、質樸的或瑰麗的、深奧的或淺易的、形而上的或形而下的、道德的或倫理的……一個字便是一個不朽的生命,一個字便是一個讓人永遠拆解不完的資訊團。“幸”之所以爲“幸”,“打”之所以爲“打”,都是其來有自,而非偶然的湊泊。而簡化字運動,只是一味考慮減少筆畫、書寫方便(其實沒有簡化字運動,照樣可以用草體書寫),完全不顧字與字的附著物——“資訊團”的關聯,不顧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字的形體被簡化之後,不但附著在字體上的“資訊團”煙消雲散,而且字的形體美也蕩然無存。比如,作爲偏旁的“言”與“訁”,一正一偏,一工一枉,一全一缺,一美一醜,優劣昭然若揭,雖表示相同的意思,但二者的美學價值差別卻在霄壤之間。我曾詢問過漢字圈的語言專家,他們大多認爲“訁”非驢非馬,不像漢字的表形字體。類似情形還有作爲偏旁的“钅”、“饣”、“糸”等與作爲單字的“貝”、“廠”、“義”等。這些字形,寫起來還便利,看起來則與之扞格,不願久視。一些被簡化的偏旁或單字,筆畫是稍多了些,不過讓電腦多負擔些筆畫,諒電腦還承擔得起。手寫時盡可以因人而異,自行簡化。
漢字之奇特就奇特在,她是富含文化品味的高雅魔方,趣味無窮,前後左右轉動,結果迥然不同。
一個漢字,忽而代表一個契約,忽而代表一種頓悟,忽而代表一闔機趣,忽而代表一片天地。大到宇宙,小到無間,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江河之所以流,幾乎都可通過漢字直接尋得答案。把玩揣摩,樂趣無窮,其微情妙旨,非可言言道者,不似西文ABCD,甲乙賬簿,字體呆滯。
不能不提及書法。漢字書法,世間無可與之匹敵。繁體字,凡夫俗子寫起來或有“繁”的感覺,書家寫起來則筆筆是金,絕無贅物。一個字便是一件藝術品,或纖穠流麗,或奇崛險怪,或幽峭明淨,或清俊綽約,或詭譎旖旎,或瑰麗隱晦,或蜿蜒淋漓,或豐妍勻適,或雄厚如斧,或野獷如石……百位書家所寫,百種姿態,絕無雷同。這些鮮活的漢字,哪一個不是經過幾千年的刀火錘煉、風雨磨洗才定形,醞釀之熟,火色俱融,讓人愛之彌切,喜之彌甚。
傳統的漢字,除去一十丁乙等少數個例,其餘個個都是瓔絡連綴、珠聯璧合的珍品。每一漢字之間架結構,局法既高,機神獨絕,往往由多種意思摶爲一字,不同意思的筆畫組合到一起則層疊扶疏,連環鈎股,流暢不滯,一氣呵成,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書家心無全牛,明察秋毫,洞燭幽微,對每一個字的品格特點、脾氣稟性了如指掌,以繁簡、虛實、輕重、緩急、剛柔拿捏之,使之愈發熠熠生輝,光彩照人。若夫柳體、顔體之微妙差別,更是存乎橫豎點捺的錯綜微妙的變化之中。一瘦一肥,一曲一直,一揚一抑,一頓一挫,皆可將書家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簡化字亦可用之書法,不過經過簡化,結構佈局已成另物,仍以傳統書法論之,不免失當。世事皆可變,變有驟變、微調之分。驟變僅適用於極爲特殊的場合,絕大多數場合——特別是藝術(漢字的藝術含量很高)場合——不適於驟變,只適於微調。漢字成千上萬,出幾個“敗類”也難免,針對具體物件清除或修正就是了。個別字過繁或血肉搭配不盡合理,盡可以微調之,砍掉多餘枝椏,使其更富活力。如是,作爲藝術品的漢字則可源遠流長於千秋萬代。反之,別出手眼,圖一時的痛快而大肆砍殺,使漢字支離殘缺,形容枯槁,如盆魚籠鳥,頓失活力。原料質劣,書家何以爲炊?
