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6 23:45:06JPC

澳門人能被『串』得起嗎﹖


撰文:麥翠儀

近日有一則電郵名為『港台DJ勁串澳門』在網上廣泛流傳,這則電郵內容為討論於去年十二月在香港電台播出的節目『思潮作動』中,香港主持及嘉賓的態度被指有不尊重澳門人。當集節目的主題為『超男女關係---澳門人的思維』,除了主持人外,還邀請到一位於澳門大專任教的香港老師,這位老師特別之處在於她將會在澳門定居,成為一位非永久性的澳門居民。節目中他們對於澳門的環境、大學生的學習態度、澳門的社會狀況以及澳門人的性傾向態度作討論。

細閱電郵,發現其不滿的內容包括:『主持人無知及沒有禮貌』以及他們只是討論自己假定的問題,而電郵中亦舉了約干的例子作說明。電郵中亦有提供將節目的網上版的連線,使得能重溫節目的內容,以證明電郵中的論點。筆者聽畢節目之後發現,如果該節目的目的是要分享一位在澳門居住的香港人對於澳門各方面的看法而言,筆者認為這是他們的個人意見,並不完全代表著澳門的全部,他們只是把自己所認知下的澳門作討論,同時也難免會將澳門及香港作比較。我們必須明白一點就是,節目中的內容有否貶低澳門人是要根據聽眾對於澳門的了解及認知程度而定的,例如當嘉賓提到澳門的大學生較為純樸、視野較窄、只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事、欠缺主動爭取的意志等,作為一名大學生,撫心自問,這未嘗也不是一個『一語道破』的描述。而對於澳門大專學府的制度方面,作為受害者的嘉賓,她的闡述反看到一針見血的申訴。

有時候,我們在聆聽別人的話語時,我們會自動開啟『選擇性收聽』的系統,而往往只專注於別人的說話中符合或不符合個人意向的內容,甚至在解讀的過程中偏重於情緒的字眼,而忽略了對整體說話內容的前文後理的推敲,這樣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另外,我們大部份人總會以自己所堅守的信念來解釋一切的事情,並將所發生的事情對號入座,以便將一切合理化,就是次小風波看來,是否解讀者早已認定香港人對澳門有預存立場﹖還是其實我們不甘心被看穿而在無病呻吟﹖究竟是他們惡意中傷還是只是他們表達的形式不同而已﹖如果我們為這些的評論氣憤,那不就是自動形成了澳門人的思維嗎﹖反而,只要我們保持開放的態度去面對外間的意見,得到進步的還是我們這些『澳門人』。


『港台DJ勁串澳門』的電郵:http://winsonc.ifastnet.com/blog/
香港電台節目重溫: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2/89/20061208.html

上一篇:政府的透明度

下一篇:傳說中的澳門人

麥翠儀 2007-04-28 16:07:19

To:aLLy
對,但可恨的是:有時候,作為澳門人,我們也不清楚自己需要些什麼le~~

麥翠儀 2007-04-28 16:03:42

TO:Kitty
我覺得要進步,就要坦白面對自己~~

麥翠儀 2007-04-28 16:03:25

TO:Kitty
我覺得要進步,就要坦白面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