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9 08:44:00王御風

【讀書】新聞記者眼中的浮世繪:連台好戲

好讀-連臺好戲-書影+obi300.jpg

新聞記者眼中的浮世繪:連台好戲序

如果要說有哪一種職業,可以增廣見聞、拓展人脈,加上鍛鍊文筆,那應該就是新聞記者。

當新聞記者,必須要交遊廣闊,這樣才有源源不絕的情報。也必須要樣樣「懂一點」,否則無法與採訪者暢所欲言。這些特點,都在新聞前輩林今開的《連臺好戲》中展現無疑。林今開的書中,可說是橫跨多個領域,題材相當多元,有醫學、有藝術、有糧食、有幫派、有對各國的文化比較,雖說這是林今開用多篇文章串連起一生,可看到新聞記者閱歷豐富的一面,也是本書的一大特點。

但閱歷豐富,只是新聞記者的基本條件,一般人很難接觸的大官,對新聞記者來說,也只是個採訪對象,甚至有時候,還是個「諜對諜」的對手。〈李連春的連臺好戲〉一文中,就可看到糧食局長李連春如何與林今開「鬥智」,藉由林今開的筆,幫他解決一些問題。

實際上,在我短短的新聞經驗中,也常發生這種事,大家都以為記者有三頭六臂,可以發現只有「我、當事人及老天知」的弊案,實際上,這往往都是「高級線民」提供的情報,這些局長處長等級的「高級線民」在新聞見報時,SOP模式就是裝無辜,說他不知情,也感到驚訝,回去一定徹查,如有不法,一定查辦。這都是「連臺好戲」,因為要「處理」的人,背景太雄厚,如果公事公辦,必然無疾而終,倒不如訴諸輿論,藉人民力量解決。這種記者與官員的「共生」,在這篇文章中展現無疑。

只是記者何其多,真能脫穎而出,必須要有敏銳的「新聞眼」,在眾人不疑處看到蛛絲馬跡,循線追查,同樣是李連春擔綱主演的〈包龍眼的紙〉也看到林今開的功力,在一張包龍眼的紙中,看到了與平常不同的「異象」,遂展開新聞大追擊,上窮碧落下黃泉,終於找到真正的答案,這種「新聞大追擊」的功力,可以看到林今開的記者魂。

 記者魂中除了契而不捨外,更重要是追尋「公平正義」,從林今開全書中,可以看到這種精神貫穿全書,〈黑驢子之夢〉更是展露無疑。〈黑驢子之夢〉講的是高雄醫學院院長杜聰明及當時高雄市長陳啟川的一段公案,當年臺灣首位博士杜聰明離開台大醫學院後,立志要辦一間超越台大的醫學院,後來拜訪高雄首富家族:陳家的陳啟川,陳啟川慨然捐出土地與金錢,辦了如今我們熟知的高雄醫學院,由杜聰明擔任院長,陳啟川家族掌管董事會,但後來杜聰明與陳啟川鬧翻,董事會要求杜聰明下台,學生群起抗議,當時陳啟川已是高雄市長,這起「市長」與「院長」對決的事件轟動一時,最後則是杜聰明辭去院長、陳啟川退出董事會,雙雙下台收場。在這種新聞場合中,新聞記者該如何報導?我們看到林今開在文中迂迴表達他經過深思後,最後決定仗義執言,但不為高層所喜,也被迫離開新聞圈,因此在〈黑驢子之夢〉中,林今開不再提此事件,改以一段寓言來說明他堅持的新聞之道,這也看到新聞記者「說實話」的難處。

既然不能說實話,那就插科打諢。《連臺好戲》中的每個小故事,應該都是林今開本身的經歷及所見所聞,但很多事情不能寫成新聞,只好寫成小說,不管是〈高處不勝寒〉、〈郵差父子〉都是如此,在〈傳家之寶〉中,更藉著老頑童柯傅夫子自道,「我寧願相信小說,而懷疑所有歷史」。在林今開戲謔的文章背後,其實有更多對人性、「真實」的觀察,讓我們思索,我們看到的新聞,究竟有多少是真實?這應該是林今開輕鬆有趣文字背後,最深刻的反思。

作者:林開今
出版社:好讀出版
出版日期: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