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9 10:50:37M-I
P2P的進展、本土心理學、經濟學的失效
轉自某報~全球大盜版
看看台灣在移植美國的一切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曾經有專文指出:美國的法律極其自私:「著作權法」與「反托辣斯」法用法之不同。可是台灣之內,卻有若干人士只會引用美國!
最近看了台灣大學楊國樞教授等人主編的《本土心理學研究》前3期(現在已出版至第22期),深深感探到竟然在12年前,就已經有學者認識到西方學術在東方的謬誤!反觀政治人物,口口聲聲就只有美國、也難怪他們把台灣人當作是功能主義式的工具!
=============================================
Kuro是一個收費平台,為了收費,自然必須有一個組織以及使用者名冊。收費讓Kuro成為一個醒目的訴訟主體,也成為敗訴的關鍵。
當我們反觀Emule──另一個更龐大、更普及的P2P平台時,我們會發現:對智慧財產權的所有論述,在此完全無法適用。舉例來說:該平台不收費,加入者不需註冊。整個共享平台:從程式設計者、伺服器提供者到一般玩家,分散在全球各地。多語系的平台由各國設計者免費製作;媒合用的伺服器,也是由世界各地的不知名人士免費提供;而世界各處的使用者也免費分享各種軟體。
每分每秒都有使用者加入退出,伺服器提供者也一樣。而所有檔案都被程式切割為無限片段,而以此小片段在網路中傳遞。要下載一個檔案,供應者可能有幾百個,甚至媒合用的伺服器,彼此之間也會協力合作。
這平台提供所有資訊的共享,從音樂、電子書、應用軟體到院線片電影,統統可以。在反盜版團體眼中,可說是眼中釘的眼中釘,但直到今天,即使全球檢警聯手,也奈何不了它。原因很簡單:這平台根本沒有管理者!設計者、伺服器供應者到使用者,都是以志工態度來「盜版」。沒有領導核心,沒有管理機制,資訊是以多點對多點進行縱錯複雜的媒合。這才是真正P2P的精神:一個完全沒有私有財產的理想世界。
為什麼有人願意自掏腰包或徹夜未眠,而無酬的加入這個「全球大盜版」的行列中呢?說穿了,不過是對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反動而已──資本主義創造了大量的「微產階級」:有錢,但不多;有閒,也不多;有文憑,不受尊重;有知識,學非所用;有夢想,一輩子就是無法實現!這些吃不飽餓不死的知識分子所組成的微產階級,比馬克思年代的無產階級,更具有資源與知識,他們憑藉著所能,自行創造了一個「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世界。
在這裡,經濟學是不適用的。因為籌碼並非自由財,也非經濟財。舉例來說:第一位取得某影片的玩家,進入平台之際,該影片的供給量會從零達到極限,但是萬一網路斷線了,供給量又會立刻回到零。
這是一個「動態不穩定」的市場。任何人都可以各盡其能各取所需,但是不可以藉此營利。Kuro是敗在收費──一種違背此精神的行為,否則,在這「微產階級」的共產世界裡,法律這種資本主義的產物,毫無用武之地。
P2P暗示著資本主義已經走到尾聲。科技無法確保智慧財產權的私有化,大家都應該想一想:花大錢來塑造偶像歌手,還有意義嗎?藝術已經脫離商業而獨立,即使所有財團倒閉,還有更多人願意免費傳唱各種好聽的歌曲。Kuro只有八十萬使用者,Emule可有幾千萬名使用者。這是一個由「微產階級」組成的「新共產主義」,最具有接替「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實力。誰想逆勢操作,那就自己看著辦吧!
=============================================
我雖然不知道什麼是 Emule,但是也聽說過BT、驢子之威力(以及曠日費時)。但是從「對智慧財產權的所有論述,在此完全無法適用。舉例來說:該平台不收費,加入者不需註冊。」這點,就足以顯示出「在這裡,經濟學是不適用的。」
文中更指出: Kuro是敗在收費。
在這裡談論的各位,多半也是「這些吃不飽餓不死的知識分子」吧?念了許多書,卻看到有一個巨大的黑影壟罩在頭上。
模仿還好...有一篇評論日本的文章說到:幕末時期,日本人讓基督教的傳教士感到憤恨,為何?因為日本人只是會學習外國文化的細微末節,把它當成是時髦流行的玩意而已。有人甚至身上掛著念珠、十字架和手錶在遊街呢!事實上日本人的觀念,還是那三巨頭-----儒家、佛教與神道。
可是反觀中國人就不同了,雖然有知之士會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可悲的是那只有少數人才會這麼想。你看現在大陸人,比我們開放個千百倍!我們要本土,絕對不可以像那些政客嘴巴說愛台灣、把自己說成全台灣人的化身、結果內心早就放棄台灣!
P2P的出現、本土化心理學的開展,應該要讓臺灣人覺醒!現在的「有知之士」絕對不是少數!但是,這些人都受到的流行文化的壓抑而不敢說出來。那些自以為居於流行頂端的人,也不過是模仿美國的人,憑什麼來嘲笑我們的台客、布袋戲?這種人最沒資格在台灣。
看看台灣在移植美國的一切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曾經有專文指出:美國的法律極其自私:「著作權法」與「反托辣斯」法用法之不同。可是台灣之內,卻有若干人士只會引用美國!
