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7 10:57:14M-I

歐蘿巴之月開始 適合內向人的職業 does not exist. 生存策論幾點

 雖然說是Europa之月......也就是金牛座之月,但鬼島最討厭提的就是歐洲,總覺得歐洲再怎樣好台灣都不可以學。人不能像瀕危的民族一樣過日子,還奢言什麼「多元文化主義」!
頂多只能順著職場的需要,壓抑男女成就所謂「多元成家」罷了

台灣有的還仍然是單一民族主義罷了。
已經有《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註疏」啦.....大是文化出版。

金牛座怎麼能不提三個人:韋伯(Max Weber)、馬克思(Karl Marx)、佛洛伊德??

   老實說我沒半點工作能力,所以一直對處女座重工作、是工作狂一事抱著懷疑.......

 金牛座人不喜歡憒鬧,那倒是與我很接近!我不是很喜歡跟人辯論,網路筆戰也是.....我之前就說了,所謂辯論不過是在爭取理所當然而已,不同於古印度的因明之爭真的只論有沒有道理。

輿論就是這樣的東西,違背輿論即使是真實又怎麼能辯論勝利呢????



內向者的特質正是無法接受過多的input,也無法生產什麼外律他律價值肯定的output。不忙碌一天過一天多好!

  處女座經常處於精神不穩,我想這是認識了自身無常的結果。牛女呢?聽說金牛座的人精神是很穩定的。但不是出於流行的互補原理......我幾年前也提過了這點。

處處們的冷漠和被動來自於事情太煩太多,如同電腦軟體無法回應,我想歐洲人還可以說處女座是工作至上-----因為他們國家一點也不血汗,可是台灣這樣只會導致精神崩潰吧....是的,他們就說是抗壓性不夠。

  所以佛洛伊德出來了。人如果不扭曲就無法適應,在一個不允許改弦易轍的奴性社會自然就是草莓啦。


  面容端正‧纖細的女孩還是會被排擠的,只要她奴性不重。職場是由什麼組成的?唯是由劣幣所組成的。而劣幣會團結起來驅逐良幣的。



  在我看來處女(座)性....暫用Virgoity,因為Virginity被某邪教給搶先「註冊」去了,在所謂的"東亞價值"給徹底壓抑,說穿了就是華人的奴性價值!在這種文化中乃是徹底被壓迫(oppressed)者!



  我現在打這麼多字,唯一目的就只有描述這些對現實還有如實認知;所有的閱讀與寫作也全來是為了這個。唯一該學的就只有離苦,對所有的「學」都已經不耐煩。


我非常想確認,有多少處女人真是吾人之同類??這個社會唯有favor工作狂、體諒老闆、經理的,而處女座往往被描述成這樣....而這與我的性格極大衝突。這個社會也極力要壓抑「能做評論、精神潔癖」那部份的處女性




  四月底經過,發現嘉家要招收男生了!制服地圖上寫著嘉家是台灣唯一職業學校的女校,這下子也要破功囉。不過制服會重新設計嗎....會不會發生中性化掛帥的悲劇呢??男生制服會很像女生的嗎.......
在下半年就見分曉。

 我現在對於女孩子就好像是蝴蝶採蜂蜜(只採蜜不破壞花),用看的而已了。知道交女朋友也只是一種職場態度,有很多麻煩的規矩與輿論的要求...現實中的女人很少不是小資種性的。老實說實際接觸之後都會感到失望,可是只是看著----就能引發強烈的貪著。



  時近五月,可是穿著整套夏季制服的女子還是很少,雖然北極的冷氣團感覺很難再臨了。
  日本的制服設計,似乎也漸漸朝向所謂「學院風」....像這種樣式的制服想必未來會愈來愈少了吧

PTT有制服版,也有許多相簿公開....然而拿來做研究的人還很少,因為不知道要研究些什麼好。





  創造慾與表現慾並非是同一回事。

  Neoliberalism經常被說成是一種個人主義,但是新自由主義即是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vism)。不可忘了異化....雖然台灣人只談「有就好」。

也就是說新自由主義不可能是個人主義,也就是說新自由主義並不允許有個人人格。



「偶像」在目前的台日韓愈來愈指向偶像團體,然而在本人小時候說到這個詞還是很指向個人的,或許アイドル這個詞未來只能在ACG中才能找到了.......看アイカツ!我才發覺了這一點。現在人數愈來愈多的偶像團體組合,但是對於喜歡的女孩子而言是種埋沒。

現在這些偶像動畫似乎不是很重視描寫學姊學妹制,然而現實世界往往以潛規則為第一優先!




  最後檢討一下內向人是否有做偶像的可能? 如果不必面對人群的話,完全是有可能的....但是想當然爾,職場倫理絕對不會允許。作Show Girl或演員仍是可能的。

 SG靠的是
存在的力量....也就是無需任何行為,她只要站著就可以吸引目光。過往某些只主張女性上班的女權主義大肆批評日系的可愛概念叫「物化」女性,可是社會學卻稱呼家珠在人身上的structure為reification....才是物化!!!

「把女孩子當花瓶」...但抱歉了,那就是存在的力量

與演員的重視「表現」演技並不一致,並不需要「積極」。但是在職業倫理的要求之下SG的行為量也逐漸被要求....也就是說SG終究也變成必須是外向人不可了

  毒存在,則一切都被染污。

  老實說,親切的對待(客人或路人)並不等於外向,活潑。一般人都以為SG當然是外向活潑,但那其實是推銷員或店員的條件,並非需要「存在」的。
但是卻套用同一套工作倫理....working ethics!!!

  更何況男性也完全沒有類似Show Girl的選擇呢
!!!!(難道要作偽娘?雖然我的長相應該也能扮,可是我離同人界的圈子很遠......)



   雖然業界實情並非如此,然而就印象上アイドル還是比較具有自由並不像演員只是一個要按部就班來的棋子.....我再次強調,這只是形象如此。日本與台灣的Idle形象,早就被八卦以及爆料給揭穿了。

  歌手也是,如今"業界"唯唯注重「考試」,即哪個歌唱節目出身的。著重在一種人格的再製(Reproduce)既有的職場倫理[消費者當然只能接受,而且全然無意識]。

 他們說,世間事就是這樣,一切都是宿命的,不可以反的。

所以說,該覺醒了,能做一工作的人能做所有工作;一工作不能適應的則一切工作皆永不錄用....該覺醒了!別再為"多數人"說話了。




  內向人的生存論,那即是真民主Isonomia。從柄谷行人(Karatani Kojin)的四種交換模式,能發現佛教的超凡之處、以及為何要以布施作為最初波羅蜜的原理。

  代議政治,絕對要犧牲內向者的生路的。該滅的是絕對資本主義,而統與獨皆統攝在絕對資本主義中。


今天先做個開頭,下篇隨後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