〔未完請繼續〕
北大中文論壇 www.pkucn.com
論繁體字與簡化字
二十世紀中葉,在媚俗有餘而媚雅告缺的喧囂背景下,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個聲勢浩大的漢字簡化運動。大多數繁複的漢字遭刀砍斧劈後,腴肉不有,僅存瘦骨。由於被簡化的漢字數量多,筆畫改動大,字形走樣嚴重,幾乎等於重新創立了一套文字體系。從那時起,中國大陸有了兩套正式的印刷體文本——繁體字與簡化字。一套使用,另一套被封存了起來。以五十年代爲分水嶺,那之後出生的人只學簡化字,而與繁體字形同陌路。餘也孤陋,尚未見到過讀後讓人折服的剖析簡化漢字動因的力作,姑且認爲簡化漢字的初衷是爲了便利習字與資訊傳遞,普及大衆文化。就算這個推論成立,推行簡化字將近半個世紀了,效果如何呢?恐怕只能用“事與願違”四字加以概括。簡化字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簡化,還有麻煩,簡化字使得資訊傳遞空前地複雜化了。簡化字像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後生們被阻隔在溝的此岸,望彼岸若望冥界,向往之而不能近。
複雜就複雜在,我們只能用新創立的簡化字書寫或記錄“現在”發生的事情,而不可能改變“過去”已經書寫或記錄的大量資訊。這樣,勢必形成一種可怕的局面:年輕人不能解讀“過去”沈積下來的大量繁體字文獻。五十年代之前的文獻變成了“天書”。
如今,最後一批學過繁體漢字的文化人都已屆天命之年,如果不儘快恢復繁體字,再過不到五十年,除了專家,在中國就再也找不出能夠頌讀三墳五典、經史子集的人了(當然讀古籍還需要懂文言文,那屬於另一個問題)。熟諳繁體字的人正一點點淪爲瀕臨滅絕的“物種”。此“物種”之危,絕不亞於熊貓。然而時至今日,卻聽不到些許搶救的呼籲。
我們“繁體族”已經垂垂老矣。我們的下一代,面對先人留下的浩如煙海的古籍,面對精神美食、千年佳釀,停杯投箸而不能食。諸子百家之文、唐宋八家之作,頌之口頰生香,饑讀以當肉,寒讀以當衣。然而漢字幾千年的流風餘韻,卻被簡化字阻隔,戛然而止。漢字之繁簡,一字之差,天差地遠,後生們面對千百年的湖山人物、翰墨文章,只有望其興歎了。泱泱大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薪火傳承面臨著中斷的危險。是不可憂,孰可憂?
有些人認爲問題不至於如此嚴重,把繁體字文獻翻譯成簡化字文本就是了。繁體字汗牛充棟,全部翻譯重印談何容易。據有關專家測算,將繁體字文獻(即五十年代中葉之前的文獻)全部翻譯成簡化字版本,恐怕把全世界的造紙廠與印刷廠全部集中到一起,印刷一百年也印不完,遑論有些繁體字被簡化之後字義已變,不再具有先前的含義。
父輩還在使用的繁體字,到了下一代,卻變成了“古文字”,年輕人讀之如讀冥文。這實在是一個灰色幽默。然而面對幽默,我們卻笑不起來。
文字屬於一種相對保守的文化形態。誰能想到,已經流布數千年的漢字,悠悠四五十年突然作古。人們不能不做如是聯想:相對保守的文字尚且如此短壽,那些本就容易變異的文化形態呢?不由得想起一個蹩腳的比喻:性急的釀酒者,出鍋即賣,等不急入窖,以蹲其性,優其質,故終不得上乘佳釀。
