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3 12:32:05M-I

失控的正面思考,以及.....不加思考

一本好書,勝過宣揚正面思想的廢話幾千本!

失控的正向思考

官網的簡介:
http://blog.roodo.com/rivegauche/archives/21081618.html


 網路上有些人對此書有些錯誤的解讀,譬如說:


(一)有人提"負面思考會使人在觀察時無法擺脫情緒",事實上作者Barbara Ehrenreich 並沒這麼說


  請翻到本書第195頁。
作者要說的其實是正向思想家與企業教會要的是「正向」,而不要「正向情緒」,毋寧說是正向的行為

本書115頁還說:「這個新主甚至不重視發自內心的情緒」,請問無法擺脫情緒是由何而來???




(二)有人說"作者只是在批判新教倫理",但很明顯的還不止於此。
  Barbara Ehrenreich很明確的描繪 正向思想與喀爾文教派的弔詭關係、以及正向思想派與「正統的心理學」:正向心理學的弔詭關係。


  歷史學家的任務是重建系譜。 正向思想只是打倒了喀爾文主義的皮,然後認同喀爾文主義的骨:在現世中要比別人辛苦工作。所以搞到最後還是沒有超脫出基督教的境界(而且所有的邪教都漸漸出現這些特質)。

  企業界與基督教契合的程度,我想在此已無庸贅言,然而需要一再指出這點。有沒有統計資料,跨國企業主與中小企業主信仰基督的比例究竟多少呢?

一如中共只披了馬克思的皮,骨子裡還是大中國民族主義一樣。


事實上這種邪教根本不去處理情緒問題,就視而不見,自然也避談正向還是負向的情緒了。


  然後又有人拋出後現代主義式犬儒的說法:「不是每個人都要用同一標準」。

卻不知這套就算被簡化成新教倫理好了,他還是大敘事(Grand Narrative)、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所有活在社會上的人還是要受它影響、被迫要按照這套標準行事!


  台灣是個被施加偏壓(Bias)的社會,也可以說這種無視現實變化的道德傳教,就像一個常駐在台灣的(Field)。
在這個時候談什麼自由競爭,結果都必然不自由、只有競爭,事情必然會照著某些人的想法走、社會必然要Favor特定人格的人、而去懲罰其他偏離此種人格的人!


  只要這種偏壓、場不關掉的話,什麼自由競爭都是空談。

我曾經親自被邀請到去安麗接受洗腦,那裡真是太恐怖了.....就像本書第四章說的那樣!


   本書第140頁說到管理界「拒絕採用得深思熟慮且耗力費時的舊式管理方法,反而醉心於直覺、瞬間判斷、預感」。
台灣人也漸漸有這種趨勢...這合乎Paulo Freire所說的"盲動"(Activism),而實踐(praxis)與"行動主義(Activism)"乃是相對的。可以用一句簡短的話說明何謂盲動:「做就了」


台灣如今需要這種「動搖果本的」教育主張:教育根本沒有獨立於政治的空間。



  正常的國家應該是怎樣的? 這本來自挪威的《犯罪控制 工業時代的來臨》(Crime Control As Industry Towards Gulags,Western Style)可以告訴我們,翻開第67頁吧....

....被視為國家的責任,讓每個人都有給付的工作,在我們眼裡也許這是一種沒有生產性的想法.....在工廠裡與辦公室中都有過剩的工作人員,但是隨時地防止失業的安排總是存在的


  臺灣不是沒有勞改營,是整個社會就等於一個勞改營。沒有共產主義勞改營,然而有新自由主義式勞改營

現在沒有共產主義式反烏托邦,但是有資本主義反烏托邦

現在沒有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小說,但是卻有無量無數的"資本主義現實主義"的「小說」。


  第十三章開頭引述的台灣案例,真是國恥。

其他的好書我略說:《窮忙族 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衝擊波 次敗風暴與全球化造就的世界經濟大崩壞》、《欺騙的種子》、《民國一百年大泡沫》、《關於稅,你知道多少?》、《工作、消費與新貧》、《革命將至》、《素人之亂》、《我抗議 佔領華爾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尚未入手的還有....




看人家英國又在示威了,這次十五萬,台灣人在幹什麼呢?

 同樣是口袋沒錢了、快沒飯吃了,為什麼全地球人的答案是抗爭、暴動,而台灣人的答案正好相反???
明明理由卻是同一個───快沒飯吃了啊??



  臺灣人有認為台灣人只有死路一條嗎?

如果說台灣人認同政府必然會倒的話,那現在這個狀況太令人匪夷所思了:臺灣人正是堅信政府不會倒,所以才沒有與希臘人、西班牙人、義大利人、英國人....美國人一致!


若真實認知道台灣人正在走死路,就會向希臘人那樣對政府與企業同時開砲了。

台灣人應該團結,集中火力轟擊企業,這樣台灣人有生路。

今天蘋果有兩篇社論,楊志良以及人民火大論壇那兩篇文章,非常中肯。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1023/34592541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1023/34592549


  我想馬上就有人說「不可能」,然後回頭要台灣人繼續「淺嚐內杜」、共體時艱了吧?
從財團身上拿回七兆,政府可以做多少事情知道嗎?

何先生也很正確的指出:郭台銘、王文淵、張忠謀等富人沒有退休養老問題,也很正確指出:將矛頭指向軍公教,或要求上一代勞工不要吃掉下一代勞工老本的說法,都是混淆焦點。


  如果說大家一起爛叫做「符合勞工期待」,勞工為什麼不訴求提高福利?????



結構改革那篇就只是Tautology,沒講出什麼重點。牠還是把教育等於經濟產業需求,而不說教導學生去認識、懷疑、推翻常識的能力。

臺灣的教育無論培養了什麼人才,企業都是不要的!企業已經被壞了,所以叫慣老闆,非奴才不用....所以什麼產業需求,模糊焦點、轉移話題而已!


  老實說只有民族性的差異:印度人會為了血汗企業去改變自己的個性嗎?台灣人沒有過勸說阿根廷人努力工作,有的話他們會大罵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人都是「番」,怎麼不認同中國人的奴性呢

  淺見以為問題正好就是教育,因為台灣教育失敗,所以連年輕族群都對現狀不知不解

就以台灣人普遍以為「老闆賺的錢,還不都是靠員工努力賺來的嗎?」來說好了。美國人就不這麼想:他們很堅決的指出華爾街的肥貓就不用靠他們的員工吃穿!


  被吃豆腐了還在替吃豆腐的講話。這就是教育失敗的象徵!




不說廢話是有好處的。大前研一放棄那套宣揚正面思想後,近來的著作確實廢話少了

《新領導力》明確批判了日本流行的〈體育領導論〉(正好馬英九總統近來指責台灣人不運動很〈懶〉)
也明確指出小泉純一郎與石原慎太郎這兩個人言、行均不當。


足見只有不再套套邏輯那套正面、積極廢話後,才能看見真實。


  在認真如實關照社會實狀的言論紛紛在世界各地出版的時候,何時台灣有名人也這樣如實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