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3 15:32:33黑與白

黑白集--茶道一窺

     

 

烹茶飲茶的藝術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于中國唐代,盛于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

 

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中國唐代就有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在唐朝寺院僧眾念經坐禪,皆以茶為飲,清心養神。

 

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西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西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余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築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臺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西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最早提出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以至於使不少人誤以為茶道來源於他邦。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為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鑒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肴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兩種。 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嘗鑒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嘗,特別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確提出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節人際關係;清、寂是指環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薰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別是禪宗)色彩很濃,並形成嚴密的組織形式。它是通過非常嚴格、複雜甚至到了繁瑣程度的表演程式來實現茶道四規的,較為缺乏一個寬鬆、自由的氛圍。

 

清、敬、和、樂是朝鮮與中國相連,自古關係密切,中國儒家的禮制思想對朝鮮影響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鮮茶禮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創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禪師張意恂(西元1786-1866年),他在《東茶頌》裏提倡中正的茶禮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過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勸要有自知之明,不可過度虛榮,知識淺薄卻到處炫耀自己,什麼也沒有卻假裝擁有很多。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應在一個人的人格形成中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從而使消極的生活方式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使悲觀的生活態度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這種人才能稱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應成為人效中的生活準則。後來韓國的茶禮歸結為清、敬、和、樂和、敬、儉、真四個字,也折射了朝鮮民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由此亦可見,朝鮮的茶禮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廉、美、和、敬 和韓國的茶禮一樣,中國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提法。中國雖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濃,而是將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給人們留下了選擇和發揮的餘地,各層面的人可以從不同角度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愛好選擇不同的茶藝形式和思想內容,不斷加以發揮創造,因而也就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和清規戒律。只是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茶文化熱潮的興起,許多人覺得應該對中國的茶道精神加以總結,歸納出幾條便於茶人們記憶、操作的茶德。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在19902期《文化交流》雜誌上發表的《茶文化淺議》一文中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他提出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並加以解釋: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具體內容為:

 

——推行清廉、勤儉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節約外匯。

 

——名品為主,共嘗美味,共聞清香,共敘友情,康起長壽。

 

——德重茶禮,和誠相處,搞好人際關係。

 

——敬人愛民,助人為樂,器淨水甘。

 

大約與此同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程啟坤和研究員姚國坤在19906期《中國茶葉》雜誌上發表的《從傳統飲茶風俗談中國茶德》一文中,則主張中國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來表述:

 

——“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兩人對飲,以茶引言,促進相互理解;和談商事,以茶待客,以禮相處,理智和氣,造成和談氣氛;解決矛盾糾紛,面對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氣,促進和解;寫文章、搞創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腦,思路敏捷。

 

——“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無論是過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來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塵,品茶敍舊,增進情誼;客人來訪,初次見面,敬茶以示禮貌,以茶媒介,邊喝茶邊交談,增進相互瞭解;朋友相聚,以茶傳情,互愛同樂,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愛之舉;長輩上級來臨,更以敬茶為尊重之意,祝壽賀喜,以精美的包裝茶作禮品,是現代生活的高尚表現。

 

——“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1982年,首都春節團拜會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顯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舊,國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國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天強調廉政建設,提倡廉潔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發揚。字的另一層含義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飲茶保健是有科學根據的,已故的朱德委員長曾有詩雲:廬山雲霧茶,示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體會之深,令人敬佩。

 

——“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舉行茶話會,往往是大家歡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朋友,親人見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氣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團體商談,協商議事,在融洽的氣氛中,往往更能促進互諒互讓,有益於聯合與協作,使交流交往活動更有成效。

 

由此可見,茶在聯誼中的橋樑組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專家還認為:中國的茶,能用來養性、聯誼、示禮、傳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適應各種階層,眾多場合,是因為茶的淨、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華民族的平凡實在、和誠相處、重情好客、勤儉育德、尊老脘二甲苯的民族精神。所以,繼承與發揚茶文化的優良傳統,弘揚中國茶德,對促進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無疑是十分有益的。在此之前,臺灣的范增平先生于1985年提出中國茶藝的根本精神,乃在於和、儉、靜、潔。先生的茶藝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雖未加以詳細解釋,但其含義仍不難理解,與前述幾位專家的意見相去不遠。

