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9 09:28:25王御風

【讀書】天上神明與台灣:《一本就懂台灣神明》

一本就懂台灣神明_正封.jpg

天上神明與台灣:《一本就懂台灣神明》序

台灣是個廟宇眾多的地方,而每一間廟宇中,裡面所安奉的每一尊神明,都是解讀這塊土地的最佳符碼。

以我個人為例,家住在台北大稻埕,工作地點則在高雄後勁與旗津(因為學校有兩個校區),每週必須在這三地往返,如果要介紹這三地歷史,帶著大家到當地廟宇,認識神明是最快速的方式。

大稻埕最有名的是霞海城隍廟,因為廟內月老太靈驗,每天甚至會有許多日本旅客為求姻緣而來。另一個著名的是慈聖宮,廟前廣場小吃也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饕客。但仔細探究其起源,大稻埕最早由福建泉州同安移民所建,這批先民原居住在艋舺,自組類似今日商業公會的「下郊」,和另一群組成「頂郊」,同樣來自泉州的三邑(晉江、會安、南安)移民常發生衝突。

1853年,頂郊與下郊發生一次大規模械鬥,這場「頂下郊拼」,落敗的下郊同安人逃到大稻埕,倉皇之間,仍不忘將他們從同安請來的霞海城隍及媽祖一併帶走,在大稻埕賦予新的生命。並伴隨著大稻埕一起成長,不僅成為台北最重要的商業重鎮,甚至發展出新的功能,以月老及小吃聞名全台,但若能仔細探究其起源及發展,仍可發現廟內神明不僅代表著當地族群的原鄉身份,也可看到大稻埕的歷史脈絡。

當坐在慈聖宮廟前享用美食時,很難想像這廟口原來是對渡的碼頭,而慈聖宮所祀奉的,就是保佑海上航行的媽祖。我另一個工作地點是旗津,當地最大廟宇也是由媽祖坐鎮的旗後天后宮,這也反映出台灣島嶼本色,四面環海的台灣,居民依海為生,海神媽祖也就成為全台最重要神明,遍佈全台的媽祖廟,以及每年「三月瘋媽祖」的盛況,都可見證這些渡過「黑水溝」台灣海峽的神明來到台灣後,因為台灣當地發展而逐步「在地化」的過程。

而隨著時代變遷,轉變保佑在地居民方式則以後勁眾神明最為代表。後勁諸公廟中,不論是祭祀保生大帝的聖雲宮或是神農大帝的聖雲宮,都說明這是一個傳統農業聚落。但這個農業聚落卻在台灣工業化過程受到極大傷害,日本時代所建造的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戰後轉為中油高雄廠,後又成為石化產業中一輕(第一座輕油煉解廠)、二輕的基地。在早年只求工業發展,無暇眷顧環境的背景下,後勁地區的空氣、水飽受污染,當地居民罹癌率也非常高。

1987年,政府宣布要在中油高雄廠興建五輕,當地居民雖然感到氣憤,但也無計可施。就在此時,後勁神明透過「站筊」的儀式,團結當地民眾,展開了台灣環保運動史上非常重要的「反五輕運動」,雖然五輕還是在1990年開工啟用,但在神明帶領下,後勁歷經25年的堅守,終於在2015年看到中油高雄廠關廠,這更是神明與土地、民眾一起成長的歷史過程。以上種種,都可看到每一尊廟內的神明,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

作者虹因是我的同事,對廟宇及神明有詳細且透徹的研究,當我們進入後勁做田野調查時,也多虧她協助我們釐清有關後勁廟宇及神明的脈絡。這次她將視角放大,檢視全台的神明,等於幫所有的人打開街頭巷尾廟宇的密碼,對照著本書,可以看到這間廟宇神明所象徵的意義,更能進一步理解與這個聚落的關係,也更能理解台灣,以及天上神明與地上百姓,如何為這塊土地一起打拼。就讓我們翻開此書,共同來探尋台灣的神明。

作者:陳虹因
出版社:好讀
出版時間:201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