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2 04:22:52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轉貼﹞受台灣啟發:中共終於知道「大陸卡債風暴」即將來臨!
嚴防卡債風暴 中國全面警戒
2006-03-31 20:13:39 MYT
(北京訊)台灣的雙卡風暴引起北京當局的注意,由於中國各家銀行衝刺信用卡的行銷手法幾乎移植自台灣,過去3年中國信用卡發卡量與刷卡金額暴增,讓中國金融管理部門擔心,類似台灣的卡債風暴也可能席捲中國。
中國正在研議中的新版“銀行卡管理條例”,原本有意取消人民幣5萬元信用額度上限,可能因此生變。
《新華網》刊登一篇報導指出,台灣近期出現的“卡奴”現象,引起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注意。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05年9月,中國信用卡發卡機構超過190家,發卡量從2001年的3.8億張暴增至目前的9億多張,持卡消費金額也從2001年的人民幣1280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近6000億元,信用卡更成為2005年中國金融機構增長最快的一項業務。
使明日錢“負翁”數目日增
報導指出,信用卡使用日趨普及,相對於台灣的“卡奴”,中國也出現一批人數快速增長的“負翁”。現行“銀行卡管理條例”對於信用卡信用額度訂有人民幣5萬元上限,但各家銀行為衝刺業績,紛紛提出“5萬+N”授信承諾等變通手法,提高持卡人信用額度。加上中國年輕人愈來愈敢“用明天的錢做今天的事”,刷卡買車、買衣服、買家電愈來愈普及,讓中國的信用卡風險不斷升高。
中國《經濟週刊》稍早報導,2002年來自台灣中國信託的仲躋偉擔任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後,開始將免年費、申請信用卡送贈品、刷卡送禮、消費積點、現金回饋、聯名卡等台灣慣用的行銷手法引進中國,引爆中國的信用卡大戰。
警惕台灣經驗
同樣成功將浦發花旗信用卡推廣至中國主要城市的浦發花旗信用卡中心執行長曾寬揚,也是來自台灣,讓中國金融管理部門高度警惕這樣的“台灣經驗”。
中國證券報報導,台灣的卡奴現象至少提供中國5大警示:1、借債消費要有償還能力;2、拉動消費不能靠負債加力;3、銀行創利不要誘引提前消費;4、家庭生活少負債多積累;5、要對個人誠信加強監管。新華網則指出,新版「銀行卡管理條例」原本有意讓銀行自行依據持卡人信用風險決定信用額度,但台灣卡奴風暴可能會讓金融監管部門基於防範金融風險考量而作罷。 (星洲日報/財經‧2006/03/31)
喜刷刷刷出“卡债一族”
文章作者:海峡消费报
在台湾,因刷卡而负债累累的“卡奴”达70万人;在大陆,热衷超前消费的“80后”正成为“卡债族”的主力 ■本报记者 高立新 张登峰
官员沦为卡奴 平民多有自杀
3月12日,台湾苗栗一名23岁女子,仅仅因为付不出19万元新台币卡债,而在车内烧炭自杀,附近民众担心火烧车会引发爆炸,才通知消防队,女子幸免于难。
目前,台湾地区人民负债总额以近十倍速度在成长,信用卡加现金卡双卡债务合计约8500亿元新台币,平均发卡4300万张,平均每张信用卡负债2万。以台湾2300万人口,满20岁到55岁可持卡人口约1100万人计算,使用循环额度人数约在一半,也就是500万人左右,平均一人负债约160万元新台币;这500万人中,又有20%也就是100万人交不出卡债,成为社会问题的不定时炸弹。
声讨、谴责、反思、游行,“卡奴”现象已经成为台湾消费时代的一个伴生现象,其影响已从金融领域波及到社会和政治生态。
大陆第一代“卡债族”
台湾的“卡奴”现象已严重到人尽皆知了,大陆信用卡消费虽然远远滞后于国际市场,但也开始出现一些苗头,随着金融业发展,中国第一代“卡债族”正在快速成长中。