最近看了台灣大學楊國樞教授等人主編的《本土心理學研究》前3期(現在已出版至第22期),深深感探到竟然在12年前,就已經有學者認識到西方學術在東方的謬誤!反觀政治人物,口口聲聲就只有美國、也難怪他們把台灣人當作是功能主義式的工具!
=============================================
Kuro是一個收費平台,為了收費,自然必須有一個組織以及使用者名冊。收費讓Kuro成為一個醒目的訴訟主體,也成為敗訴的關鍵。
當我們反觀Emule──另一個更龐大、更普及的P2P平台時,我們會發現:對智慧財產權的所有論述,在此完全無法適用。舉例來說:該平台不收費,加入者不需註冊。整個共享平台:從程式設計者、伺服器提供者到一般玩家,分散在全球各地。多語系的平台由各國設計者免費製作;媒合用的伺服器,也是由世界各地的不知名人士免費提供;而世界各處的使用者也免費分享各種軟體。
每分每秒都有使用者加入退出,伺服器提供者也一樣。而所有檔案都被程式切割為無限片段,而以此小片段在網路中傳遞。要下載一個檔案,供應者可能有幾百個,甚至媒合用的伺服器,彼此之間也會協力合作。
這平台提供所有資訊的共享,從音樂、電子書、應用軟體到院線片電影,統統可以。在反盜版團體眼中,可說是眼中釘的眼中釘,但直到今天,即使全球檢警聯手,也奈何不了它。原因很簡單:這平台根本沒有管理者!設計者、伺服器供應者到使用者,都是以志工態度來「盜版」。沒有領導核心,沒有管理機制,資訊是以多點對多點進行縱錯複雜的媒合。這才是真正P2P的精神:一個完全沒有私有財產的理想世界。
為什麼有人願意自掏腰包或徹夜未眠,而無酬的加入這個「全球大盜版」的行列中呢?說穿了,不過是對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反動而已──資本主義創造了大量的「微產階級」:有錢,但不多;有閒,也不多;有文憑,不受尊重;有知識,學非所用;有夢想,一輩子就是無法實現!這些吃不飽餓不死的知識分子所組成的微產階級,比馬克思年代的無產階級,更具有資源與知識,他們憑藉著所能,自行創造了一個「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世界。
在這裡,經濟學是不適用的。因為籌碼並非自由財,也非經濟財。舉例來說:第一位取得某影片的玩家,進入平台之際,該影片的供給量會從零達到極限,但是萬一網路斷線了,供給量又會立刻回到零。
這是一個「動態不穩定」的市場。任何人都可以各盡其能各取所需,但是不可以藉此營利。Kuro是敗在收費──一種違背此精神的行為,否則,在這「微產階級」的共產世界裡,法律這種資本主義的產物,毫無用武之地。
P2P暗示著資本主義已經走到尾聲。科技無法確保智慧財產權的私有化,大家都應該想一想:花大錢來塑造偶像歌手,還有意義嗎?藝術已經脫離商業而獨立,即使所有財團倒閉,還有更多人願意免費傳唱各種好聽的歌曲。Kuro只有八十萬使用者,Emule可有幾千萬名使用者。這是一個由「微產階級」組成的「新共產主義」,最具有接替「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實力。誰想逆勢操作,那就自己看著辦吧!
=============================================
我雖然不知道什麼是 Emule,但是也聽說過BT、驢子之威力(以及曠日費時)。但是從「對智慧財產權的所有論述,在此完全無法適用。舉例來說:該平台不收費,加入者不需註冊。」這點,就足以顯示出「在這裡,經濟學是不適用的。」
文中更指出: Kuro是敗在收費。
在這裡談論的各位,多半也是「這些吃不飽餓不死的知識分子」吧?念了許多書,卻看到有一個巨大的黑影壟罩在頭上。
模仿還好...有一篇評論日本的文章說到:幕末時期,日本人讓基督教的傳教士感到憤恨,為何?因為日本人只是會學習外國文化的細微末節,把它當成是時髦流行的玩意而已。有人甚至身上掛著念珠、十字架和手錶在遊街呢!事實上日本人的觀念,還是那三巨頭-----儒家、佛教與神道。
可是反觀中國人就不同了,雖然有知之士會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可悲的是那只有少數人才會這麼想。你看現在大陸人,比我們開放個千百倍!我們要本土,絕對不可以像那些政客嘴巴說愛台灣、把自己說成全台灣人的化身、結果內心早就放棄台灣!
P2P的出現、本土化心理學的開展,應該要讓臺灣人覺醒!現在的「有知之士」絕對不是少數!但是,這些人都受到的流行文化的壓抑而不敢說出來。那些自以為居於流行頂端的人,也不過是模仿美國的人,憑什麼來嘲笑我們的台客、布袋戲?這種人最沒資格在台灣。
下一篇:過去各大網站上留言系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