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4 09:21:49嘉玲姊

牙齒

引言
牙齒比骨頭還硬,是人體最硬的組織。所以我們啃甘蔗、咬又脆又香的花生、咀嚼很有韌劲的肉乾等,這些切、割、撕、磨的動作,牙齒都能勝任。
小孩的乳牙大約二十顆左右,六歲開始換牙。大人約有三十二顆牙齒,稱為恆牙。不論是乳牙或恆牙,都是人體消化系統不可缺少的大將。當人在吃東西,享受食物的美味時,牙齒努力的分工合作,把入口食物的體積由大變小,由粗糙變細軟,這樣才能藉著口腔的吞嚥動作,通過管狀的食道進入胃。
牙齒也是我們人類說話和發聲的重要器官之一。缺牙或牙齒排列不整齊,多少都會影響正確的發音效果。
牙齒的排列是否整齊,不但影響說話,同時也影響外貌。一口潔白整齊的美齒,怎不令人羨慕呢?
牙齒有這麼多的用處,我們應該要愛護和照顧它。如果方法不對或疏於照顧,牙齒可是會對你報復哦!它會痛得讓你白天吃不下食物,半夜發作睡不著覺!別忘了牙齒是有二、三十個成員的大家族,它們若是輪番上陣的痛給你看,你怎麼受得了?所以要很認真的善待牙齒,它們就會很樂意為我們服務一輩子。
內文
嬰孩出生的時候沒有牙,所以只能吸奶和水。半歲左右開始長乳牙,就像種子萌芽般,一顆顆的冒出來。也因此小貝比漸漸可以吃不太硬的食物了。到兩歲時,約二十顆的小乳牙就長齊了。
當小貝比越長越大,身體的每個器官也跟著變大。可是他的乳牙並不會隨著身體長大。為了配合身體的需要,小孩長到約六歲時,新的牙開始漸漸長出來,長到一個程度,新牙把乳牙排擠出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換牙」,此後乳牙開始依依不捨的一顆顆掉落。
乳牙脫落之後,新長出來的第二代牙要陪我們用到死,所以稱為「恒久齒」,簡稱「恆齒」。恆齒約有三十二顆。包括門齒、側門齒上下各有二顆,犬齒上下各有兩顆,小臼齒上下各有四顆,大臼齒上下各有六顆。全都長齊大概要到十二歲左右。但是上下的第三顆大臼齒,要長大成人之後才會長出來,所以又稱為「智齒」。
不論是乳齒或恆齒,依照牙齒的形狀,分成門齒、犬齒和臼齒。牙齒種類不同,用途也大不相同。門齒的功能像菜刀,用來咬和啃食物。犬齒的功能好比鉗子,可以用來撕裂肉。狗和貓科動物的犬齒又長又尖銳,因此犬齒俗稱「虎牙」。人的犬齒已經退化了,所以顯不出它的厲害。臼齒,顧名思義像搗蒜磨米的「石臼」,可以把食物磨得很細小。牛和馬等的草食性動物,牠們的臼齒非常大,這樣才能把粗糙的牧草纖維嚼爛。
牙齒是我們身上最硬的器官,它比骨頭還硬。其實牙齒也是人體骨頭的一種,然而它的構造比身上其他的骨頭複雜且特別。雖然牙齒主要也是由構成骨頭的石灰質所形成,但是它在石灰質的外層有堅硬的象牙質和白色的琺瑯質包住。因此我們可以順利且安全的咀嚼粗糙和硬的食物。
牙齒不只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重要悍將,也是我們出聲和發音不可少的器官之一。小貝比長牙之後,才會開始練習發音說話,小貝比越長越大牙齒也逐漸長全,發音也更清晰和正確。我們中國有一句話:「牙牙學語」,還真是有道理呢!
有些年紀大的老人家牙齒掉了,因為缺了牙齒,講話容易漏風,所以顯出有些口齒不清,若是掉了很多牙,那就更嚴重了。好在可以裝戴假牙來幫助解決咀嚼和說話的問題。
牙齒因為有很多個,而且每個牙都有它自己固定的位置。因此只要有一顆牙站不正且占據別人的地盤,其它相近的牙都會被牽連。如果乳牙太早脫落,新的恆齒還沒長出來,旁邊先長出來的恆齒就會傾斜和移動過來。相反的,乳牙如果太晚脫落,會使該長出來的恆牙沒有自己的位子,只好或左、或右的斜著亂長了。牙齒的生長和排列還要受周圍的鄰居譬如嘴巴、下巴、鼻子、顴骨等影響。所以牙齒生長和排列未必個個盡如人意的整齊美觀。當然牙齒的生長和排列,也和每個人的遺傳與咀嚼等的生活習慣有關。例如吸手指、啃指甲、咬筆桿會使上門齒突出;咬下唇會使上、下門牙不能咬緊;咬舌頭會使上、下牙齒突出;用口呼吸會使上下顎顯得又高又窄,因此牙齒不能排列整齊;睡眠姿勢不良也會影響牙齒發育。
牙齒是我們與人談話時,很容意被注意到的「外觀」之一。所以它的清潔和整齊不僅關係消化、發聲等生理的功能,它也有助於健全心理的功能。所以我們要很認真的保護和善待牙齒,除了要做好個人的清潔衛生之外,還要定期去看牙醫,及早發現並處理問題。你愛護牙齒,它也會忠心的為你服務到死,不會發脾氣用「牙痛」來折磨你,或者乾脆與你一刀兩斷,索性半途棄你而去了哦!