 

更早一點,在1982年,臺灣的國學大量林荊南教授將茶道 精神概括為美、健、性、倫四字,即美律、健康、養性、明倫,稱為茶道四義。其具體解釋如下:

 

——“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為,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於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氣度。所謂物,是茶之所屬,諸如品茶的環境,的器具,都必須美觀,而且要調和。從潔身、正心,至於環境、器具,務必須知品茗有層次,從層次而見其昇華,否則茶功敗矣,遑信茶德。

 

——“‘健康一項,是治茶的大本。茶葉必精選,劣茶不宜用,變質不可飲;不潔的水不可用,水溫要講究,沖和注均須把握時間。治茶當事人,本身必健康,輕如風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權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勞。茶為健康飲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無疑問的。推廣飲茶,應該從家庭式開始,拜茶之賜,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一國健康,見到全體人類健康;茶,就有修、齊、治、平的同等奧義。

 

——“‘養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與茶之性相近,卻因為人類受生活環境所污染,於是性天積垢與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樹生於靈山,得雨露日月光華的灌養,清和之氣代代相傳,譽為塵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尖,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發揮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恆,可以參悟禪理,得天地清和之氣為已用,釋氏所稱彼岸,可求於明窗淨几之一壺中。

 

——“‘明倫是儒家至寶,系中國五千年文化於不墜。茶之功用,是敦睦聳關係的津梁:古有貢茶以事君,君有賜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湯以事父母;夫唱婦隨,時為伉儷飲;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來,以茶聯歡。今舉茶為飲,合乎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友信、朋誼、君敬、臣忠),則茶有全天下義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

 

此外,臺灣的周渝先生近年來也提出正、靜、清、圓四字作為中國茶道精神的代表。各家對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德的歸納,雖然不盡相同,但其主要精神還是接近的,特別是清、靜、和、美等是符合中國茶道的精神和茶藝的特點,和日本茶道和韓國茶禮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據陳香白教授研究,他認為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意味著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著宇宙萬物的有機統一與和諧,並因此產生實現天人合一之後的和諧之美。的內涵非常豐富,作為中國文化意識集中體現了和,一個字不但囊括了所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在所有漢字裡再也找不到一個比更能突出中國茶道內核、涵蓋中國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

 

在中國,是一種很嚴肅的東西,而不是這些生活的枝葉。反觀日本,它從中國拿過去的一些皮毛就堂而皇之地稱之為!中日茶文化的根源都在中國,而其發展之路卻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方向,這其中是有其必然因素的。中國茶文化的主體是人,茶是作為人的客體而存在的,茶是為人而存在的。中國茶文化被稱為美的哲學。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1.中國茶文化美學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奠定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基礎的宗師是大哲學家。

 

2.其理論基礎源於一些哲學命題。

 

3.中國茶文化美學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釋,道,儒三教的哲學理論,並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學家的推動。

 

4.中國茶文化美學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從小茶壺中探求宇宙玄機,從淡淡茶湯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國茶文化美學從哲學的高度,廣泛深刻的影響著茶人,特別是從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像力及人格的形成。

 

總之,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美學理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滋潤著中國茶文化這朵奇葩。在中國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圓通空靈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曠達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日本茶道,強調的是以下三個觀點:和敬清寂被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一提這四個字,人們馬上就會和茶道聯繫起來。茶道思想的主旨為:主體的即主體的絕對否定。而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為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泊出生的四種現象。由這四個抽象的事物又分別產生了日本茶道藝術成千上萬種諸形式。

 