早在2003年,中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后的首届本科毕业生踏入社会。这群“80后”新生代有着新锐的生活理念,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也许是某种程度上的巧合,2004年,中国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信用卡,信用卡市场竞争趋白热化,银行、商家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信用卡文化迅速形成,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一种时髦,这帮年轻人成了社会批量制造的第一代中国版“美国老太太”,经过两年的消费历练,其中的先驱分子———“卡债族”群体茁壮成长。这第一代“卡债族”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薪水,容易接受超前消费的理念,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时尚。
先驱,冲锋陷阵于最前线,变身先烈的机会成本当然远低于后来者;第一代“卡债族”作为中国消费者先驱,为卡捐躯的可能性高于常人,尽管大陆迄今为止未有消费先烈,但一些新鲜人已经和正在品尝“卡债生活”的苦涩。
兴业银行的林经理介绍,持有一定数量的信用卡,适当负债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如果不顾个人偿还能力,盲目超前消费,则很可能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像台湾人一样的真正“卡奴”。他呼吁理性地持卡消费,这对培养个人理财能力是有帮助的。同时,“信用卡的还款具备一定的法律震慑力,在这种压力下,大家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学会经营自己的钱包。”
在同样的背景下,台湾一些精明的“卡奴”利用理财高招,从卡债中脱身,不再为银行打工,而是钻起银行的空子,银行反倒为他们打工,“卡神”杨蕙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难怪翻身做主人的她反过来戏称银行是她的“卡奴”。
《嘻唰唰》唱红中国,而喜欢刷卡消费的中国第一代“卡债族”也迎面而来。
你刷卡,我埋单?
福州地下金融中介代“卡债族”还款套现,省公安厅、工商局打击取缔
■本报记者 张登峰
信用卡欠债即将到期,却无力按时还款,怎么办?近来,一些地下金融中介打着“帮人救急”的幌子,借助POS机进行非法套现,借机赚取手续费。这股暗流已引起福建省政府和省银监部门高度重视,两部门早在去年底已经发出通知,打击取缔不法信用卡中介非法金融业务。而有专家指出,采用这种方式还款,其实并不会实际获利,信用卡持卡人切勿趟这滩浑水。
地下中介无本获利
记者辗转联系上发布小广告宣称可以“帮人救急代还信用卡到期借款”的中介电话,开门见山咨询:我春节期间透支消费5000元,再不还款就要计算高额利息,现在怎么办?
对方颇为自信地告知了他们代人还款的操作模式:在到期还款日之前,中介替记者先归还5000元,而记者只须在中介的POS机上“刷卡消费”5000元,同时付给3%的手续费,即150元即可。
“通过这一进一出,两度周转,地下中介将所有金融风险转嫁给了银行,他们做的是空手套白狼的无本生意。”建设银行信用卡部杨先生告诉记者,在中介公司的POS机上“刷卡消费”,其实是双方串通好的虚假消费,持卡人并没有购买任何商品,但通过这么一刷卡,现金发生流转,发卡银行就要先替持卡人垫付这5000元,等于说,中介起初打给记者的5000元现金,立马就有银行把账还上了。至于新刷的这5000元,还是算在记者的头上,记者必须在下一个免息还款日前还款。
部分持卡人无知介入
“你放心好了,我们又不止做你一个人的生意。”看记者还存有顾虑,这位中介公司的负责人信誓旦旦。
记者注意到,随着信用卡的大面积发放,超前消费群体日益扩大,新鲜“卡奴”往往透支过度,客观上给地下中介提供了市场。
