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3 03:11:23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轉貼﹞中共媒體如何解讀台灣「卡奴」問題?(下)
台湾普通民众的负担是相当沉重的,住房、教育、日常生活费用等支出庞大。其中,台湾大多家庭有购房负担,购房压力指数为23%,即家庭月收入的近四分之一用于还房贷款。台湾家庭平均债务余额中,60%是购房贷款。对于靠工资收入的工薪阶层而言,在工资多年不涨或涨幅有限情况下(2005年在扣除物价因素后下降近1%),加上卡债增加,对于许多工薪阶层尤其是失业家庭而言,在面临卡债与银行讨债的情况下,不仅生存面临巨大困难,而且心理承受巨大压力。在台湾合法的讨债公司就达900多家,还有大量的非法讨债公司,其中包括黑道势力在内的暴力讨债,对债务人心理影响甚大,从而出现一股因卡债走上绝路的自杀风潮,卡债问题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卡债背后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银行为推销信用卡、现金卡,也在制造“借钱是高尚的行为”的生活观念,鼓励民众大量使用信用卡甚至透支,扩大消费,在持卡人超前消费而对高利息债务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就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形成庞大的个人债务,成为“卡奴”。可以说,“卡债”与“卡奴”的出现,唯利是图的银行负有重大责任。
银行债务与坏账迅速膨胀
持卡人或因经济能力或因信用问题,出现严重的拖欠甚至不还债的趋势,银行不仅获利减少,而且呆坏账增加,正在酝酿新的金融风暴。
目前双卡贷款余额为8000多亿元,若不能有效处理,可能会达到1万亿元,而且这些均属无担保贷款,市场风险非常大。不仅如此,银行其他贷款巨大,包括4万亿元的房贷、7000多亿元的房屋维修贷款、1000多亿元的购车贷款等,尚不包括企业性贷款,可能让经营不善的银行就面临倒闭的危险。
受卡债风暴的影响,卡债形成的呆坏账迅速增加。台湾媒体报道,银行因卡债问题导致的呆坏账在今年第一季度增加了近400亿元,呆坏账比率上升到2。5%,目前每贷款2元就有1元成为呆坏账。为降低风险,许多银行纷纷提拔卡债呆账准备金,少则数十亿元,多者达200亿元,预计未来卡债引起的呆账准备金还会逐步增加。
受卡债拖累,不少曾经获利丰富的银行盈利减少,其中经营上佳的台北富邦银行今年获利预期下降二成至三成。被称为银行业的获利王国泰世华银行在今年三月首次因列提双卡债务呆账准备金首次出现亏损。
在这种形势下,部分银行开始重新评估现金卡的发行,暂停现金卡新业务,重新建立发卡制度,加大对卡债风险问题的评估。
卡债对经济冲击面在扩大
卡债问题对台湾金融、经济的伤害与冲击面在逐渐扩大。其中,卡债风暴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最受外界关注。可以讲,若处理不好卡债问题,再遇到其他经济事件,就会发生银行倒闭,引发金融危机。目前台湾已有13家银行资本适足率低于9%,部分经营不佳的银行如中华商业银行、宝华银行、庆丰银行、花莲中小企业银行与台东中小企业银行等的呆坏账比率在6%至14%之间,而卡债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困难,尽管可能通过兼并方式将风险降低,但若卡债问题处理不当,无担保消费金融贷款风险是否蔓延到有担保消费金融贷款,并形成系统性风险。另外,若遇到油价上涨或企业财务危机等事件,可能让卡债风暴的后续效应扩大,引发一场金融危机。
卡债问题也直接将影响内需与经济增长。近年间,台湾金融机构通过扩大消费金融刺激消费。据统计,到2005年底,信用卡循环信用贷款接近3500亿元,其他个人消费贷款达1.1万亿元,五年时间合计骤增三倍,也成为支撑岛内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卡债风暴出现后,信用泡沫破灭,必会影响岛内消费与经济增长。据官方“经建会”的估计,信用卡与现金卡信用贷款达8000亿元,以目前呆坏账比率2.5%计算,卡债坏账约200亿元(其实远超过此数),在银行紧缩消费金融的情况下,将影响到200亿元的民间消费,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率下降0.15个百分点。卡债增加,银行紧缩信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商业、房地产等行业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当局积极介入解决“卡债”与“卡奴”问题
