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0 18:54:08王御風

從台灣產業發展看高雄縣產業變遷

在台灣產業發展史上,高雄縣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灣新式工業的起點,位於高雄縣的橋仔頭的現代化新式製糖工廠,也帶動了日後高雄市的工業發展。但整體來說,高雄縣的產業仍以傳統的農、漁業為主,工業上也以「食品加工業」為大宗,但在高雄市成為台灣少有的「工業城市」發展下,高雄縣也受到影響,不但提供主要的人力資源,成為其腹地,1970年代後仁武、大社、林園更與高雄市左營、楠梓區聯手發展成台灣最重要的石化產業園區。本文將以台灣產業的發展歷程來檢視高雄縣的產業發展,以及其與高雄市發展之關係,希冀更能清楚描繪高雄縣(市)在台灣產業發展的地位及角色。

台灣產業的發展,最早是從農業與漁業開啟,高雄縣也不例外,從清代以降,近海漁業及農業、糖業就相當發達,最著名的就是為了灌溉而興建的「曹公圳」。1895年,日本治台後,開始帶來新式工業,而最早的新式工業,論者多認為是1901年「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的建立,高雄縣也成了台灣工業發展的先行者。

但日治前期的產業發展,在「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原則下,新式工業也多半限於食品工業。這段期間,以食品加工業為主的高雄縣工業在全台表現優異,製糖工業除了規模最大的「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外,尚有陳中和家族的「新興製糖株式會社」。[1]另外以鳳山街(今鳳山市)及九曲堂為主的鳳梨罐頭加工業,[2]也在全台名聲響亮。除此之外,陳中和家族尚有製鹽業,以及數量眾多的磚瓦廠。反而是擁有高雄港的高雄市,[3]因為港灣的關係,以及水泥與磚窯的原料產地,開始展現「工業城市」的初貌。

到了1930年代後半期,台灣產業上的最大變化,就是由原來以農業為主,改成積極發展工業,這個轉變與日本的積極對外侵略有關,從地理形勢而言,原本台灣僅是日本對南方、福建等地區的「前進基地」,但到了1940年代日本決定對越南、印尼的侵略方針後,台灣就不光是「前進基地」,而是更重要的「中間基地」,而「工業化」就是要建立符合「中間基地」標準的軍需工業。[4]

台灣工業化的關鍵,在於許多電廠的陸續完成,尤其是1934年台灣電力公司的日月潭第一水力發電廠的完成,更讓日本許多輕金屬、電氣、製鋼部門,如日本鋁業、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台灣化學工業會社等開始進入台灣。後來更運用統制經濟下的金融貸款,讓日資大量進入台灣投資,其投資重點在於新興的電氣、化學工業,以及原有的食品工業。而工業化的重點,就在擁有海港,可以直接南進的高雄市,而此時期的高雄縣市工業發展,就產生分野。高雄市逐步蛻變為工業大都市,如重工業的「台灣鐵工所」、水泥業的「淺野水泥株式會社」、鋁業的「日本鋁業株式會社」、化學的「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廠」、「南日本化學工業」、煉油的「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可看出高雄市在台灣工業發展的重要性及特殊性,[5]高雄縣則除了岡山有武智鐵工所、中國鐵工所的設立外,整體仍以食品加工業為主,無法如高雄市在工業上有徹底改變。

1945年國府來台後,大量接收原有的工廠,改為公營事業,讓台灣工業發展由民間轉為政府主導。其中高雄市較重要的國營事業有:「台灣鋁業有限公司」、「台灣製鹼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機械公司」、「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水泥公司」、「中國石油公司」等,[6]高雄縣最重要的製糖業與鳳梨罐頭業也同樣由國府接收,製糖業經接收成為台灣製糖公司,在高雄縣擁有橋頭、小港、旗山三糖廠。鳳梨罐頭業除部分標售開放民營外,多半納入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7]換言之,無論高雄縣市,此時期重要的工廠均透過日產的接收由政府掌握。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正式開展對台灣的援助,台灣的經濟與工業都受惠於「美援」而逐步穩定。1950-1960年間,國民政府所推動的經濟政策為「進口替代工業化」,顧名思義,這就是以台灣自製商品取代進口品,節省台灣的外匯,國府原先選定的重點發展工業是與民生相關的紡織、肥料工業。紡織工業主要是由中國大陸移入的廠商為主軸,如「遠東」、「台元」都因此崛起,肥料工業則如高雄市硫酸錏廠的建立,但肥料工業最後因美國要求國府購買日本進口的肥料,無法如紡織業蓬勃發展。但無論紡織或肥料工業,高雄縣均無大規模之工廠。