找地下中介真的合算吗?“信用卡客户通过非法中介归还银行欠款,不仅违法,而且一点都不划算。”建设银行信用卡部的杨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信用卡拥有最长达55天的免息还款期,每天的透支利息为万分之五,以透支最长时间计算,持卡人也只需要多付透支金额的2.75%,比起3%乃至更高比率的手续费“明显要便宜得多”。
“中介公司帮人还款,其实是变相延长了还款期,该还的欠款始终要还,持卡人实际上得不到多少好处。”
非法套现危害金融安全
建设银行信用卡部杨先生指出,《信用卡使用指南》明确规定,透支消费具有免息还款期,透支取现应当支付利息,若持卡人灵活运用,完全可以周转。不法地下中介虚假刷卡,变相套现,将本该支付利息的取现变成刷卡消费,严重危害金融安全。
他强调,发卡银行一旦发现这种商户的消费记录异常,随即启动调查程序,一经核实,立即查封账户,收回终端。银行业内人士就此指出,随着信用卡市场高速成长,不能及时清偿欠款的客户也将会越来越多。
监管机构打击取缔
针对福州市存在个别非法中介的违法行为,省政府办公厅向省公安厅、省工商局全文印发了中国银监会福建监管局呈递省政府的《关于打击取缔不法信用卡中介非法金融活动的报告》,要求相关职能部门部署具体的打击取缔工作。
中国银监会福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发卡银行和银联公司必须严格审核信用卡申请人和POS机申请商户的资信情况,从源头上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加大信用卡使用和POS机交易的监控力度,及时报告异常交易行为。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引导持卡人合法正当用卡。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广告监管机构将重点取缔在新闻媒体刊登从事违法金融业务活动的不法广告,堵截不法行为的传播途径,将不法行为扼制在萌芽状态。
地下金融中介 操作方法
代还业务:收取4%的手续费。以个人或公司为名义的金融中介为持卡人填满信用卡中的欠款,然后在中介提供的POS机上以刷卡消费的方式将中介为持卡人填补上的金额刷走。
取现业务:收取3%的手续费。持卡人想将信用卡的授信额度变现,以消费购物的形式在中介的POS机上刷卡消费,然后由中介买下所谓的“消费品”,并支付等值的现金给持卡人,即套现。
办公场所“四个一”工程:一个人,一张办公桌,一台银联pos机,一台电脑。其他并没有可供消费的任何物品,但打出来的银联账单与在东百、大洋刷卡消费的明细是一样的。
陈哲:一个福州“卡债族”的典型生活
消费喜刷刷,查账心慌慌
■本报记者 张登峰
春节刚过,陈哲就开始过拮据的日子了,最近一段时间都不敢跟朋友出去。“每个月的10日到17日,这几天是最受煎熬的:该发的工资迟迟没有进账,盼星星盼月亮,简直像在等财神爷,卡里的钱只是个零头,不到银行柜台还取不出来。”满脸愁容的他,一张口就向记者大倒苦水:月入数千,仍然两手空空,刷卡消费,实际负债累累,“上个月就透支了1000元。”
25岁的陈哲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月薪两千多,可工作两年的他竟然没有存下一分钱。“说来你可能不信,其实在办信用卡前,我早就是个‘月光族’了。”荷包丰满时,陈哲喜欢请朋友吃饭、泡吧、K歌,上班、工作还经常打的,时不时上电影院看部大片———而且还不是在星期二半价时间!于是乎,工资一发下来很快就花光了,一到每个月下旬就只好节衣缩食。
2004年底,通过朋友介绍,陈哲办了首张信用卡。开卡不久,就有了第一笔透支消费。“当时看中一架高档剃须刀。男人嘛,有时候就得狠一点,心一横,就刷了,500多块啊,如果换成现金,也不少了,可是刷卡似乎没有切肤之痛。”
一卡刷遍神州:差点吐血
去年国庆黄金周,陈哲到湖南湖北兜了一圈。临行前,在商场刷了一台价值两千多的数码相机,那是他单笔刷卡数额最高的一次。“因为在10月初,工资还没发,而这款机型我挑了很久,索性刷卡。”