倉頡造字以還,漢字源遠流洪,幾經變遷,並非一蹴而就。僅以“日”字爲例,“日”,最早爲一圓圈,後來圓心加了一點,後又將圓心的點改爲空心圓圈,再後又將圓心改爲一橫,最後才變爲外方內橫(內橫與左右的豎相交),遂成今日之“日”。這些變化都是發生在秦程邈創建隸書之前的一二千年間。程邈創建隸書特別是隸書演變爲楷書以後,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與摸索,漢字體系大體定型,雖有些字消亡、有些字合併,也稀稀拉拉有些新造之字出臺,但總的說變化甚微,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之中。中國的權力王朝,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且每一朝天子都要“移風易俗”,除舊布新,以彰示自己獨特的天聰,然而漢字卻爲各個朝代所共用。漢字,幾乎是能夠完整傳承中華大統的惟一一種文化形態。歷史上不乏好大喜功者、刻意求變者、心浮氣躁者、標新立異者、撻伐掃蕩者,但他們都未能動搖巍巍漢字之根基。這是因爲漢字已經在歷史熔爐中千錘百煉,經受烘烤,水分與雜質大體已被蒸發,所剩近於醍醐,去無再去,變無再變。何況,就一般規律而言,文字不過是約定俗成的表音表意符號,一旦被全體認同,無需動輒變異改塑,更無需以此代彼,維護其權威足矣。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希望文字簡化,書寫迅捷。這種心理並非現代人所獨有,古人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發明瞭筆畫稀疏、書寫迅疾的草體。草體並非書法家之專利,一般人也廣爲使用,以至於形成了約定俗成的所謂漢字“書寫體”。比如“學習”,古人書寫時就寫成現在的簡化字。筆畫繁複的字,印刷爲一體,書寫爲一體,兩體並行不悖。這一點,中國的漢字與西方文字類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爲,簡化字就是將兩體合一,即書寫體完全等同於印刷體。做兩體合一的試驗,除了中國,世界上尚無第二例。兩體合一,意味著丟棄相當一部分傳統漢字,使漢字體系面目全非,一部分漢字被置於歷史垃圾箱之中。古代人都學習過書寫體,所以能夠掌握兩個體系。今人則大不同,在學校,只能學到簡化字,很少接觸繁體字。故而兩個文字體系,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
從縱向看,年輕人讀不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葉以前的繁體字文獻(極少數翻譯成簡化字的文獻除外),不能將文明由古及今,一以貫之,造成傳承的斷裂;從橫向看,中國周邊的漢字文化圈,在與中國進行交流時也産生極大不便,同樣是使用漢字,一個是使用傳統的體系,一個是使用新創的體系,難以順暢地溝通。爲了彌補缺憾,不時有繁體字版本的東西出現(如電影《秋菊打官司》的字幕使用的就是繁體字),這倒是方便了中國周邊漢字文化圈的觀衆,但卻讓中國大陸的年輕觀衆失去了文字攬系,只能憑難以辨別的地方鄉音來理解劇情。顧此而失彼,造成人爲的大混亂。
隨著國門開放力度的加大,這種混亂將越來越嚴重。
一次性大批量簡化漢字,使漢字體系面目全非,其危害不僅在於造成縱向與橫向的資訊交流不便,更在於開創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先例”。先例是開不得的。世界上的事情,凡有第一次,便有可能出現第二次。而且,第二次可以借助於第一次的慣性,無羈無絆,危害彌深。有了第一次大規模簡化漢字的運動,我們就有理由擔心,今後還會出現更大規模的文字簡化運動。而漢字簡化運動走至極端,很容易進入中文拼音化的軌道。這絕非危言聳聽。