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11 15:18:29傑夫叔叔

用力工作十五年?!

剛巧看到這篇上星期寄來的電子報。
這是上期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
再加上老同學昨天來的一通電話,讓我不禁開始想這件事了。

大意是這樣的,年輕時開始用力工作十五年,想辦法在四十五歲時退休擺脫工作,開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先說說我的同學吧。
二年前,他本來在一家金融機構上班,應該是還算蠻穩定的吧。但是因為親戚的關係到了一家當時人人稱羡的生技公司上班。好一陣子沒連絡,昨天突然來了個電話,談到了現在的問題。
孩子才出生了幾個月,壓力漸漸上身,也讓他開始思考起是不是要繼續在這個新興產業工作。公司頂著光環成立,經過了二年,也不算有什麼起色,畢竟是新東西,要推廣想必是不容易的,聽來也是吃足了苦頭。

再回頭看商周的報導,看了看,大概的模式就是:某一個人,沒日沒夜的工作,累積出了一般人難以得到的驚人財富。某一天,突然就覺得(無論是自願或是被強迫,例如:生病),是不是還要這樣拖著一身病繼續過下去?當然,就這樣的題目,自然報導的是這些人選擇了離開,不再過這樣的生活。

只是,故事還繼續在發展,有人又回到職場,有人選擇閒雲野鶴,沒有結尾,而且我想也不會有結尾。

我想這是個人選擇的問題吧!
在我過去幾年的日子裡,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工作,就是唸書。想不出我有什麼這二件事之外的生活。
過去幾年,我在媒體工作,或許由於業界習慣吧。幾乎可說沒有什麼固定的工作時間,通常的模式是提著便當進公司,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回到家。有時到截稿時間,會有那種清晨吃了早餐再回家睡覺,也會有那種天未亮就出門工作盯廠的情形。連我在家裡附近停車場的管理員們都好奇,我到底是做什麼工作。不僅是每天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連每周的工作時間也散了,是以月為單位來看的。月初清閒,幾天不進辦公室,我想也不會有什麼事。月底事情多,回家不過是洗澡睡覺。就這樣亂七八糟的過了五年的時間。
唸書呢,其實也是利用這工作的特性,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找空擋唸點書,拿個基本學位。
現在呢~~
在去年換了個工作,到一家新公司,規模很大的新公司工作。凡事有制度,沒制度的就想辦法定出來,雖說也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下班時間到,大致上來說,也是各自下班。對我來說,這真是個全新的經驗。
首先,雖然每天早上8:30~9:00就上班,但是當我在下午六、七點下班的時候,就神奇的覺得,才六、七點。也不必太晚,十一、二點睡的話,也還有五六個小時可過。週末更誇張,整整二天。突然覺得怎麼好像多出好多自己的時間出來。而這些時間,我不必像以前一樣一直掛念著,某某稿子還沒交,某某東西才測試了一點點。隨著愈來愈習慣這樣的生活,登山、攀岩、打球、游泳、自行車……,一樣一樣的活動又開始冒出來,週末幾乎不在家。也有愈來愈多的時間可以看看小說、看看報紙、甚至是八卦雜誌。

讓我覺得似乎有了生活。

二相對照之下,現在的工作也還算是個穩定成長的工作環境,雖然我並沒有長時間的投入在工作。”或許”十五年後,我沒辦法換得像周刊裡訪問人物那種驚人財富,可以提早退休,不必為工作而煩。

但想到我這一年來所得到的「生活」,自己不禁也會微笑起來。或許在他們四十五歲退休時,有用不完的財富。但我想,我在這個體力還不錯的年紀時,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這些活動,我想如果我在四十五歲像他們那樣退休時,我是玩不動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