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8 11:43:05文化護照小天使

台北學:台北學座談會:台北的空間特色與城市魅力

台北學:台北學座談會:台北的空間特色與城市魅力

時間:2010/5/15(六) 16:00-17:30

地點:實踐大學A棟大樓401教室(台北市大直街70號)

與談人:林盛豐、林洲民、韓良露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25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36

參加人數:20

活動紀錄:

  今日的第三場講座:「台北學座談會:台北的空間特色與城市魅力」,一開始由實踐大學的學生發表對於艋舺一帶的看法和當地建築空間的利用,以這個大主題再延伸做討論,然後由在場的講師:林洲民、林盛豐、韓良露,針對大家所提的部分加以補充和討論。

 

  學生們對於艋舺的看法提出了許多豐富、不同又有趣的解讀,剝皮寮、龍山寺、三水街市場等等是大家今天分析的對象,並且提出艋舺是「家」的概念,「家」中的客廳、起居室、神明廳會是什麼地方、哪個景點。艋舺是台北城市繁華的起源地,在這一代莘莘學子的認識與見解中,看見了現代與過去的衝擊和融合。隨後,三位老師對學生的說明分別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談起艋舺,大家不約而同的想到電影「艋舺」,不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是多是寡,電影「艋舺」著實讓老地方有了的新的活力,也讓更多人看見。

 

  首先,韓良露老師提到有人把艋舺當成客廳這樣的空間概念頗有趣,但熟稔艋舺一帶的老師也和大家分享她的所見所聞:對於世代居住艋舺的老居民而言,由於祖先、族群不同的原故,大多並不會把艋舺看待成一個家。然而,若排除這個因素,韓良露老師認為舊艋舺人的神明廳並不是龍山寺,龍山寺倒像是艋舺的客廳,很多外來者會來到這裡。而艋舺的神明廳應該是青山宮,因為很多走過青山宮的人並不會進入上香獻果,而是停在門口行禮,像是供奉家裡的神明一般。談到艋舺這個「家」的起居室,意味著「家人」都會去的地方,當地的艋舺人常去,但現在的外來者不常來訪的地方是曾經號稱「台北第一街」、「番薯街」的貴陽街,現今的貴陽街有很多當地人在這裡聚集、生活。然而,清代時貴陽街倒像是家裡的玄關,但隨著時代的改變,空間的使用也會隨著更變,日治時期是龍山寺,現今則有人說是剝皮寮。

 

  老師把艋舺的歷史與族群、現今的樣貌做一個簡單又詳盡的解說,分析艋舺這個「家」的空間使用,讓在場的學生、民眾有另一個思考的方向。林洲民老師則鼓勵大家並讚賞今天學生們的發表,身為業界建築師的林老師和大家分享:歷史沒有辦法衡量長、寬、高,而學設計的人是必須先去了解東西的長、寬、高和樣貌,把所知帶進設計中。林盛豐老師也補充:歷史跟文化需要了解,了解了之後才能從中挑選出的你所需要的資訊,如果什麼都不知道,一個創作者是無法做出富有背景和深度的作品或研究。三位老師精彩而用心地傾聽學生的發表並分別提出各自的看法與建議,讓今天出席的人無不重新看待台北城市-這個與我們關係密切的空間。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