"一期一會"中一期一期一命”“一生”“一輩子的意思。一期一會是說一生只見一次,再不會有第二次的相會,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所應抱的心態。這種觀點來自佛教的無常觀。佛教的無常觀督促茶人們尊重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舉行茶事時要抱有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時至今日,日本茶人仍忠實地遵守著一期一會的信念,十分珍惜每一次茶事,從每一次緊張的茶事中獲得生命的充實感。"獨坐觀念"一語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湯一會集》。獨坐指客人走後,獨自坐在茶室裏,觀念熟思靜思的意思。面對茶釜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日不再重演,心裏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湧起一股充實感,當下此境可稱作主體的無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自下而上的,故而起發展的特點是在廣度上,以求博大,所謂之:茶文化,並與儒家思想結下了不解之緣。把中國茶文化從儒家思想體系中剝離出來研究是不現實的,也正是這一點,因為中國文人的灑脫不羈,中國茶文化,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又由於在中國文中,是一種非常神聖、非常嚴肅的事情。所以中國對於茶,只是籠統的稱之為茶文化茶藝,而不敢奢談茶道。反觀日本,從一開始,茶的傳播就是自上而下的,上層社會將茶上升為一中莫名其妙的宗教,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的某種需求,將茶套入一個神聖的光環中,務精務細,不能不說拘泥於表像而淪落為形式了。在茶道中,人已經淪為茶的奴僕,似乎是有本末倒置。中國人心中對"茶"只是一門藝術,是從屬於人的一種文化現象;而日本,則是神聖、嚴肅的大

 

佛教和茶早在晉代結緣,相傳晉代名僧在江西廬山東林寺以自製的佳茗款待陶淵明話茶吟詩,敍事談經,通宵達旦。佛教和茶結緣對推動飲茶風尚的普及並向高雅境界以至發展到創立茶道。佛教對茶道的滲透,史料中有魏晉南北朝時期丹丘和東晉名憎慧遠嗜茶的記載。可見茶禪一味源遠流長。但形成氣候始啟於中唐。從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濃烈,僧侶敬神、坐禪、念經、會友終日高不開茶。禪茶道體現了良然、樸素、養性、修心、見性的氣氛,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茶禪一味的真諦,禪宗茶道到宋代發展到鼎盛時期,移值到日、韓等國,現在已向西方世界傳播中,對促進各國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中都有對佛教的頌揚及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可以說,中國 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於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並廣為人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 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並發展制茶技術和茶文化。中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嶽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

 

佛門的茶是因活動為茶道的發展,以表現的形式提供了參考。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範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並把四秒鐘的飲茶規範納入了《百丈清規》,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合的標誌。"禪茶一味"的意境要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

 

另外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則、茶夾、茶針。茶道六君子的用法如下:

茶筒:是用來盛放茶葉的。和我們說的茶盒是一個,最為常見的君子之一了。

茶匙就是為了方便衛生的取茶葉的一個小勺子,用來把茶葉從茶荷中撥到泡茶的用具裏(壺或杯子);好象大家不講究時候都是用手抓茶葉的。

茶漏:是放到壺口便於把茶從茶荷中放入壺中;這個基本沒多大用,就和我們倒汽油到車裏需要用個漏斗一樣。

茶則:是用來盛放茶葉,展示給品茶者看的;這個不多說了,就是裝茶葉的同時讓大家欣賞茶葉外觀的器具。

茶夾:是用來夾品茗杯;方便且衛生,因為一般品茗杯需要用開水消毒顯示衛生的,正好用茶夾取出來,衛生也好看。

茶針:是一個細長的針狀物體,當茶壺被茶葉堵塞是用來疏浚壺嘴;方便茶水流出。

 

                        茶 ,

                    香 葉 , 嫩 芽 ,

                慕 詩 客 , 愛 僧 家 ,

            碾 雕 白 玉 , 羅 織 紅 紗 ,

        銚 煎 黃 芯 色 , 盤 轉 鞠 塵 花 ,

    夜 後 邀 陪 明 月 , 晨 前 明 對 朝 霞 ,

洗 盡 古 今 人 不 倦 , 將 知 醉 後 豈 堪 誇!

 

                    唐.元慎-寶塔詩

 

                                                                --黑與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