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2 22:23:36小V

生命非宿命

 

如果有人問我想不想知道我的前世,我一定回答我不想。

如果我的前世很風光,我必定沾沾自喜,如果我的前世很落魄,我必定有羞愧,如果我的前世很惡劣,我必定難以接受。對於這些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我其實並不感興趣。

對前世執有,認為相欠債的人,對因果業力的形成概念可能不夠周全。

相對,認為業力像一條線的人,可能也有一些誤差。

業力是一條虛線,變來動去不確定。因此你在上面找不到哪個是你當然也就找不到哪個是他。佛法談的是尋找本質,但作用仍在,只是你怎麼看這些作用。

我對自己曾經想要放棄,充滿絕望。我不懂我的付出怎麼都無法相對地得到回饋。我總是以為不斷地付出可以換到些什麼。我總是以為可以換到什麼。

當你的世界只繞著你自己轉的時候,確實,我保證你什麼都換不到。你只會覺得累了,覺得為什麼這麼對我,只會有這些離不開自己眼光的悲哀感。

你和自己互相取暖,這就是答案了。這是關卡,是我往上一層的關卡。

生命不是命定論也不是唯己用。生命的價值就是燃燒。

燃燒會痛,但同時也能讓你重生讓你閃耀讓你找到真理。

業力不在於前世的狀態重新移植角色互換,它在於重新學習與接納,然後走過去。

終究你要走過去的,那一地碎裂的狀態,那期待有所獲的遺憾與傷害。

當我走過去之後我發現,根本就沒有我所謂的傷害。

那因緣起落變化,來來去去。何生何滅?

UPDATE

有句話是說:欲知前世因,且看今世果;欲知來世果,且看今世因。

我認為這句話的重點是因。往上一層的解釋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不想承擔苦果有其二:一是從善因避惡因;二是了悟緣起性空法。

一開始我們體驗無常,漸漸瞭解到業力因果的複雜與奧妙,接著我們進入善有善報的基本功,從做一個好人起,同時我們面對業力成熟時,學習承擔與行善改變。這是基於佛法見地的基本實修法則,做中學時,我再來進一步學習佛法的見地,學著把對現象的執有、把心總是放在外境上的習性給突破。

如果你對前世因果如此在意,你就會受制於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對今世夢幻如此貪戀,你就會不斷重蹈覆轍。

這是我對自己的警惕。

 

上一篇:法雨潤澤,霧中行禪

下一篇:徒勞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