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2 10:35:05王御風

【課程講義】咖啡的歷史

今天我們喝的咖啡,不是「義式咖啡」、「法式咖啡」,就是「美式咖啡」,會讓人直覺認為:咖啡,應該來自於歐美吧!然而事實卻非如此,咖啡其實源自阿拉伯,是回教世界的產物,甚至有一陣子,歐洲還把咖啡當成是異教徒的產物,不願讓咖啡進入歐洲,這歷史的真相,恐怕很難讓人相信。

咖啡的起源傳說

咖啡與酒、茶一樣,都是天然的產物,在無意中被人「發現」。咖啡源起自非洲的衣索比亞,但最早怎麼被「發現」,也如同酒、茶一般,已經不可考,只留下一些傳說,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卡爾迪與跳舞的羊群」、「歐瑪爾與歌唱的鳥兒」。

這兩個故事其實大同小異,「卡爾迪與跳舞的羊群」是說一位牧羊人卡爾迪(Kaldi),有天發現他的羊吃了一種野生的紅果子後,興奮的踢跳亂舞,於是他也跟著食用,就發現了咖啡。「歐瑪爾與歌唱的鳥」則是某位醫生歐瑪爾(Aliben Omar al-Shadili)因罪被放逐到山區,有天看到小鳥啄食樹上果實後,精神飽滿不停啼叫,於是他好奇摘下果實,加水熬煮成糊狀喝下,就此發現咖啡。(王士文2004:10-13)這兩個傳說有其相通之處,都說明咖啡是野生的果子,先由動物們食用,產生興奮狀態,人類再好奇試吃發現,但事實是否如此,恐怕也無人能夠回答。

從回教世界到歐洲的咖啡

咖啡的起源大約是西元9、10世紀,但一開始並不普遍,只限於一些特定族群飲用,例如回教僧侶或醫生等,其功能多半用在宗教聚會的提神,讓大家能夠禱告更久,以及醫治消化不良的病症。直到西元1454年,著名的伊斯蘭法典詮釋者格馬路丁到衣索比亞時接觸到這種飲品,將其帶回亞丁,才能咖啡迅速在回教世界傳布。

西元1505年,鄂圖曼土耳其大軍南下佔領阿拉伯地區,順道也將咖啡傳播到其他地區:1510年傳到埃及開羅、1517年帶至伊斯坦堡,喝咖啡成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國飲」,並有計畫的發展咖啡栽培業,壟斷其後1、200年的咖啡豆市場,同時也開啟了咖啡館的風潮:阿拉伯地區最早的咖啡屋「卡奈咖啡屋」(Kahveh Khanch)約在15世紀由敘利亞人在麥加開設,伊斯坦堡的首間咖啡廳「卡內斯咖啡屋」(Kahveh Kanes)則在1554年開幕,其採用豪華的裝潢,吸引了許多人光顧,成為當地文化界及知識份子聚集的場所,在咖啡屋內討論文化、政治,讓咖啡屋蔚為風潮,也是今天咖啡店的原型。(王士文2004:15-18)

當16世紀咖啡席捲伊斯坦堡時,敏銳的歐洲商人也開始注意到這種黑色的飲料,當時最活躍的威尼斯商人將咖啡帶入義大利,由於這種新飲料會衝擊到舊有飲料的市場,許多飲料商與教士聯名向當時的教皇克萊蒙八世(Pope Clment Ⅷ)控訴這種來自回教世界的飲料,認為這是「來自異教的惡魔飲料」,希望教皇能夠禁止,克萊蒙八世對各方的陳情詳加考慮,希望能喝喝看這種「來自異教的飲料」再下斷論,等到克萊蒙八世喝完後,卻表示這麼好喝的飲料,怎麼會是「撒旦的飲料」,至此,咖啡在基督教世界也獲得了通行證。

咖啡雖然在基督教世界解禁,但一般民眾對這種苦澀的黑色飲料並沒有太大的好感,直到1683年,維也納圍城事件才打開了咖啡在歐洲的市場。1683年,土耳其大軍圍攻維也納,後來維也納向波蘭求援,解除此次危機,土耳其大軍在匆促離開時,留下大量帶不走的物資,其中包含好幾百袋褐色的豆子。

對於咖啡瞭解不深的維也納人,以為這些豆子是駱駝的飼料,準備將其焚燬,有位原本為土耳其軍隊翻譯,後倒戈至維也納軍隊的波蘭人科奇斯基(Georg Franz Kolschizky)告訴維也納人,如果大家不打算要這些豆子,乾脆送給他,他就用這些豆子開始賣起咖啡,同時將基督徒喝不慣的土耳其咖啡,用布料過濾掉咖啡渣加入牛奶與糖調味,成為維也納著名的「米蘭奇咖啡」(Mélangé),後來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拿鐵咖啡(Caffé Latte)。1685年,亞美尼亞人狄歐達托(Johannes Diodato)開了維也納第一間咖啡廳,從此維也納的咖啡事業走上坦途,18世紀咖啡廳取代啤酒館,成為維也納人最重要的交誼場所,19世紀更形成以小市民為主的「畢德麥雅」(Biedermeier)風格,也讓維也納咖啡廳呈現一種特殊的家居風格。