卡债问题已成为一个全面性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引起台当局的高度关注。台湾当局采取多种措施与方案,但能否解决问题或的是否引发新的问题,仍是值得观察的。
为处理卡债纠纷,减轻“卡奴”的负担,台湾“金管会”公布卡债协商机制。债务协商机制运作到2006年底。其中在4月10日前申请债务协商的持卡人,可免收违约金、利息,此后不再享受此一优惠。该协商机制有两套还款与解决方案,即一致性与非一致性(专案)还款方案。前者是根据负债情况选择不同还款利率,后者是在债务比率在17倍以下以及不同意一致性方案协商解决者依个案进行协商。对持卡债务人进入协商机制后,银行暂停债务催讨。到4月10日,债务协商案件近8万件,协商成功者为56947件,占70%,协商成功金额935亿元,但完成签约者只有25879件,金额418亿元。总体讲,协商机制解决方案不如预期,但对缓和严重的卡债问题有定的帮助。
为了解决卡债问题,台湾加快修订“破产法”,企图为无力还债的“卡奴”解困。司法院提出“消费者债务清理法草案”,让无力还债的自然人申请破产,但条件严格。据估计,“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通过后,在50万卡奴中,将有10万人向银行申请破产。然而,申请破产后,自然人的许多权益将受到限制,其中不能出任建筑师、会计师等许多专业。不过,《破产法》不是解决卡债问题的根本途经,可能引起咸遗症,许多持卡人对偿还债务出现观望情绪,企图逃避债务。
台湾“行政院”专门成立“关怀卡债族扶助工作小组”,对卡债协商机制不能解决,希望通过“扶助机制”处理,但限制严格,主要是协助家庭困难的卡债债务人面临的问题,避免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与金融风暴。目前台湾行政部门采取三项紧急措施包括:发放儿童紧急生活扶助金,月发6000元,为期半年,最长可延长到一年;扩大补助民间团体介入照顾;增加地方社会人士服务。这一方案只能解决极少数困难家庭的卡债问题,却难以处理整个卡债问题。
卡债的“道德风险”上升
卡债问题本来只是少数人的信用风险,但形势的变化以及政治力的介入,逐渐演变为“台当局风险”与“道德风险”,原本单纯的经济问题也逐渐变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
为解决卡债风暴的影响,当局亲自出面,协商银行与持卡人进行协商。台湾银行公会还提出消费金融债务协商机制。由于台当局的介入,各财经部门与“立法院”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与主张,而又无法迅速完成法律或定案,造成债务人观望气氛浓厚,甚至原来正常还款的债务人也出现犹疑与观望,影响及时还款,可能让台当局在处理这一问题面临两难处境:协助解决“卡奴”卡债问题,可能让持卡债务人将希望寄托到台当局身上,而不是自己积极处理债务问题;不协助处理,可能引起社会问题与金融动荡。
特别是负责处理这一问题的“金管会”是两面不讨好,“卡族骂,银行怨”。台当局处理卡债的两大原则是:一是避免道德风险,“欠债还钱”的社会价值观不能破坏;二是将可能的损害与影响控制到最小。为平息卡债风暴,“金管会”要求银行公会制订卡债协商机制,禁止银行催收、把卡债呆账卖给资产管理公司等,却被外界批评为“把过错都推给银行,制造卡债族观望气氛”。
由于台当局的介入,债务道德风险增大,许多债务人对银行与台当局的要求提高,提出“零利率”或延后还款的要求,有人甚至提出“本金打折”主张,可能让银行利益受损。不过,银行与持卡债务人意见分歧,银行不愿采取“专案协商”,不同意持卡债务人的“本金折扣优惠”,否则坏账会进一步增加。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债务人还款率迅速降低。越来越多的债务人不还钱,而靠台当局解决,可能会涉及房屋贷款与购车贷款等,贷款人也希望台当局出面解决。
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卡债问题的“道德风险”开始在岛内蔓延,“欠债还钱”的观念正在改变。“中低收入入户证明”迅速增加,一家人的卡债全转到一个人身上,卡债族蓄意脱产,有人希望找到更多漏洞,有人甚至通过信用卡的消费优惠从银行“赚钱”而成为所谓的“卡神”,甚至有人希望银行能够连本金都减免,于是拖延还款现象日益普遍,台湾正在形成一种“还钱是笨蛋”的价值观。台当局处理卡债问题的政策不明,加速了这一个观念的形成。据《联合报》一项调查,仍有能力缴纳最低还款额的卡债族,一成三萌生停止还款想法,希望台当局介入协助解决;无能力还款者,则有二成七不急于协商,观望台当局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可见,卡债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还影响到基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变化,未来会出现何种变化与影响,值得观察。(吴南平)