簡化漢字,簡化到最後,必然導致“方塊字”不方便這一合乎邏輯的結論。許多人會想,拼音多好,不必頭懸梁錐刺股,只要拿出學習方塊字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時間與精力,就能熟練地掌握和應用,而且可以把錯誤率降到很低(不像方塊字那樣動輒出錯)。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爲呢?一旦簡化字站穩了腳跟,必然在不知不覺中催生出拼音化的土壤。這並不需要很長時間。與這一惡果相比,縱向或橫向的資訊隔絕等弊端,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了。
漢字拼音化等同於毀滅漢字。
對漢字拼音化的擔心絕非杞人憂天。早在一個世紀之前就有人提出這一主張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葉,拼音化的具體方案簡直就要呼之欲出。一度,漢字如同幕燕鼎魚,處境極其危險。幾乎可以說漢字存乎一念之差。如果漢字真的被取消了,造成怎樣的混亂,實難想象。
有人以爲,西方使用拼音文字,西方處於世界文明前列,充分說明拼音文字的優越性。中國效仿,合情合理,勢在必行。此說謬矣。彼拼音非此拼音也。
橘逾淮則枳。西方文字的胚胎就是由字母或相當於字母的符號組成的,而漢字的胚胎就是最初的象形文字。漢字拼音,一字一拼,聲母、韻母只能組成拼音符號,組成不了拼音化的辭彙(這一點與西方文字大爲不同)。在漢語中,無論聯繫如何緊密的辭彙,拼音時候都得將其拆開,一個個拼。這就注定,拼音只能充當漢字的輔助性表音手段而已。東方模仿西方,無異於東施效顰,必始於喧囂躁動而終於無聲滅迹。一種文字,如果只有單字而無辭彙,只能算低等文字,算不上高等文字。把自己的文字由高等降低爲低等,如此蠢事,爲智者所不爲。
不用說漢語,就是比漢語更接近於西方語言而且自身帶有相當拼音成分的日語,也做不到完全拼音化。日本曾出現過強烈的拼音化主張。好事者還做過拼音化試驗,以假名(日語字母)替代漢字,結果以失敗而告終。他們發現,取消漢字,實現完全拼音化之後,日語的閱讀速度明顯降低,而且沒有漢字的文章比有漢字的文章更難於理解。有的專家還認爲,沒有漢字的日文不像日文。現在,保留漢字已經成爲日本語言學界的共識。
也許正是基於避免産生日語拼音化傾向的想法,日本僅對個別漢字進行了簡化處理,絕大多數漢字保持原來的面貌未動(一部分漢字是他們自製的,無所謂繁體、簡體)。他們往來通信,喜歡使用漢字,使用的漢字越多,越表明學養高深,讓人欽慕。
還是回到簡化問題上來。
就算從此再無拼音化的威脅與騷擾,方塊字地位可以確保無虞,簡化字給我們帶來的損失也是難以計數的。試想,幾十年後繁體字徹底變成了古董,那時,作爲中國人,面對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的畫,面對歐、柳、顔、趙、米芾、蘇軾的字,只得其粗,不得其細;面對祖上傳下來的照片上面的字迹,卻讀不下來,需要臨時抱佛腳,拿出字典,一字一查,如雞啄米;面對旅遊勝地妙趣橫生的楹聯匾額,胡亂猜度;面對震撼世界的出土石刻碑文,面對博物館中珍貴文獻的影印件,面對祖上傳下來的家譜,卻讀不下來,待曲曲折折弄明白了,興趣已盡——那將是何等的尷尬與窘迫。
再試想,中國傳統字畫以及佛經等珍貴文獻,散失在海外的,絕不在少數。待學習過繁體字的這一代人過去了,找個幫助解讀其中奧妙的人,難於上青天。即使是到中國留過學的中國通,學的也都是簡化字。那時,還怎樣讓世界認同中國的文化?