除了外省籍商人外,本省傳統的商業家族在此時期也面臨強烈變動,1953年國府的土地改革完成,傳統以土地為主的台籍商人,其土地多半被徵收,但國府並不是強制徵收,而是以日產沒收的四大公司(水泥、紙業、農林、工礦)股票加以交換,台灣的經濟型態也宣告徹底轉型。[8]水泥產業成為代表,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台灣水泥成為台籍商人民營公司的龍頭,與紡織業(以大陸籍商人為主),成為除了國營企業外,民營最大的兩項產業,但明顯可見政府介入的痕跡,這種發展也就是所謂的寡佔經濟。在高雄縣市,除原來在農林公司轄下的鳳梨分公司,成為台灣鳳梨公司,則以水泥工業為主,龍頭台灣水泥公司在高雄市的廠房為其重要基地,嘉新水泥公司亦在岡山設置水泥廠。

美援其實是美國的全球性政策,1957年美國內部產生經濟不景氣,促使美國重新檢討美援政策,因此希望台灣能改變經濟政策,將以往「自立自足」、「節流」的「進口替代工業化」,改成「賺取外匯」、「開源」的「出口導向工業化」,[9]在美國壓力下,國府開始敞開大門,接納外資。[10]這個結果讓60年代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黃金時代,外資(主要為華僑、美資、日資)開始導入,在台灣設立工廠,[11]納入全球體系,成為國際分工的一環,尤其是1966年開始在高雄市設立的加工區,更吸引許多外資投資,從1964年到1973年,台灣經濟以每年二位數速度成長,所謂的「台灣奇蹟」於焉誕生,也讓台灣成為所謂的「新興工業經濟地區」(NIES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12]

1960年代的另一特色是民間的中小企業竄起,台灣經濟的最大特色就是政府的力量相當強大,在1950年代,台灣的企業除了接收日產的官營企業外,僅有大陸來的紡織工業及大地主轉變的四大公司,但到了60年代後,活躍的中小企業取代這些公司,例如1960年代崛起的電子業而言,政府只有站在輔導角色,並不像電力、金融業等,完全獨佔,因此這時台灣產業是官民營共存的時代。

加工出口區讓高雄市戰後工業發展達到高峰,加上1960年代開始的民間企業興起,影響著高雄縣的工業發展。根據趙建雄的研究,高雄縣在1950-1960年代,仍是食品加工業的天下,到了1970年代,工廠大量增加,金屬、機械、化學等工廠開始增加,到了1980年代,金屬業(包含基本金屬工業及金屬製品製造業)所佔比例已緊追在食品加工之後,到了1990年,金屬業的工廠數則遠遠超過農產品加工業,為其2.3倍。[13]這個發展,就是受到上述兩個因素的影響,由於1960年代中小企業的盛行,許多小型工廠或代工廠也崛起,根據1990年的統計,高雄縣97.6%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再加上加工出口區的外包制度(putting-out system),[14]讓高雄縣的工業,除了後述的石化工業外,多是規模不大的中小型工廠,以金屬業為例,其中有六成集中在大寮鄉,以廢五金再加工為主,[15]也可看出高雄縣工業的特性。

1970年代以後,高雄縣市的石化產業主導全台,且其為台灣1970年代後最重要的產業之一。石化產業的發展,原於1960後半期,因台灣塑膠加工業稍具規模,為擺脫原料進口依賴,中油公司於1968年興建第一輕油裂解工廠。1973年的石油危機,讓台灣經濟多年來首次呈現負成長,也讓台灣的經濟官僚們重新思考,由於1960年代發展的化學纖維、服裝、塑膠加工、雜貨等,由外國進口大批石油化學原料及鋼材,一碰上原料出問題,就讓經濟產生恐慌,因此蔣經國決定推動「第二次進口替代工業化」,解決原料問題,也就是我們通稱的「十大建設」,其中石化產業就在高雄縣市發展。[16]

