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0 08:25:44心羽

糖尿病控制不當,缺血性中風奪命

 

糖尿病控制不當,缺血性中風奪命

醫藥疾病
日前有位從事林務局巡山員工作的38歲男子,才剛因工作左手傷口感染而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出院,不料出院隔天突然意識不清、無法言語及右側肢體癱瘓又被送來急診室求診。經神經部醫師評估及影像學檢查發現,他左中大腦動脈阻塞導致失語症及右側肢體癱瘓,同時合併發高燒及血中白血球增多。之後血液培養長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因而診斷敗血症,經使用強效抗生素治療後,最後仍不幸併發敗血性休克而死亡。 這名男子過去病史有高血壓及糖尿病,但並未控制得宜,以致他自身的白血球殺菌力下降,受傷後感染無法獲得控制,進而引發敗血症;不只發展成缺血性中風,還導致敗血性休克死亡!
糖尿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也是臨床醫師診斷與治療的挑戰,據估計,在台灣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次因糖尿病求醫。罹患糖尿病的病史較久,容易出現內皮細胞機能失調等異常,免疫功能的異常也使得病人易於感染。此外,高血糖會造成白血球功能異常與巨噬細胞的型態改變。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控制不良的病人其白血球吞噬作用明顯下降;除此以外,白血球的趨化性,黏附作用,殺菌力都會受到糖尿病影響而減弱。如果感染無法獲得控制,進一步進展到敗血症時,細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並且產生毒素會引發一連串的機轉而生血栓,也因此提高了缺血性中風的機會。缺血性中風若能在黃金治療期內施打血栓溶解劑,可以有明顯的療效,但已經阻塞的血栓仍無法就此溶解,病人還是得面臨一連串中風後復健的歷程。 其實這些都是後端的治療,遠不如前端的預防。隨生活型態的改變,糖尿病盛行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且為台灣地區2012年十大死因之第五位。糖尿病有許多急慢性併發症;急性併發症若不即時予以適當處理,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後遺症;而慢性併發症一旦發生以後,常是不可逆的,不但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降低,更造成家人莫大的負擔。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進而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實為一重要的課題。 年輕型腦中風指的是15歲至45歲發生的中風,其致病因素就跟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風大致相同,只是個別項目發生的頻率不同, 而兩者都以缺血性腦中風較常見。年輕型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如下所述:
1.粥狀動脈硬化:罹患這種大血管病變的年輕型腦中風患者,通常都有高血壓、糖尿病、吸菸和高血脂症,特別是家族性高血脂症或者是家族中有早發性腦中風的病史。至於小血管病變的腦中風則是跟糖尿病的關連性較高。
2.心源性栓塞:在開發中國家,風濕性心臟病經常是造成年輕型腦中風的原因,而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則以二尖瓣脫垂及卵圓孔閉合不全為主要病因。
3.血管壁剝離:頭頸部的動脈剝離在年輕型腦中風佔有極高的比例,且其中至少1/3-1/2都與外傷性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尤其病人在中風之前曾經接受頭頸部按摩、指壓、頭、頸部運動、車禍導致頸部過度前後仰、遭受外力撞擊、氣管內插管,但並非所有病例均能找到外力所致之原因,其他的病例無法找到確切的證據,但之前的許多需要頸部用力之動作如打噴嚏、咳嗽、嘔吐、甚至轉頭,都有可能導致頸動脈剝離。頸動脈剝離主要是因為動脈壁壁層分離,血液流入此一分離層中,導致動脈狹窄使腦部血流不足,或是造成血栓阻塞腦部血管造成中風。其症狀除中風之手腳無力、無法言語等症狀外,主要會有伴隨同側頭痛、頸痛、眼睛或前額疼痛。診斷方面主要有傳統的「血管攝影檢查」,可見一段平滑、漸窄再漸寬之長段狹窄血管,「頸部超音波檢查」亦可見類似之異常,另外「磁振造影」或「磁振血管造影」亦可幫助診斷,治療方面主要是給予抗凝血劑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再改給予抗血小板凝集之藥物,以預防狹窄動脈處所可能造成之血栓,一般急性期如能度過,預後應當不錯,但有發現多處動脈剝離狹窄或重複中風者,則應該更積極找尋可能之血管或其他可能之疾病。
4.其他罕見致病因素: 貝西氏病(Behcet's Disease).、毛毛樣腦血管疾病(Moyamoya disease)、動脈肌肉纖維發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體顯性腦動脈血管病變合併皮質下腦梗塞及腦白質病變(CADASIL)、血管炎、口服避孕藥、預兆性偏頭痛、產褥期、酒精中毒。 至於年輕型腦出血的病因以高血壓性腦出血及腦血管畸型瘤或動脈瘤破裂為主。但是,有些少見的致病因素仍要特別注意,像是容易在年輕人族群發生的藥物濫用,主要的藥物有古柯鹼及安非他命。這些非典型的致病因子需要醫師特別留心詢問患者或是相關人等才可以診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