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9 18:50:33大樹

藝術概論部分名詞解釋

再現與表現

再現是美術創作的基本手段之一,著重反映對象的客觀特徵。在再現性美術作品中,藝術家對他所認識的對象或社會生活進行描繪,感性的,理解的因素比較顯著。但藝術的再現不是對現實的機械反映,不是純客觀的複製現實,藝術的再現離不開藝術家的認識、選擇、提煉、加工和改造,體現藝術家的目的和本質。表現是美術創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之一。著重反映作者主觀感受。藝術家運用藝術手段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審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較顯著。

     意象

審美意像是指想像力所形成的某種形象呈現,它能引人想到許多東西,卻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確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達出來,因此也沒有語言能完全適合它,把它變成可以理解的
意像是中國傳統美學的範疇,意象中的「意」是指的主觀情思,「象」指的是客觀物象,,審美意像是藝術家 在構思的過程中,將主體的審美情感,審美認識與把握的客觀物象相融合,並以一定的藝術表達方式和語言為媒介形成的存在主體 觀念中的內心視象。既體現主觀情思有體現客體審美特徵。這種內心視像是內心中具體的,鮮明的,確定的形象,同時還有不確定性一面,具有模糊性,變動性。

什麼是藝術典型

藝術典型指的是藝術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體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環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藝術典型的主體,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什麼是意境?


意境是指藝術形象或情境中呈現出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能夠蘊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識的至高境界,它是主體情感與客觀物象的有機統一。

什麼是審美期待?

欣賞者的審美期待可呈現為文體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蘊期待。文體期待是指藝術欣賞者由於藝術作品的類型或形式特徵而引發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是指欣賞者由於藝術作品的某種特定意象而引發的期待指向;意蘊期待是指欣賞者對藝術作品的審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態度及思想傾向等方面的期待指向。

什麼是藝術意象

藝術意象,是藝術主體的審美認知和審美情愫與客體物象實現化合的心理形態,同時也氤氳於這種心理形態的物態化表現之中。藝術意像是主體藝術思維及其情感活動的結果,是凝結了主體生命意識和審美理想的感性顯現

什麼是藝術典型

藝術典型指的是藝術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體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環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藝術典型的主體,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藝術語言

藝術又稱藝術語彙。指的是各種藝術體裁用以塑造藝術形象、傳達審美情感時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藝術語言是藝術作品形式的基本構成要素。藝術作品的特定內容必須借助於一定的藝術語言才能表現出來,成為可供人們欣賞的對象。沒有藝術語言,也就沒有藝術作品的存在。各個藝術門類,在長期的藝術發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如繪畫以線條、形狀、色彩、色調等藝術語言,構成繪畫形象;音樂以有組織的樂音、旋律、節拍、速度等藝術語言,構成音樂形象;建築以空間組合、形體、線條、色彩、光影、質感和裝飾等藝術語言,構成建築形象;工藝美術以質材、造型、色彩、裝飾等藝術語言,構成工藝形象;電影以畫面及畫面的組接即蒙太奇,構成電影形象等。藝術語言的類型有寫實的、誇張的、隱喻的和象徵的幾種。藝術語言以表現內容為目的,同時也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隨著藝術創作實踐的發展,藝術語言也在不斷地發展更新。熟練地掌握並運用本門類藝術的藝術語言,是對一個藝術家起碼的要求。

  熟悉的陌生人

別林斯基強調典型性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認為科學是從現實中抽出其本質,而藝術則是向現實借用材料,把它們提高到普遍的、類的、典型的意義上來,使它們成為嚴密的整體。在一位真正的有才能的藝術家那裡,每一個人物都是典型,每一個典型對於讀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茅盾同志所說:「這一『人物』說他是實在有的一位然而『面熟』得很,『我們的熟人』們中間就由『他』的影子,都由一點像『他』;但並不是就是『他』。各人都有點像他,然而又不『全』象『他』;到處都可以碰見『他』,然而又不能錯認『他』是誰某。」

把典型人物稱之為「熟悉的陌生人」,這提法是正確的,它從典型人物的社會效應方面深剿地揭示了典型人物共性同個性的關係。切典型人物都是鮮明、獨特韻個性同集中、深刻的某種共性的統一。

由於典型人物身上總能反映出社會生活中某類人或某種事物的本質共性帶有謠堂的普遍性,是人們所常見的,所以會產生似曾相識的「熟悉」感。另方面,由於典型人物個個都具有與眾不同的獨特個性,這種個性是不可重複的;是作者獨特的審美創造,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少見,所以, 人們又會有「陌生」感。

比如阿Q,他的「精神勝利法」,他那種虛榮好勝、自欺欺人的可笑品格,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是一種瀰漫於社會各階層的惡劣國民性,不少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沽上一點,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所以,「阿Q精神」是人們所熟悉的。但阿Q的具體個性,他那獨特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行為特徵;比如被人欺侮挨打後僦說上一句「兒子打老子」來自我解嘲,因頭上長瘡袍;葡忌諱入說「亮了」等等言行舉止,是罕見的,只有阿Q才會如此,所以,人們又對他產生新鮮感陌生感正是人物共性和個性的統一,構成了讀者「熟悉」和「陌生」的統一;只有「熟悉」而不「陌生」,便成為只有共性缺少個性的公式化、概念化人物;只有「陌生」而無「熟悉」,則雖有個性卻缺乏共性,容易變得離奇荒誕,淪人非理性主義泥坑。所以,二者必須巧妙結合,缺一不可。
。」「熟悉的陌生人」,揭示了文學典型獨特審美價值的原因在於它的獨創性,在於它是鮮明獨特的個性與充分強烈的共性的完美統一。「熟悉」是因為它來自生活,概括了讀者曾經感受和意識到的現實關係中的某些普遍現象和規律;「陌生」是因為具有這樣個性特徵的「人」從來沒有過,是新的對象、新的生命,寄託著作家啟人深思、引人嚮往的審美理想,因而能給人以新的美感滿足。其次,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文學典型的創造既是作家對過去創作經驗的獨特運用,又以自己的獨特創造提供了新的藝術經驗,閃耀著審美創造的智慧之光,足以拓展人們的審美視野並值得學習、效仿。因此,獨特的審美價值又表現為它是一種審美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