石化產業最早發展是利用左營原有的基礎發展第一輕油裂解廠及第二輕油裂解廠,在1973年,左營的第二輕油裂解廠開始動工後,由於其規劃之初,腹地稍嫌不足,政府遂將1970年開始開發的仁武、大社工業區改成石化工業區,後與左營的一輕、二輕,連結成「仁大石化工業中心」。後於1977年更開始陸續完成三輕、四輕的林園工業區。這讓高雄縣仁武、大社、林園、加上高雄市左營、楠梓,成為台灣的石化重鎮。[17]1970年代之後發展的金屬業與石化工業,卻也帶來嚴重的污染問題,更成為高雄縣市新興的社會議題。

到了1980年,台灣政府更鎖定電子及汽車,做為下一個產業發展的目標,1980年開始設置的新竹科學園區確實讓台灣的電子產業升級,也讓台灣成為以科技產業聞名的「綠色矽島」,但汽車產業發展則不如理想。[18]而竹科模式也取代了加工區模式,更在1990年代後更陸續成立南科、中科,成為台灣工業的重心,這也讓一直是台灣工業火車頭的高雄市開始沒落,而高雄縣則爭取到南科的附屬園區,與高雄市脫勾發展。

在南科的籌設過程中,於1994年時國科會決定在台南縣新市與高雄縣路竹擇一而建,最後經過評選,19951月宣布由新市脫穎而出,高雄縣隨即爭取路竹為衛星園區,後於200146日通過行政院核定,該園區於2004年更名為高雄園區。[19]路竹園區的設立,象徵高雄縣工業邁入另一階段,也不完全與高雄市相關,但整體而言,高雄縣之工業,仍是與高雄市緊密結合,尤其在縣市合併後,未來之工業政策,勢必會以高雄縣市做為整體規劃,目前高雄縣境內之工業發展,也將受此影響而繼續發展。

(本文刊載於《汗水直直落》(高雄:高雄縣勞工局,200910月),頁14-17



[1] 新興製糖株式會社之發展過程,可見戴寶村,〈陳中和與新興製糖株式會社之發展〉,收於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 第三輯》(高市: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610月出版),頁71-90

[2] 鳳梨業之發展,可見高淑媛,《經濟政策與產業發展:以日治時期台灣鳳梨罐頭業為例》(台北:稻鄉,20075月出版)。

[3] 高雄市於1924年方升格為「市」。

[4] 小林英夫著,何義麟譯,〈1930年代後半期以後的台灣「工業化」政策〉,《台灣史料研究 創刊號》(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3年2月),頁134。

[5] 詳見王御風,《近代台灣地方議會與領導階層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1920-1960)》(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20066月)。

[6] 王御風,《鏡頭下的城市記憶—從老照片看高雄市的變遷(1945-1970)》(高市:高雄市歷史博物館,20088月),頁103-106

[7] 趙建雄,《高雄縣產業—工業篇》(鳳山:高雄縣政府,19974月),頁334

[8]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19954月一版),頁225-248

[9] 蕭全政,《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業強,19974月初版),頁63-75

[10] 高隸民著,艾思明譯,《台灣奇蹟》(台北:洞察,198711月初版),頁144

[11] 這些工廠設置的目的,有的是藉由台灣的廉價勞工,降低成本,銷售至全球,此以美資為主。日資則多半在台灣設廠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貨物在台灣的銷售。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台灣戰後經濟分析》,頁251-275

[12]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吳偉建、耿景華譯,《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頁40

[13] 趙建雄,《高雄縣產業—工業篇》,頁345

[14] 趙建雄,《高雄縣產業—工業篇》,頁360。關於「外包制度」見同書,頁374-375

[15] 趙建雄,《高雄縣產業—工業篇》,頁351

[16]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吳偉建、耿景華譯,《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頁131

[17] 趙建雄,《高雄縣產業—工業篇》,頁355-360

[18]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吳偉建、耿景華譯,《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頁155

[19] 〈南科設立沿革〉http:// http://www.stsipa.gov.tw/web/WEB/Jsp/Page/cindex.jsp?frontTarget=DEFAULT&thisRootID=195,上網日期:200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