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介紹 ★誠品好讀好書推薦 本書描繪一群被稱為「外來族群」的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犧牲奮鬥,興建曾文水庫的血淚史。這群工程背後的無名英雄和他們的在地眷屬,雖然來自不同的族群,使用不同的方言,卻能和平共處,同心協力的朝共同目標邁進讓台灣這塊土地更美好。 作者希望藉由故事提醒大家:在不斷強調「地球村」的觀念時,還必須深刻了解「族群融合」的重要,不管是來自大陸哪一個省分,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或是新住民(外籍人士),每個人都曾經或正在為台灣這塊土地犧牲奉獻,「撕裂」是一種嚴重的傷害,是破壞和諧的劊子手!大家同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正在享用前人留下的成果,怎樣讓台灣更美、更好,讓所有居住在台灣的人更和諧相處,才是大家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 作者的話──李光福 二十多年前,當我從師專畢業、準備當老師的時候,曾經有這樣一個夢想:有一天,我要當一個寫書的人(我不敢稱為「作家」,「作家」的壓力太大。);如果我真的當了一個寫書的人,我要寫的第一本書,就是曾文溪的故事。後來,我真的如願當了一個寫書的人,也陸續出版了好幾本書,可是,就是沒有動手去寫曾文溪的故事!原因是害怕碰觸到許多記憶的傷口,以及擔負過重的「族群情結」壓力。 去年父親忌日那一天,我沒有回南部,只在居住地買了一大堆紙錢,用遙祭的方式燒給他,告訴父親:想吃什麼、想喝什麼、想用什麼,或是缺少了什麼,自己去買....在熊熊的火光中,在繚繞的香煙裡,我依稀又見到父親那高大壯碩的身影,彷彿又看到父親在日晒雨淋中開疆闢土的樣子,模模糊糊中,有一個聲音敦促我:你是一個寫書的人、你是大陸來台的第二代、你是一個老師,你有責任把那一段歷史寫出來,你有責任為那一段歷史留個紀錄,你有責任告訴孩子們那段歷史故事....於是,我開始在記憶的洪流中載浮載沉 「吾作此書時,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真的,寫《芋仔番薯一家親》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十分複雜、十分紊亂的,像一幅無法拼湊的拼圖一般,一旦陷入回憶的泥淖中,往往得花上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即便恢復了,心情依舊複雜、紊亂,因為沒有人願意去觸及記憶的傷口,即使不小心觸及,也會引起一陣痛楚!不過,我終於亂過,痛過,哭過,也走出來了 對小讀者來說,《芋仔番薯一家親》旨在告訴他們曾經有一群被稱為「外來族群」的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開發建設、流血流汗的故事;對大讀者來說,《芋仔番薯一家親》是在強調「族群融合」的可貴,不要把「族群」當作撕裂感情的工具。對我來說,《芋仔番薯一家親》是一個心願的完成,也是一項歷史責任的完成,我不想突顯什麼,也無意刻畫什麼,我要說的是:在我們強調「地球村」的觀念時,我們必須深刻了解「族群融合」是很重要的,不管是來自大陸哪一個省分,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或是所謂的「新住民」(外籍人士),每個人都曾經或正在為台灣這塊土地犧牲奉獻,「撕裂」是一種嚴重的傷害,是破壞和諧的劊子手!我們同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正在享用前人留下的成果,怎樣讓台灣更美、更好,讓所有居住在台灣的人更和諧相處,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可白總編讀完部分書稿後,對我說:「好感人,每個小孩都該閱讀!你一定要把它寫完!」這一番話,給我很大的鼓舞,因此,我才有勇氣在眼淚鼻涕中完成它。 終於要出版了,我要把這本書獻給走了三十多年的父親,以及老洪、老毛、彭隊長那一群離鄉背井、勞苦功高的「老芋仔」,還有陪我在曾文溪畔度過童年的每一個人--不論他們是否依然健在!我要告訴他們,只要愛台灣,不管是芋仔還是番薯,終究會是一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