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7 16:51:13秋拓

不在‧不再

    記得,剛進貓陶鷹工作室的時候,也正值貓陶鷹工作室遷徙到萬華。面對王大娘這十年來積累如山的作品,彷彿是在看待一種過往,當在挑選著擺放與收藏,如同是在考慮著記憶的重量,孰重?甸甸地鎮住著故事。孰輕?盈盈地翻飛著記憶。

    這就像是我看過去的日記一樣。有些寫下來的背景皆以失憶,有些仍可看出當時斧痕的角度,有的成就了後來的創作,其性質頗像筆記本,有的,則是強烈祝福它被人所遺忘。

    這過程中,你發現,自己厚了,也薄了。

    那時的我們,安放、收藏、擺設、佈置,更是其中對其一兩箱封箱的作品,拿出一一命名,為過往各奉正位。

    當時,我最常發出的疑問是:「這是什麼?」



可以什麼都是,也可以什麼都不是。.JPG

    一位在創作小說的朋友曾跟我談到,她唯一創作的是人物,而不是小說,人物既成,故事情節任其發展,無法遏止也不知道結局。她說,她不知道會寫出怎樣的小說。

    王大娘創作也頗似如此。不畫設計草稿圖,由一團土開始,雜揉其意念流轉,任其馳騁,作品一成,意念已然傳達,故事也就說完。

    而我,標準的框架型創作,算來也是一種計畫性創作。通常,開頭與結尾必先花費大量的時間思索,並將意念置入。開頭後,當中的高低起伏,或揚或抑,或滂沱轟然,或細綿涓然,必然形成一脈絡,連繫起開頭與結尾,以期結構出一個密閉的宇宙,創作與閱讀同樣困於其中,成就一作品。

    閉鎖與開放,是王大娘與我創作的差異。



有,是一種很大的枷鎖。.JPG

    王大娘總是這樣回答我的:「你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

    可以看做是裝飾品,也可視為花瓶,要不當作尋常容器,更可以認為這什麼都不是,又為何要去限制這作品?

    老子說:「大音希聲。」意謂著最極致的聲音就是沒有聲音,無,即是最終極的有,而我們常常會以眼前的「有」去鎖定了原在的「無」。

    它,可以什麼都不是,其實也是什麼都是。



不在形,也就不再被限制。.JPG

    我想起,非馬〈鳥籠〉這首詩:

  打開鳥籠的門
  讓鳥飛走
  把自由
  還給
  鳥
  籠

    當中的思索是:為什麼自由是還給鳥籠而不是鳥?因為,當你在限制別人的當下,無形當中也在限制著自己。

    因而,我將之取名為「不在形」,以希望自己不被外物所羈絆,擁有更大的可能。

上一篇:有及沒有

下一篇:謊言

maggie 2011-05-21 08:40:40

很棒的解釋~不在形

版主回應
謝謝你的賞識! 2011-05-25 13:26:09
maggie 2011-05-17 17:40:27

好有意思的一首詩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讓人有另一種思維

版主回應
是呀!記得這是高一時讀到的,頗讓人思索.
ps.文章於今日又有稍做修改.
2011-05-18 09: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