同时,考虑到一个人出门带太多钱不太安全,在许多地方消费又只能付现金,陈哲想到了信用卡的透支取现功能,“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算一下不多,再说身上多揣点现金,感觉踏实”。7天长假结束,他欠下3000多的银行债务。回来查看账单,顿时懵了。
原来,透支现金不光从当时计算利息,每笔还收手续费,一笔30元!“当时我在长沙,为了买手机充值卡,就在ATM机上取了300元,后来又两次取款,一下子被收了近100块手续费,想起来差点吐血。”
“只怪自己没有管住自己,大把花钱。”陈哲后悔没有事先好好研究信用卡使用细则。
两卡疲于奔命:痛并快乐
在办卡优惠、积分送礼和刷卡抽奖的诱惑下,初尝刷卡甜头的陈哲,一发不可收,又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双卡在手,他开始享受起了自己的超前生活。
超市购物、书店买书、请朋友吃饭,装了POS机的地方统统刷卡埋单,“能刷卡我绝对不用现金,刷卡的感觉特痛快,埋单时从钱包里抽出卡来,输密码、签字,接受别人的注目礼,真叫潇洒啊!”此一时,彼一时。刷卡的烦恼也伴随银行账单如期而至。陈哲说,现在他的邮件,除了订的杂志就是银行账单。
“每次拆账单信封都得做个深呼吸,担心被应还款数目给吓着。仔细核对每一笔支出,有的记录,实在想不起来了,还弱弱地自问:我刷了吗?”
为了按时向银行还款,不得不从早到晚疲于奔命,当时贪心办了两张卡,虽然也带来一些便利,但更多的是平添麻烦。首先就是还款,陈哲老是记不住两张卡的免息还款期,所以逾期罚款总是难免。
每当拿着账单跑到银行排队还款时,总是扳着手指头盘算,在哪天还款最合理。再没有比用“痛并快乐着”更适合来描述陈哲的生活状态了。
俗话说,量入为出,但陈哲觉得,“寅吃卯粮”不失为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家人、同事没少劝他要节俭、要储蓄,可他老是拿著名的“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作挡箭牌:“都21世纪了,年轻人就该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
富不过10天:“卡奴”生活催生初级理财经验
“人家是富不过三代,我呢,富不过10天!再不觉醒,真成了给银行打工的卡奴了!”辛酸的刷卡实践也给了陈哲另类的财富。
他笑着对记者谈起了经验:象我现在最常用的就是3张卡,一张工资卡,两张信用卡,其中一张信用卡与工资卡同属一家银行,我把这两张卡建立关联,自动还款,省了银行排队之苦,还避免了超期支付。单位的工资卡作为理财卡,而信用卡专门刷卡消费。“绝对不能往信用卡里存多余的钱,没有利息也就罢了,取现还要收手续费!”
“还有就是要善于利用免息还款期。”免息还款期是指用贷记卡刷卡消费后银行记账日至对账单通知的到期还款日之间的时间。
陈哲介绍说,信用卡的免息还款期,最短20天,最长达50多天。他现在持有2张信用卡:建设银行的账单日是每月的17日,到期还款日是下月9日;兴业银行的账单日是每月8日,到期还款日为28日。
“如果在17日上期帐单生成后,持建行卡在18日消费,免息期可持续到第三个月的9日,最长可达55天。在账单日的第二天开始消费,利用两个账单日来延长还款时间,这样就能享受最长的免息期。”陈哲悟到这一秘诀。
陈哲还有一招鲜,那就是替朋友刷卡,朋友购物消费时,先用自己的卡刷,稍后从朋友那里拿回现金,然后在其他地方花钱,这样就省了取现手续费,等于向银行无息借贷。“我只要在还款日前按时还钱就行,既帮朋友解了燃眉之急,自己还能累计积分,赚点小礼品,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陈哲还养成了记流水账的习惯:“我现在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把每张卡的账单日、还款日记在上面。”每发生一笔交易,都会掏出本子详细记下来。
