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6 16:56:10Vincent
電影筆記之六:無米樂
片名:無米樂(Happy Rice)
年代:2005
國別:台灣
導演:顏蘭權、莊益增
「無米樂」是公共電視投資製作、顏蘭權和莊益增導演的紀錄片,經過耗時又多舛的拍攝及後製過程後,曾經在電視頻道播放過,2005年在戲院上映時也有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我非常樂見台灣又有一部紀錄片可以受到大眾的注目與肯定,除了讓紀錄片工作者不計代價的辛勞、不論成果的執著能夠有所收穫與信心,我也在詼諧幽默、吵吵鬧鬧的農村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這群默默耕耘的影像從業人員嚴肅深沉、內省批判的正面社會論述。這部紀錄片絕對值得在台灣紀錄片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無米樂」是以住在台南縣後壁鄉的崑濱伯夫婦的農作生活為主軸,輔以另外兩位同樣是年邁稻農的作息與談話。整部紀錄片的結構分明、鋪排條理、節奏平穩適切、調性亦莊亦謔、拿捏洽到好處。從夏至開始,歷經小暑、大暑、立秋、寒露、立春、驚蟄、芒種,再回到夏至,農民們不知道已經在這些年復一年的循環中,勞動、搏命、焦慮、盼望、等待、滿足、失望、跌倒、爬起了幾輪時節了。
時代一直進步著,人們不斷向前看,現代人有時候甚至不曾好好回頭看看那些前人所開闢拓墾的來時路,而這些路往往鋪設造就我們今日安穩的坦途,如果把片中的阿伯阿嬸這一代和我們這一代對調過來,我們是否能夠像他們一樣逆來順受,隨遇而安、不怨天尤人、不違背宿命呢?
天地、自然考驗著農人,時局、政策壓迫著的農人,崑濱伯卻謙卑地祈拜上天、誠心地自我反省,珍視土地、傾聽農作,勞動求生存、用心求進步,只求一份心安理得、無忝天地,並在艱苦困厄中悟禪得道,小人物卻有著大智慧,在平泛瑣事裡、在庸碌生活中、在起落之際、在悲喜之間,完成自身的圓滿。
當崑濱伯回顧自己50多歲時,因嚴重眼疾而造成左眼失明,自己推斷可能是因為當年他賣花生時,日曬不足而讓花生不夠乾燥,下盤商人因而沒有賣到好價錢。就現在或甚至當時而言,這根本不足以為大罪大惡,甚至稱不上是罪或惡,良善的他卻認真肅然追究這個不幸是上天為了懲罰而降臨這個苦難在他身上。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比這樣的衷素更為成熟和至善...
無米又何以為樂,這只是農民在與自然肉搏中、與時代奮戰中,自我安慰、自我解嘲的一種樂天卻又無言的態度罷了。
阻礙來了,就要輕鬆待之;絶境到了,就要一笑置之。
我認為這部紀錄片的格局不只是在寫實著所謂的末代稻農與WTO的消長關係,
而是給每一個與外物抗衡、向命運拼鬥的普羅大眾一次心靈的充實,給每一個與科技競速、向工業靠攏的現代人一面省思的明鏡。
紀錄片中的人物雖不比劇情片中的演員專業或光彩,當攝影機結束拍攝工作後,演員跳脫虛幻的情境,紀錄片中的那些人物卻要自己一分一秒、一日一夜繼續紀錄下去,沒有劇本、未知結局,畢竟生活不是演戲,人生無法從來,孰易孰難?
年代:2005
國別:台灣
導演:顏蘭權、莊益增
「無米樂」是公共電視投資製作、顏蘭權和莊益增導演的紀錄片,經過耗時又多舛的拍攝及後製過程後,曾經在電視頻道播放過,2005年在戲院上映時也有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我非常樂見台灣又有一部紀錄片可以受到大眾的注目與肯定,除了讓紀錄片工作者不計代價的辛勞、不論成果的執著能夠有所收穫與信心,我也在詼諧幽默、吵吵鬧鬧的農村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這群默默耕耘的影像從業人員嚴肅深沉、內省批判的正面社會論述。這部紀錄片絕對值得在台灣紀錄片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無米樂」是以住在台南縣後壁鄉的崑濱伯夫婦的農作生活為主軸,輔以另外兩位同樣是年邁稻農的作息與談話。整部紀錄片的結構分明、鋪排條理、節奏平穩適切、調性亦莊亦謔、拿捏洽到好處。從夏至開始,歷經小暑、大暑、立秋、寒露、立春、驚蟄、芒種,再回到夏至,農民們不知道已經在這些年復一年的循環中,勞動、搏命、焦慮、盼望、等待、滿足、失望、跌倒、爬起了幾輪時節了。
時代一直進步著,人們不斷向前看,現代人有時候甚至不曾好好回頭看看那些前人所開闢拓墾的來時路,而這些路往往鋪設造就我們今日安穩的坦途,如果把片中的阿伯阿嬸這一代和我們這一代對調過來,我們是否能夠像他們一樣逆來順受,隨遇而安、不怨天尤人、不違背宿命呢?
天地、自然考驗著農人,時局、政策壓迫著的農人,崑濱伯卻謙卑地祈拜上天、誠心地自我反省,珍視土地、傾聽農作,勞動求生存、用心求進步,只求一份心安理得、無忝天地,並在艱苦困厄中悟禪得道,小人物卻有著大智慧,在平泛瑣事裡、在庸碌生活中、在起落之際、在悲喜之間,完成自身的圓滿。
當崑濱伯回顧自己50多歲時,因嚴重眼疾而造成左眼失明,自己推斷可能是因為當年他賣花生時,日曬不足而讓花生不夠乾燥,下盤商人因而沒有賣到好價錢。就現在或甚至當時而言,這根本不足以為大罪大惡,甚至稱不上是罪或惡,良善的他卻認真肅然追究這個不幸是上天為了懲罰而降臨這個苦難在他身上。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比這樣的衷素更為成熟和至善...
無米又何以為樂,這只是農民在與自然肉搏中、與時代奮戰中,自我安慰、自我解嘲的一種樂天卻又無言的態度罷了。
阻礙來了,就要輕鬆待之;絶境到了,就要一笑置之。
我認為這部紀錄片的格局不只是在寫實著所謂的末代稻農與WTO的消長關係,
而是給每一個與外物抗衡、向命運拼鬥的普羅大眾一次心靈的充實,給每一個與科技競速、向工業靠攏的現代人一面省思的明鏡。
紀錄片中的人物雖不比劇情片中的演員專業或光彩,當攝影機結束拍攝工作後,演員跳脫虛幻的情境,紀錄片中的那些人物卻要自己一分一秒、一日一夜繼續紀錄下去,沒有劇本、未知結局,畢竟生活不是演戲,人生無法從來,孰易孰難?
我看過這部紀錄片.
辛苦的紀錄人跟早跟晚的哈哈值得.
當然更值得大家的鼓勵台灣的人急功進利...
扯遠了.
自然親切真實是因為本身也是真實的性格.
恭喜搬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