卡债背后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银行为推销信用卡、现金卡,也在制造“借钱是高尚的行为”的生活观念,鼓励民众大量使用信用卡甚至透支,扩大消费,在持卡人超前消费而对高利息债务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就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形成庞大的个人债务,成为“卡奴”。可以说,“卡债”与“卡奴”的出现,唯利是图的银行负有重大责任。
银行债务与坏账迅速膨胀
持卡人或因经济能力或因信用问题,出现严重的拖欠甚至不还债的趋势,银行不仅获利减少,而且呆坏账增加,正在酝酿新的金融风暴。
目前双卡贷款余额为8000多亿元,若不能有效处理,可能会达到1万亿元,而且这些均属无担保贷款,市场风险非常大。不仅如此,银行其他贷款巨大,包括4万亿元的房贷、7000多亿元的房屋维修贷款、1000多亿元的购车贷款等,尚不包括企业性贷款,可能让经营不善的银行就面临倒闭的危险。
受卡债风暴的影响,卡债形成的呆坏账迅速增加。台湾媒体报道,银行因卡债问题导致的呆坏账在今年第一季度增加了近400亿元,呆坏账比率上升到2。5%,目前每贷款2元就有1元成为呆坏账。为降低风险,许多银行纷纷提拔卡债呆账准备金,少则数十亿元,多者达200亿元,预计未来卡债引起的呆账准备金还会逐步增加。
受卡债拖累,不少曾经获利丰富的银行盈利减少,其中经营上佳的台北富邦银行今年获利预期下降二成至三成。被称为银行业的获利王国泰世华银行在今年三月首次因列提双卡债务呆账准备金首次出现亏损。
在这种形势下,部分银行开始重新评估现金卡的发行,暂停现金卡新业务,重新建立发卡制度,加大对卡债风险问题的评估。
卡债对经济冲击面在扩大
卡债问题对台湾金融、经济的伤害与冲击面在逐渐扩大。其中,卡债风暴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最受外界关注。可以讲,若处理不好卡债问题,再遇到其他经济事件,就会发生银行倒闭,引发金融危机。目前台湾已有13家银行资本适足率低于9%,部分经营不佳的银行如中华商业银行、宝华银行、庆丰银行、花莲中小企业银行与台东中小企业银行等的呆坏账比率在6%至14%之间,而卡债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困难,尽管可能通过兼并方式将风险降低,但若卡债问题处理不当,无担保消费金融贷款风险是否蔓延到有担保消费金融贷款,并形成系统性风险。另外,若遇到油价上涨或企业财务危机等事件,可能让卡债风暴的后续效应扩大,引发一场金融危机。
卡债问题也直接将影响内需与经济增长。近年间,台湾金融机构通过扩大消费金融刺激消费。据统计,到2005年底,信用卡循环信用贷款接近3500亿元,其他个人消费贷款达1.1万亿元,五年时间合计骤增三倍,也成为支撑岛内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卡债风暴出现后,信用泡沫破灭,必会影响岛内消费与经济增长。据官方“经建会”的估计,信用卡与现金卡信用贷款达8000亿元,以目前呆坏账比率2.5%计算,卡债坏账约200亿元(其实远超过此数),在银行紧缩消费金融的情况下,将影响到200亿元的民间消费,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率下降0.15个百分点。卡债增加,银行紧缩信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商业、房地产等行业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当局积极介入解决“卡债”与“卡奴”问题
卡债问题已成为一个全面性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引起台当局的高度关注。台湾当局采取多种措施与方案,但能否解决问题或的是否引发新的问题,仍是值得观察的。