“我目前的信用度只有5000元钱,如果我从不恶意透支,没有不良信用记录,就可以申请提高信用额度了。”陈哲表示还要一如继往地刷下去,因为在他看来,“敢于透支明天的人,往往对自己能力有信心。”
2006-03-31 20:13:39 MYT
(北京訊)台灣的雙卡風暴引起北京當局的注意,由於中國各家銀行衝刺信用卡的行銷手法幾乎移植自台灣,過去3年中國信用卡發卡量與刷卡金額暴增,讓中國金融管理部門擔心,類似台灣的卡債風暴也可能席捲中國。
中國正在研議中的新版“銀行卡管理條例”,原本有意取消人民幣5萬元信用額度上限,可能因此生變。
《新華網》刊登一篇報導指出,台灣近期出現的“卡奴”現象,引起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注意。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05年9月,中國信用卡發卡機構超過190家,發卡量從2001年的3.8億張暴增至目前的9億多張,持卡消費金額也從2001年的人民幣1280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近6000億元,信用卡更成為2005年中國金融機構增長最快的一項業務。
使明日錢“負翁”數目日增
報導指出,信用卡使用日趨普及,相對於台灣的“卡奴”,中國也出現一批人數快速增長的“負翁”。現行“銀行卡管理條例”對於信用卡信用額度訂有人民幣5萬元上限,但各家銀行為衝刺業績,紛紛提出“5萬+N”授信承諾等變通手法,提高持卡人信用額度。加上中國年輕人愈來愈敢“用明天的錢做今天的事”,刷卡買車、買衣服、買家電愈來愈普及,讓中國的信用卡風險不斷升高。
中國《經濟週刊》稍早報導,2002年來自台灣中國信託的仲躋偉擔任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後,開始將免年費、申請信用卡送贈品、刷卡送禮、消費積點、現金回饋、聯名卡等台灣慣用的行銷手法引進中國,引爆中國的信用卡大戰。
警惕台灣經驗
同樣成功將浦發花旗信用卡推廣至中國主要城市的浦發花旗信用卡中心執行長曾寬揚,也是來自台灣,讓中國金融管理部門高度警惕這樣的“台灣經驗”。
中國證券報報導,台灣的卡奴現象至少提供中國5大警示:1、借債消費要有償還能力;2、拉動消費不能靠負債加力;3、銀行創利不要誘引提前消費;4、家庭生活少負債多積累;5、要對個人誠信加強監管。新華網則指出,新版「銀行卡管理條例」原本有意讓銀行自行依據持卡人信用風險決定信用額度,但台灣卡奴風暴可能會讓金融監管部門基於防範金融風險考量而作罷。 (星洲日報/財經‧2006/03/31)
喜刷刷刷出“卡债一族”
文章作者:海峡消费报
在台湾,因刷卡而负债累累的“卡奴”达70万人;在大陆,热衷超前消费的“80后”正成为“卡债族”的主力 ■本报记者 高立新 张登峰
官员沦为卡奴 平民多有自杀
3月12日,台湾苗栗一名23岁女子,仅仅因为付不出19万元新台币卡债,而在车内烧炭自杀,附近民众担心火烧车会引发爆炸,才通知消防队,女子幸免于难。
目前,台湾地区人民负债总额以近十倍速度在成长,信用卡加现金卡双卡债务合计约8500亿元新台币,平均发卡4300万张,平均每张信用卡负债2万。以台湾2300万人口,满20岁到55岁可持卡人口约1100万人计算,使用循环额度人数约在一半,也就是500万人左右,平均一人负债约160万元新台币;这500万人中,又有20%也就是100万人交不出卡债,成为社会问题的不定时炸弹。
声讨、谴责、反思、游行,“卡奴”现象已经成为台湾消费时代的一个伴生现象,其影响已从金融领域波及到社会和政治生态。
大陆第一代“卡债族”
台湾的“卡奴”现象已严重到人尽皆知了,大陆信用卡消费虽然远远滞后于国际市场,但也开始出现一些苗头,随着金融业发展,中国第一代“卡债族”正在快速成长中。