簡化字的以上種種短拙,仍算小失小遺。大失大遺在於,簡化字讓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國粹。漢字是最寶貴的國粹,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在這個不爭事實的裏面還包蘊著另一個更爲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漢字之精髓乃在於其美奐美侖的外形與神秘莫測的結構。此二物一旦被削弱或改塑,即使漢字之價值尚存,也要大打折扣。一個個由無數人心血凝成的漢字,包蘊著比漢字本身不知多多少倍的資訊,更遑論每一個字裏面隱藏著多少讓中國人念茲在茲的故事——世俗的或宗教的、現實的或神話的、質樸的或瑰麗的、深奧的或淺易的、形而上的或形而下的、道德的或倫理的……一個字便是一個不朽的生命,一個字便是一個讓人永遠拆解不完的資訊團。“幸”之所以爲“幸”,“打”之所以爲“打”,都是其來有自,而非偶然的湊泊。而簡化字運動,只是一味考慮減少筆畫、書寫方便(其實沒有簡化字運動,照樣可以用草體書寫),完全不顧字與字的附著物——“資訊團”的關聯,不顧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字的形體被簡化之後,不但附著在字體上的“資訊團”煙消雲散,而且字的形體美也蕩然無存。比如,作爲偏旁的“言”與“訁”,一正一偏,一工一枉,一全一缺,一美一醜,優劣昭然若揭,雖表示相同的意思,但二者的美學價值差別卻在霄壤之間。我曾詢問過漢字圈的語言專家,他們大多認爲“訁”非驢非馬,不像漢字的表形字體。類似情形還有作爲偏旁的“钅”、“饣”、“糸”等與作爲單字的“貝”、“廠”、“義”等。這些字形,寫起來還便利,看起來則與之扞格,不願久視。一些被簡化的偏旁或單字,筆畫是稍多了些,不過讓電腦多負擔些筆畫,諒電腦還承擔得起。手寫時盡可以因人而異,自行簡化。
漢字之奇特就奇特在,她是富含文化品味的高雅魔方,趣味無窮,前後左右轉動,結果迥然不同。
一個漢字,忽而代表一個契約,忽而代表一種頓悟,忽而代表一闔機趣,忽而代表一片天地。大到宇宙,小到無間,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江河之所以流,幾乎都可通過漢字直接尋得答案。把玩揣摩,樂趣無窮,其微情妙旨,非可言言道者,不似西文ABCD,甲乙賬簿,字體呆滯。
不能不提及書法。漢字書法,世間無可與之匹敵。繁體字,凡夫俗子寫起來或有“繁”的感覺,書家寫起來則筆筆是金,絕無贅物。一個字便是一件藝術品,或纖穠流麗,或奇崛險怪,或幽峭明淨,或清俊綽約,或詭譎旖旎,或瑰麗隱晦,或蜿蜒淋漓,或豐妍勻適,或雄厚如斧,或野獷如石……百位書家所寫,百種姿態,絕無雷同。這些鮮活的漢字,哪一個不是經過幾千年的刀火錘煉、風雨磨洗才定形,醞釀之熟,火色俱融,讓人愛之彌切,喜之彌甚。
傳統的漢字,除去一十丁乙等少數個例,其餘個個都是瓔絡連綴、珠聯璧合的珍品。每一漢字之間架結構,局法既高,機神獨絕,往往由多種意思摶爲一字,不同意思的筆畫組合到一起則層疊扶疏,連環鈎股,流暢不滯,一氣呵成,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書家心無全牛,明察秋毫,洞燭幽微,對每一個字的品格特點、脾氣稟性了如指掌,以繁簡、虛實、輕重、緩急、剛柔拿捏之,使之愈發熠熠生輝,光彩照人。若夫柳體、顔體之微妙差別,更是存乎橫豎點捺的錯綜微妙的變化之中。一瘦一肥,一曲一直,一揚一抑,一頓一挫,皆可將書家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簡化字亦可用之書法,不過經過簡化,結構佈局已成另物,仍以傳統書法論之,不免失當。世事皆可變,變有驟變、微調之分。驟變僅適用於極爲特殊的場合,絕大多數場合——特別是藝術(漢字的藝術含量很高)場合——不適於驟變,只適於微調。漢字成千上萬,出幾個“敗類”也難免,針對具體物件清除或修正就是了。個別字過繁或血肉搭配不盡合理,盡可以微調之,砍掉多餘枝椏,使其更富活力。如是,作爲藝術品的漢字則可源遠流長於千秋萬代。反之,別出手眼,圖一時的痛快而大肆砍殺,使漢字支離殘缺,形容枯槁,如盆魚籠鳥,頓失活力。原料質劣,書家何以爲炊?
〔未完請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