为处理卡债纠纷,减轻“卡奴”的负担,台湾“金管会”公布卡债协商机制。债务协商机制运作到2006年底。其中在4月10日前申请债务协商的持卡人,可免收违约金、利息,此后不再享受此一优惠。该协商机制有两套还款与解决方案,即一致性与非一致性(专案)还款方案。前者是根据负债情况选择不同还款利率,后者是在债务比率在17倍以下以及不同意一致性方案协商解决者依个案进行协商。对持卡债务人进入协商机制后,银行暂停债务催讨。到4月10日,债务协商案件近8万件,协商成功者为56947件,占70%,协商成功金额935亿元,但完成签约者只有25879件,金额418亿元。总体讲,协商机制解决方案不如预期,但对缓和严重的卡债问题有定的帮助。
为了解决卡债问题,台湾加快修订“破产法”,企图为无力还债的“卡奴”解困。司法院提出“消费者债务清理法草案”,让无力还债的自然人申请破产,但条件严格。据估计,“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通过后,在50万卡奴中,将有10万人向银行申请破产。然而,申请破产后,自然人的许多权益将受到限制,其中不能出任建筑师、会计师等许多专业。不过,《破产法》不是解决卡债问题的根本途经,可能引起咸遗症,许多持卡人对偿还债务出现观望情绪,企图逃避债务。
台湾“行政院”专门成立“关怀卡债族扶助工作小组”,对卡债协商机制不能解决,希望通过“扶助机制”处理,但限制严格,主要是协助家庭困难的卡债债务人面临的问题,避免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与金融风暴。目前台湾行政部门采取三项紧急措施包括:发放儿童紧急生活扶助金,月发6000元,为期半年,最长可延长到一年;扩大补助民间团体介入照顾;增加地方社会人士服务。这一方案只能解决极少数困难家庭的卡债问题,却难以处理整个卡债问题。
卡债的“道德风险”上升
卡债问题本来只是少数人的信用风险,但形势的变化以及政治力的介入,逐渐演变为“台当局风险”与“道德风险”,原本单纯的经济问题也逐渐变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
为解决卡债风暴的影响,当局亲自出面,协商银行与持卡人进行协商。台湾银行公会还提出消费金融债务协商机制。由于台当局的介入,各财经部门与“立法院”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与主张,而又无法迅速完成法律或定案,造成债务人观望气氛浓厚,甚至原来正常还款的债务人也出现犹疑与观望,影响及时还款,可能让台当局在处理这一问题面临两难处境:协助解决“卡奴”卡债问题,可能让持卡债务人将希望寄托到台当局身上,而不是自己积极处理债务问题;不协助处理,可能引起社会问题与金融动荡。
特别是负责处理这一问题的“金管会”是两面不讨好,“卡族骂,银行怨”。台当局处理卡债的两大原则是:一是避免道德风险,“欠债还钱”的社会价值观不能破坏;二是将可能的损害与影响控制到最小。为平息卡债风暴,“金管会”要求银行公会制订卡债协商机制,禁止银行催收、把卡债呆账卖给资产管理公司等,却被外界批评为“把过错都推给银行,制造卡债族观望气氛”。
由于台当局的介入,债务道德风险增大,许多债务人对银行与台当局的要求提高,提出“零利率”或延后还款的要求,有人甚至提出“本金打折”主张,可能让银行利益受损。不过,银行与持卡债务人意见分歧,银行不愿采取“专案协商”,不同意持卡债务人的“本金折扣优惠”,否则坏账会进一步增加。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债务人还款率迅速降低。越来越多的债务人不还钱,而靠台当局解决,可能会涉及房屋贷款与购车贷款等,贷款人也希望台当局出面解决。
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卡债问题的“道德风险”开始在岛内蔓延,“欠债还钱”的观念正在改变。“中低收入入户证明”迅速增加,一家人的卡债全转到一个人身上,卡债族蓄意脱产,有人希望找到更多漏洞,有人甚至通过信用卡的消费优惠从银行“赚钱”而成为所谓的“卡神”,甚至有人希望银行能够连本金都减免,于是拖延还款现象日益普遍,台湾正在形成一种“还钱是笨蛋”的价值观。台当局处理卡债问题的政策不明,加速了这一个观念的形成。据《联合报》一项调查,仍有能力缴纳最低还款额的卡债族,一成三萌生停止还款想法,希望台当局介入协助解决;无能力还款者,则有二成七不急于协商,观望台当局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可见,卡债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还影响到基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变化,未来会出现何种变化与影响,值得观察。(吴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