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2 16:59:54晴天公仔

跳水皇后

看過中央電視台訪問伏明霞的特輯,有這樣的一種感覺:我們的跳水皇后其實不大喜歡跳水。雖然旁述說她初次跟跳水「邂逅」,便愛上了對方,但她口中從來沒說過一句「我喜歡跳水」。從很多小節中可以發現,跳水並非她生命裏不能放棄的東西。

在未成名前,小伏便曾因教練的不公平對待而出走,經母親和姐姐的勸導,才「回頭是岸」,繼續練習。到她十四歲得了第一面奧運金牌後,因為與教練不和,又賭氣想放棄了,最後得到另一位跟她情同父女的教練的遷就和勸勉,便同意出戰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教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句旁白:「她只得十六、七歲,國家需要她去創造輝煌,她別無選擇。」她的價值,好像只是一件能展示國家實力的貨品。

之後,她決心離開體壇,明明經已退役,進入清華讀書,但為了「拯救」狀態低沉的國家隊,唯有放下學業復出。國家把榮辱都押在一個廿來歲的女子身上,她的負擔也未免太沉重了,這種壓力不是常人能扛的。

在節目中看到的伏明霞,相夫教女,笑容很甜美,感覺很幸福。她大概是個很安於現狀、很專一、很需要安全感的人,所以得到第一金後沒有眷戀、比賽時必需有那位教練在場才發揮得好、委身下嫁一個年齡可以當她父親的成熟穩重型男士、買菜時必定光顧同一檔舖,即使花一百元買四骨一肉也不介意。

小伏才廿五、六歲,便已嘗盡人生一切應該經歷的事(除了離婚和死亡吧)。若她有八十歲壽命,餘下的五十多年還可以做甚麼?失去了童年,換來幾面金牌、名留青史、提早退休和嫁個有錢人,到底是否值得,我不敢也沒資格說。不過我這個沒出息的人,倒寧願過些正常而平凡的生活,也不想當共產黨巨輪裏的一個配件、受國家領導層操控的一顆棋子。香港也許沒民主,但至少有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