1683年,當維也納遭土耳其圍城時,威尼斯人也開設了第一家義大利咖啡廳,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波特加咖啡館(bottega del caffe)開張,義大利的咖啡廳,如同土耳其,以華麗為主,頗受民眾歡迎,這也吸引了大批的威尼斯商人跟進。咖啡在義大利(威尼斯)與維也納兩大重鎮領軍下,進軍全歐州,成為歐洲人最喜歡的飲料。(王士文2004:34-48)

散播到亞洲(非回教地區)及美洲的咖啡

咖啡在歐洲大受歡迎,成為歐洲人必備的飲料時,也給了回教世界賺錢的機會,因為回教世界將咖啡樹列為機密,不讓歐洲人學習栽種,但面對如此廣大商機,歐洲人怎可錯過,尤其是擁有廣大殖民地的荷蘭與法國。荷蘭人在1616年,荷蘭人祕密地將一株咖啡樹苗成功走私到阿姆斯特丹,後於1658年攜帶至錫蘭試種,後來在其殖民地:爪哇、蘇門答臘等地成功種植,這也是我們現在熟悉的爪哇咖啡及曼特寧咖啡的由來,荷蘭也成為18世紀,除阿拉伯世界外,最重要的咖啡產銷國。

繼荷蘭之後,法國也試圖成為另一個咖啡產銷大國,在西印度群島上服役的一位皇家海軍上尉德克律(Gabriel Mathieu Desclieux),於1723年,費盡千辛萬苦,將咖啡樹苗帶到西印度群島,讓法國成為與荷蘭對峙的產咖啡大國。而這兩國的殖民地—亞洲與中南美洲,也變成咖啡最重要的兩大產地,回教世界反而在其後,這也說明西方世界雖然一直到了17世紀才接受咖啡,但短短百年內,已經成為最暢銷與最重要的飲料。(王士文2004:53-56)

全世界喝咖啡的國家,除了歐洲各國外,當屬美國最重要。但咖啡成為美國的「國飲」,其實相當有趣,這甚至牽涉到美國的獨立戰爭。美國最早為英國所屬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17世紀當咖啡席捲全歐洲時,茶卻征服了英國,因此由英國移民組成的北美殖民地最早也是以喝茶為主,但英國人為了徵茶葉稅,讓北美殖民地的人民氣憤不已,最後在1773年爆發波士頓茶黨事件,一群抗議者打扮成印地安人到停泊在波士頓港口的運茶葉船上將茶葉傾倒入海中,這次事件是1775年美國大革命的導火線,美國就在對茶葉的反抗聲中革命成功,(斯丹迪奇2006:196-198)成為今日的世界強權,為了表達對英國的不滿,美國人從此以後不喝茶,改喝咖啡,更成為全世界消費咖啡的最大國度。

台灣的咖啡

咖啡傳入台灣,與許多西方事物相同,都是在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台灣最早的咖啡廳叫做「カフェ‧ライオン」(Café Lion),位於今日台北的新公園內,創設的時間不詳,但在1913年就已經有其相關報導。

早期的咖啡廳是有女郎陪喝咖啡,類似今日酒店,如台灣人所開的「維特咖啡」,在生意不好情形下,乾脆改成酒家。反而是以「喫茶店」為名的咖啡廳,與今日的咖啡廳比較類似,在當時更是時髦的象徵,吸引許多時尚男女前往,也開啟台灣喝咖啡的風潮。(陳柔縉2005:25-26)

與歐洲的咖啡廳類似,台灣的咖啡廳也是許多藝文青年聚集,甚至是文化的發源地。如戰前的波麗露,提供台灣許多畫家展覽其作品,戰後的明星咖啡,更是許多文學雜誌的辦公室(今天這兩家咖啡廳仍在營業),對台灣的文化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讓台灣的咖啡館,與歐洲咖啡館相同,不僅僅是喝咖啡,更有文化傳承在其中。(沈孟穎2005:32-38;48-64)

進入1990年代後,台灣的咖啡進入連鎖店的時代,來自日本的「羅多倫」首開平價自助咖啡先例,台灣的「怡客」、「丹堤」跟進,後來在1997年,三家義式的美國咖啡連鎖店:「星巴克」、「西雅圖」、「伊是」展開大戰,最後由財力雄厚的「星巴克」佔得上風。2000年後,本土的連鎖咖啡在「85℃」領軍下,重新開啟平價的咖啡戰火。這些連鎖店,也壓縮了特色的咖啡廳,失去了許多的人文色彩。

參考書目
王士文,《咖啡精神》(台北:果實,2004年10月初版)。
沈孟穎,《咖啡時代—台灣咖啡館百年風騷》(台北:遠足文化,2005年1月初版)。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2005年7月初版)。
Mark Pendergrast著,韓懷宗譯,《咖啡萬歲》(台北:聯經,2000年初版)。
Tom Standage著,吳平等譯,《歷史六瓶裝》(台北:聯經,2006年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