早在2003年,中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后的首届本科毕业生踏入社会。这群“80后”新生代有着新锐的生活理念,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也许是某种程度上的巧合,2004年,中国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信用卡,信用卡市场竞争趋白热化,银行、商家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信用卡文化迅速形成,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一种时髦,这帮年轻人成了社会批量制造的第一代中国版“美国老太太”,经过两年的消费历练,其中的先驱分子———“卡债族”群体茁壮成长。这第一代“卡债族”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薪水,容易接受超前消费的理念,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时尚。
先驱,冲锋陷阵于最前线,变身先烈的机会成本当然远低于后来者;第一代“卡债族”作为中国消费者先驱,为卡捐躯的可能性高于常人,尽管大陆迄今为止未有消费先烈,但一些新鲜人已经和正在品尝“卡债生活”的苦涩。
兴业银行的林经理介绍,持有一定数量的信用卡,适当负债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如果不顾个人偿还能力,盲目超前消费,则很可能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像台湾人一样的真正“卡奴”。他呼吁理性地持卡消费,这对培养个人理财能力是有帮助的。同时,“信用卡的还款具备一定的法律震慑力,在这种压力下,大家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学会经营自己的钱包。”
在同样的背景下,台湾一些精明的“卡奴”利用理财高招,从卡债中脱身,不再为银行打工,而是钻起银行的空子,银行反倒为他们打工,“卡神”杨蕙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难怪翻身做主人的她反过来戏称银行是她的“卡奴”。
《嘻唰唰》唱红中国,而喜欢刷卡消费的中国第一代“卡债族”也迎面而来。
你刷卡,我埋单?
福州地下金融中介代“卡债族”还款套现,省公安厅、工商局打击取缔
■本报记者 张登峰
信用卡欠债即将到期,却无力按时还款,怎么办?近来,一些地下金融中介打着“帮人救急”的幌子,借助POS机进行非法套现,借机赚取手续费。这股暗流已引起福建省政府和省银监部门高度重视,两部门早在去年底已经发出通知,打击取缔不法信用卡中介非法金融业务。而有专家指出,采用这种方式还款,其实并不会实际获利,信用卡持卡人切勿趟这滩浑水。
地下中介无本获利
记者辗转联系上发布小广告宣称可以“帮人救急代还信用卡到期借款”的中介电话,开门见山咨询:我春节期间透支消费5000元,再不还款就要计算高额利息,现在怎么办?
对方颇为自信地告知了他们代人还款的操作模式:在到期还款日之前,中介替记者先归还5000元,而记者只须在中介的POS机上“刷卡消费”5000元,同时付给3%的手续费,即150元即可。
“通过这一进一出,两度周转,地下中介将所有金融风险转嫁给了银行,他们做的是空手套白狼的无本生意。”建设银行信用卡部杨先生告诉记者,在中介公司的POS机上“刷卡消费”,其实是双方串通好的虚假消费,持卡人并没有购买任何商品,但通过这么一刷卡,现金发生流转,发卡银行就要先替持卡人垫付这5000元,等于说,中介起初打给记者的5000元现金,立马就有银行把账还上了。至于新刷的这5000元,还是算在记者的头上,记者必须在下一个免息还款日前还款。
部分持卡人无知介入
“你放心好了,我们又不止做你一个人的生意。”看记者还存有顾虑,这位中介公司的负责人信誓旦旦。
记者注意到,随着信用卡的大面积发放,超前消费群体日益扩大,新鲜“卡奴”往往透支过度,客观上给地下中介提供了市场。
找地下中介真的合算吗?“信用卡客户通过非法中介归还银行欠款,不仅违法,而且一点都不划算。”建设银行信用卡部的杨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信用卡拥有最长达55天的免息还款期,每天的透支利息为万分之五,以透支最长时间计算,持卡人也只需要多付透支金额的2.75%,比起3%乃至更高比率的手续费“明显要便宜得多”。
