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2 18:28:01usqou46820

押上全部身傢!我賭廣州的命運!

押上全部身傢!我賭廣州的命運!

為瞭避免我們忽然被關進小黑屋,導致您無法再看到我們的精彩文章,歡迎加小妹微信“plusxiaomei”。

元旦過後,諸多榜單和數據發佈。看數據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事,因為裡面有很多可以發掘的內容,我們一一來看。

這一份榜單,廣州在深圳之前

從前廣深之爭十分熱烈,然後漸漸大傢默認“北上廣深”應該是“北上深廣”才符合實際,再然後杭州也要來跟廣州一爭高下。不過,近日有一份榜單發佈,排名妥妥地是“北上廣深”。在這份報告的評分裡,雖則廣州並非比深圳有絕對的優勢,但還是略勝一籌。

這份報告就是《2017中心城市發展年度報告》,從國際聯系、國傢性影響力、城市群協作、城市服務等方面對直轄市、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計劃單列市及所有常住人口200萬以上且地區生產總值3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地級市,共計50個城市進行評估。

排名前十的城市得分如下:

由上圖可見,北京和上海以絕對優勢,位於第一梯隊,其中北京政治影響、人才吸引領先,上海門戶作用獨占鰲頭。而廣州深圳作為第二梯隊跟在其後,報告還指出深圳非戶籍常住人口遠超戶籍,公共服務供給亟待提高,而廣州則以綜合實力排名全國前三。

如果說,廣深的差距不大,但是廣州和杭州的距離就足夠拉開瞭。

這份榜單有一定參考意義,首先不“唯GDP論”,另外也不僅僅參考產業、企業總部等經濟因素,還參照瞭城市配套服務等“軟性”指標,評價指標比較綜合,所以比較能客觀體現城市的魅力。

人口與GDP齊增

2018年伊始,各地都陸續召開政府工作報告,匯報上年的成績單,大傢可以看到最受關註的城市GDP情況,四個一個城市無疑繼續獨領風騷。

不過今年有亮點,首先這是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將研發投入計入GDP,雖然早在2017年末廣東省統計局就公佈:深圳GDP在2016年已經首次超過廣州。因為GDP的核算方法發生的變化:研發投入計入GDP,但這次是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瞭肯定。

其次,2017年是廣州首次進入“2萬億GDP”俱樂部,雖然與上海、北京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但廣深的增幅是一線城市裡面最大的。

還值得註意的是,目前北上都提出要“嚴控人口”,廣深卻齊齊“我傢大門常打開,我們歡迎你~”的姿態吸納人口,目前廣深的人口仍增速明顯。但是深圳有明顯的短板——土地資源少,人口密度大,如果持續增加人口流入,“這個傢”就會太擠瞭。

廣州有足夠多的土地可供開發,有足夠多的地方容納更多的人口流入,這個是毋庸置疑的。目前重點開發的外圍地區,如東部增城、黃埔,南部南沙等地,人口仍然稀薄,後續廣州政府將針對這些外圍新區放松戶籍準入來吸納人口,同時還在這些地方大量配建人才公寓,在“搶人”這件事上,廣州未必就會落後於深圳。

研發投入,廣州正在追趕

前面提到,目前將研發投入納入GDP核算中,廣州的GDP馬上被深圳超過瞭。深圳對研發投入重視到什麼程度?2016年深圳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4.1%,2017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占GDP比提升至4.13%,研發投入強度僅次於北京。

廣州是什麼情況?看看下表:

在珠三角八市中,深圳研發投入占GDP投入的比重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的,而廣州的占比落後於珠海、佛山,幾乎與東莞等同。

不過廣州給瞭一個2018年的“小目標”:比重要從2.5%提高到2.7%,展示瞭廣州研發向前超趕的進取心態,而且目前廣州已經出臺瞭專項工作方案,鼓勵營收超5億的工業企業全部建立研發部門,正在抓住機會奮起直追。

研發是創新的驅動力,而將研發投入納入GDP的統計方法,對創新絕對有直接的促進作用。而且眾所周知,GDP是對政府工作成績評估的重要指標,這樣從制度上鼓勵瞭對研發的投入,妥妥地是好事。

而廣深的研發投入,目標都瞄準瞭“IAB”產業,正如小妹之前的文章提到(文章戳這裡:發改委通知曝光:廣州的未來在這兩個區!),廣州如果能抓住“IAB”的發展機會,這一輪的產業升級就算成功瞭。

不過吃瓜群眾可能會擔心:廣州發展“IAB”產業,能拼得過深圳嗎?不用擔心,廣深的“IAB”產業發展,其實各有側重。

廣州的研發創新,最有基礎的還是生物醫藥,作為華南醫療資源匯聚的中心,廣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有著天然的優勢,廣州報告中也處處可見對生物醫藥研發投入的重視:在平臺方面,國際生物島被列為廣深科技走廊中的重大創新平臺,而生物醫療產業也被廣州列入重點扶持的三大新興產業之一,廣州報告專門提到的去年獲批的兩大重點實驗室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均是生物醫藥類。

去年隨著冷泉港實驗室、GE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生物制藥項目、賽默飛全球精準醫療體驗中心、綠葉·新日本科學再生醫學中心等國際一流生物醫藥項目落地運營,廣州在生物醫藥科技方面正在逐步形成產業聚集。

而深圳則是在信息技術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如國傢超算深圳中心二期、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5G移動通信研發等方面。

雖則“IAB”各產業都要協同發展,但廣深各有側重,也算差異化競爭瞭。新一輪的產業轉型升級,廣州同樣勢頭很猛,而成績在不遠的將來也會看到瞭。

如果要列舉數據,小妹還能列出更多,不過不得不說,隨著這些年“廣州沒落”的聲音甚囂塵上,廣州的價值真的被嚴重低估瞭,毫不誇張地說:廣州是最被低估的一線城市。

如“城市戰爭”創始人孫不熟所說:買股票,等於把錢交給一個上市公司幫你賺錢;而買房,就等於把錢交給一個城市政府幫你賺錢,城市經營好瞭,房價自然不會差。

如果你看好廣州的發展,為何不來廣州買房,與廣州共命運呢?反之,如果你已經在廣州買房,是不是已經拿全副身傢賭廣州的未來呢?

你怎麼看?歡迎文末評論跟我討論。

(部分資料來源:南方都是報)

▼發送“提問”到廣州PLUS公眾號,可以馬上提問大神!

聲明:轉載時需註明出處為【廣州PLUS】微信公眾號,並附帶公眾號二維碼圖標。否則,視作侵權。

你還可以試試以下功能:

發送“數據”,查看最新成交數據

發送樓盤名稱,查看樓盤詳情介紹

發送地鐵站名稱,查看該站附近樓盤

發送“提問”,免費咨詢房產老司機

發送“排行榜”,查看最客觀科學的項目排行

更多功能,等你關註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