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8 22:56:17秋拓

包容

    王大娘和我,其實是很不同的兩個個體。

    一個出生於台灣50年代的外省家庭。親歷過「清共」和「肅清」的時代,走過60年代的美援時期與經濟計劃,經過越戰。而在國際上,當時的法國、加拿大、日本等主要盟邦先後承認中共政權,國民政府堅持「漢賊不兩立」,全無妥協於地的強硬外交政策,與之斷交,在國際地位上愈顯孤立。

    後來,台灣的工業起飛,從原本的農業立國,到輕工業、加工出口業等勞力密集性工業為主導,衍化到後來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級產業及高科技工業的資訊時代來臨。

    台灣,在她的生命,由統一思想到開放且自由,從沉默到學會大聲說話,那個小銀幕的黑白樸素年代,被強而有力的彩色年代以熱烈刺激且剽悍的姿態撲面而來,呈現一個價值多元且目不暇給的全新資訊時代。

    她,在懷年舊時代的同時,也歡呼著新時代。

    我,誕生於80年代後期,一個本土家庭。從小,吃個香灰與符水長大,長大後,被極速的多元紛呈與變化雙重衝擊下逼迫著自己成熟,深知日星月異、滄海桑田,認為沒有什麼事情不變,也沒有什麼一定得遵守的宗旨,沒有永遠或絕對的對,也沒必然的錯。重點是,描寫我的文字與時代背景累積下來的並不多,因為,我仍是個孩子,也還在見證歷史,吸收成長。

    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卻相遇且處在工作室內,常常,就存在著分歧。



一壺茶,多一點討論空間.JPG


    現今這個社會也存在著多樣分歧,許多人以自我為中心去評判著許多現狀,於是,不同於自我的觀點在評判下就容易淪為謾罵、指責的對象,然而有時候的問題並不在於對與錯或是與非,僅僅只是個人觀點及角度上的差異。

    再換個角度來看,這世界存在著多樣分歧是好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當然允許以各自不同的眼睛來觀看世界,若這世界僅只有一種色彩,那麼,即便是鮮豔的紅色終究顯示為如黑色般的效果。

    但是,存在著多樣分歧又相互攻擊的矛盾卻是常見現象。

    從王大娘與我的相處上來看,是不是,多一點包容,允許多一點的溫柔,去看待不同於自己的部份,不是說不能夠保有自己的看法,而是讓自己去聆聽另一種不同的聲音,尊重並且認真看待(當然,可以不用認同)。

    很多事情不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應該學會「非我族類,其心必『議』」,多一點討論的空間與包容,少一點攻詰與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