“中介公司帮人还款,其实是变相延长了还款期,该还的欠款始终要还,持卡人实际上得不到多少好处。”
非法套现危害金融安全
建设银行信用卡部杨先生指出,《信用卡使用指南》明确规定,透支消费具有免息还款期,透支取现应当支付利息,若持卡人灵活运用,完全可以周转。不法地下中介虚假刷卡,变相套现,将本该支付利息的取现变成刷卡消费,严重危害金融安全。
他强调,发卡银行一旦发现这种商户的消费记录异常,随即启动调查程序,一经核实,立即查封账户,收回终端。银行业内人士就此指出,随着信用卡市场高速成长,不能及时清偿欠款的客户也将会越来越多。
监管机构打击取缔
针对福州市存在个别非法中介的违法行为,省政府办公厅向省公安厅、省工商局全文印发了中国银监会福建监管局呈递省政府的《关于打击取缔不法信用卡中介非法金融活动的报告》,要求相关职能部门部署具体的打击取缔工作。
中国银监会福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发卡银行和银联公司必须严格审核信用卡申请人和POS机申请商户的资信情况,从源头上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加大信用卡使用和POS机交易的监控力度,及时报告异常交易行为。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引导持卡人合法正当用卡。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广告监管机构将重点取缔在新闻媒体刊登从事违法金融业务活动的不法广告,堵截不法行为的传播途径,将不法行为扼制在萌芽状态。
地下金融中介 操作方法
代还业务:收取4%的手续费。以个人或公司为名义的金融中介为持卡人填满信用卡中的欠款,然后在中介提供的POS机上以刷卡消费的方式将中介为持卡人填补上的金额刷走。
取现业务:收取3%的手续费。持卡人想将信用卡的授信额度变现,以消费购物的形式在中介的POS机上刷卡消费,然后由中介买下所谓的“消费品”,并支付等值的现金给持卡人,即套现。
办公场所“四个一”工程:一个人,一张办公桌,一台银联pos机,一台电脑。其他并没有可供消费的任何物品,但打出来的银联账单与在东百、大洋刷卡消费的明细是一样的。
陈哲:一个福州“卡债族”的典型生活
消费喜刷刷,查账心慌慌
■本报记者 张登峰
春节刚过,陈哲就开始过拮据的日子了,最近一段时间都不敢跟朋友出去。“每个月的10日到17日,这几天是最受煎熬的:该发的工资迟迟没有进账,盼星星盼月亮,简直像在等财神爷,卡里的钱只是个零头,不到银行柜台还取不出来。”满脸愁容的他,一张口就向记者大倒苦水:月入数千,仍然两手空空,刷卡消费,实际负债累累,“上个月就透支了1000元。”
25岁的陈哲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月薪两千多,可工作两年的他竟然没有存下一分钱。“说来你可能不信,其实在办信用卡前,我早就是个‘月光族’了。”荷包丰满时,陈哲喜欢请朋友吃饭、泡吧、K歌,上班、工作还经常打的,时不时上电影院看部大片———而且还不是在星期二半价时间!于是乎,工资一发下来很快就花光了,一到每个月下旬就只好节衣缩食。
2004年底,通过朋友介绍,陈哲办了首张信用卡。开卡不久,就有了第一笔透支消费。“当时看中一架高档剃须刀。男人嘛,有时候就得狠一点,心一横,就刷了,500多块啊,如果换成现金,也不少了,可是刷卡似乎没有切肤之痛。”
一卡刷遍神州:差点吐血
去年国庆黄金周,陈哲到湖南湖北兜了一圈。临行前,在商场刷了一台价值两千多的数码相机,那是他单笔刷卡数额最高的一次。“因为在10月初,工资还没发,而这款机型我挑了很久,索性刷卡。”
同时,考虑到一个人出门带太多钱不太安全,在许多地方消费又只能付现金,陈哲想到了信用卡的透支取现功能,“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算一下不多,再说身上多揣点现金,感觉踏实”。7天长假结束,他欠下3000多的银行债务。回来查看账单,顿时懵了。