專題一 什麼是蛀牙?為什麼會牙痛?
口腔裡的細菌,很容易和含糖份多的食物,或殘留在牙齒上的食物起化學作用,變成乳酸,侵蝕牙齒。如果不及時防止,日子久了,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就會漸漸的破壞,於是變成蛀牙。
蛀牙之後,細菌很輕易進入牙齒的內層,把牙齒蛀個洞。若是牙齒有洞,沒有迅速看牙醫填補牙洞,食物很容易塞在洞裡,因而引起細菌大量繁殖,蛀牙的洞也逐漸變得又大又深。當蛀牙深入齒髓傷害到神經,就會引起牙痛。
為了預防蛀牙,我們吃完東西十分鐘以內,一定要立刻漱口或刷牙,洗去口腔裡的食物殘渣。因為食物留在牙縫十分鐘以後,就成為細菌孳生的最佳溫床了。

專題二 怎麼樣維護牙齒的健康呢?
維護牙齒健康的方法有很多方面。最重要是在睡覺前、飯後以及吃完東西之後,要記得刷牙或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飲食方面要均衡,牙齒才會有足夠的營養,但是甜食不可吃太多,以預防蛀牙。也不要吃太硬的食物,更不能把牙齒當成工具,啃斷或咬開物品,以免傷害牙齒。吃東西要細嚼慢嚥,才能發揮牙齒咀嚼的功能。
至少每半年要定期看牙醫。若是牙齒有任何疼痛或不舒服時,要立刻看醫生。

專提三 要怎麼刷牙才正確呢?
刷牙的工具包括牙膏、牙刷、漱口杯和清潔的水。牙膏不要用有刺激味道的。牙刷和漱口杯要用自己的,千萬不要與人共用。牙刷的刷毛要柔軟有彈性,不可太硬,以免傷到牙齒和牙齦。牙刷頭也不必太長,以四個門牙的長度為宜。牙刷用久了,刷毛會失去彈力,因此約三個月要換新牙刷。
刷牙時擠約一公分長的牙膏就夠了,然後把牙刷放在牙齒上保持45度左右,輕輕的以畫小圈圈的方式刷。上排的牙齒由上往下刷,下排的牙齒由下往上刷,靠裡面的牙齒由內往外刷。大、小臼齒上面的窩溝和牙齒側面的牙縫,是最容易塞食物的地方,也是刷牙常會忽略之處,可要記得它們的存在哦!

專題三 牙線是做什麼用的?
食物的殘渣常會塞在牙縫間,即使用牙刷也不易清理。因此有人用牙籤挑或剔出,但是牙籤用力過猛,會傷到牙齦,此時最好使用牙線。
牙線是由許多比頭髮細很多倍的小尼龍線組成,當它穿過牙縫的時候,小尼龍線會散開來變扁平狀,所以用牙線上下輕輕移動的方式,清潔牙縫不會傷到牙齒和牙齦。
使用牙線的方法很簡單,但是要正確。
1. 取約30公分長的牙線,用兩手的中指捲住線的兩端,中間留下約三至四公分長的牙線。
2. 用食指和大拇指把牙線拉緊。
3. 清潔上牙縫時,以大拇指引導牙線從下往上進入牙縫。然後把牙線放在牙齦上,上下移動牙線來清潔牙齒的側面。
4. 清潔下牙縫時,以食指引導牙線從上往下進入牙縫。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清潔下牙的側面。
5. 牙線用到起毛或變髒時,就要換一段新牙線來使用。
6. 後面的牙齒尤其是臼齒,可以用牙線棒來清潔牙齒的側面。
然而要提醒大家一件事:不論是用牙籤、牙線或牙線棒清潔牙齒,都要注意禮節,以免令人有惡心的感覺。

專題四 牙齒排列不整齊,有方法「整修」嗎?
牙齒排列不整齊,如果不影響咀嚼食物、說話、咬合或外觀的話,並不是問題。因為世界上不容意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事,牙齒當然也不例外。但是牙齒排列嚴重不整齊時不只影響外觀,也會引起牙病。因此有必要找有經驗的牙醫師,幫助你矯正牙齒的排列。〈吳嘉玲──地球公民月刊──汎亞文化公司出版〉




上一篇:小口與大嘴

下一篇:男女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