原来,透支现金不光从当时计算利息,每笔还收手续费,一笔30元!“当时我在长沙,为了买手机充值卡,就在ATM机上取了300元,后来又两次取款,一下子被收了近100块手续费,想起来差点吐血。”
“只怪自己没有管住自己,大把花钱。”陈哲后悔没有事先好好研究信用卡使用细则。
两卡疲于奔命:痛并快乐
在办卡优惠、积分送礼和刷卡抽奖的诱惑下,初尝刷卡甜头的陈哲,一发不可收,又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双卡在手,他开始享受起了自己的超前生活。
超市购物、书店买书、请朋友吃饭,装了POS机的地方统统刷卡埋单,“能刷卡我绝对不用现金,刷卡的感觉特痛快,埋单时从钱包里抽出卡来,输密码、签字,接受别人的注目礼,真叫潇洒啊!”此一时,彼一时。刷卡的烦恼也伴随银行账单如期而至。陈哲说,现在他的邮件,除了订的杂志就是银行账单。
“每次拆账单信封都得做个深呼吸,担心被应还款数目给吓着。仔细核对每一笔支出,有的记录,实在想不起来了,还弱弱地自问:我刷了吗?”
为了按时向银行还款,不得不从早到晚疲于奔命,当时贪心办了两张卡,虽然也带来一些便利,但更多的是平添麻烦。首先就是还款,陈哲老是记不住两张卡的免息还款期,所以逾期罚款总是难免。
每当拿着账单跑到银行排队还款时,总是扳着手指头盘算,在哪天还款最合理。再没有比用“痛并快乐着”更适合来描述陈哲的生活状态了。
俗话说,量入为出,但陈哲觉得,“寅吃卯粮”不失为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家人、同事没少劝他要节俭、要储蓄,可他老是拿著名的“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作挡箭牌:“都21世纪了,年轻人就该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
富不过10天:“卡奴”生活催生初级理财经验
“人家是富不过三代,我呢,富不过10天!再不觉醒,真成了给银行打工的卡奴了!”辛酸的刷卡实践也给了陈哲另类的财富。
他笑着对记者谈起了经验:象我现在最常用的就是3张卡,一张工资卡,两张信用卡,其中一张信用卡与工资卡同属一家银行,我把这两张卡建立关联,自动还款,省了银行排队之苦,还避免了超期支付。单位的工资卡作为理财卡,而信用卡专门刷卡消费。“绝对不能往信用卡里存多余的钱,没有利息也就罢了,取现还要收手续费!”
“还有就是要善于利用免息还款期。”免息还款期是指用贷记卡刷卡消费后银行记账日至对账单通知的到期还款日之间的时间。
陈哲介绍说,信用卡的免息还款期,最短20天,最长达50多天。他现在持有2张信用卡:建设银行的账单日是每月的17日,到期还款日是下月9日;兴业银行的账单日是每月8日,到期还款日为28日。
“如果在17日上期帐单生成后,持建行卡在18日消费,免息期可持续到第三个月的9日,最长可达55天。在账单日的第二天开始消费,利用两个账单日来延长还款时间,这样就能享受最长的免息期。”陈哲悟到这一秘诀。
陈哲还有一招鲜,那就是替朋友刷卡,朋友购物消费时,先用自己的卡刷,稍后从朋友那里拿回现金,然后在其他地方花钱,这样就省了取现手续费,等于向银行无息借贷。“我只要在还款日前按时还钱就行,既帮朋友解了燃眉之急,自己还能累计积分,赚点小礼品,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陈哲还养成了记流水账的习惯:“我现在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把每张卡的账单日、还款日记在上面。”每发生一笔交易,都会掏出本子详细记下来。
“我目前的信用度只有5000元钱,如果我从不恶意透支,没有不良信用记录,就可以申请提高信用额度了。”陈哲表示还要一如继往地刷下去,因为在他看来,“敢于透支明天的人,往往对自己能力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