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5 20:50:39引馨
英雄教育
人生有一連串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放棄,但時代的洪流逼得我們別無選擇!
從小對德國人的印象,就是尖挺的鼻子、面無表情的撲克臉,「希特勒」幾乎成為德國的代名詞,而那畫歪的「卍」字也成為恐怖的符碼。今年適逢二次大戰60週年,相較於日本人表面公式化的道歉,德國人似乎顯得較真誠的反省!去年到德國旅行半個月,感受到的德國人是有距離的溫和,沉靜且低調的氣氛彌漫在南德天空。據領隊說在歐洲的大小會議場合,德國代表一定先為祖國在二次大戰所犯的罪行道歉,儘管經過了60年,德國百姓仍默默承受歐洲其他民族對他們刻板印象的眼光,德國人是否記取教訓?也許答案可以從《英雄教育》(NAPOLA)這部電影領略一二。
《英雄教育》的原片名(NAPOLA),指的就是當年希特勒所創立的一所軍事寄宿學校--納波拉(NAPOLA)軍事學校。它分散於德國各地,專門召募18歲以下優秀純良的日耳曼年輕人,以傳統普魯士士兵的軍訓課程,為希特勒的「納粹帝國」挑選並培養未來的接班領導人,也是未來征服全世界的先鋒。因此,「納波拉軍校」的學籍在當時甚至被視為躋身納粹最高統治階級行列的敲門磚,進入這所學校前還得要核對每個學員毛髮和瞳孔的顏色,以力求找出最正統的日耳曼血統!
從小對德國人的印象,就是尖挺的鼻子、面無表情的撲克臉,「希特勒」幾乎成為德國的代名詞,而那畫歪的「卍」字也成為恐怖的符碼。今年適逢二次大戰60週年,相較於日本人表面公式化的道歉,德國人似乎顯得較真誠的反省!去年到德國旅行半個月,感受到的德國人是有距離的溫和,沉靜且低調的氣氛彌漫在南德天空。據領隊說在歐洲的大小會議場合,德國代表一定先為祖國在二次大戰所犯的罪行道歉,儘管經過了60年,德國百姓仍默默承受歐洲其他民族對他們刻板印象的眼光,德國人是否記取教訓?也許答案可以從《英雄教育》(NAPOLA)這部電影領略一二。
《英雄教育》的原片名(NAPOLA),指的就是當年希特勒所創立的一所軍事寄宿學校--納波拉(NAPOLA)軍事學校。它分散於德國各地,專門召募18歲以下優秀純良的日耳曼年輕人,以傳統普魯士士兵的軍訓課程,為希特勒的「納粹帝國」挑選並培養未來的接班領導人,也是未來征服全世界的先鋒。因此,「納波拉軍校」的學籍在當時甚至被視為躋身納粹最高統治階級行列的敲門磚,進入這所學校前還得要核對每個學員毛髮和瞳孔的顏色,以力求找出最正統的日耳曼血統!
今年四月19日新教宗「本篤十六世」上任時,就曾傳言他在少年時期加入過納粹的希特勒青年團─ 也就是所謂的「NAPOLA」,因而備受質疑。「NAPOLA」不但是德國籍主教「本篤十六世」一段成謎的過去,也是德國歷史上永難抹滅的記憶。所以,在《英雄教育》這部電影裡,導演甘賽爾除了描述當時德國年輕人是怎樣在納粹蓋世太保的迫害下,還如此死心臣服和效忠於希特勒,就算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的情形,同時也揭露了這所納粹精英學校裡,表面名為訓練菁英、教育英雄,骨子裡實為魔鬼訓練及恐怖制度的真相。
電影的背景就是在1942年希特勒政權最鼎盛時期的德國,故事描述成長於工人家庭的17歲的青年菲德烈,平常靠著四處打工來貼補家用,但他對拳擊卻有著極高的興趣和天份。他的特殊天份受到了「納波拉(NAPOLA)軍事學校」的注意,因此校方破例邀他進入這個專門培訓將門虎子的學校。菲德烈知道這將是改變他人生的大好機會,然而他的父親卻強力反對。他只好趁夜離家,直奔位在山谷裡的城堡--「納波拉軍校」。雖然菲德烈對嚴苛的軍事教育訓練顯得懵懂,但他卻積極投入每場極為震撼且激烈的競爭,也在這裡與高官之子艾柏特之間的展開一段跨越階級藩籬的友誼。然而這一切卻都在一場對戰俘的野蠻殺戮上瞬間轉變,最後隨著好友艾柏特為抗議慘無人道的訓練不惜做出死諫,劃下了令人惋惜的句點。
《英雄教育》(NAPOLA)是30歲的德國青年導演丹尼斯甘賽爾 (Dennis Gansel)的第二部電影,而他的祖父就是從「納波拉軍校」畢業,也曾經效命於希特勒。從小甘賽爾就常聽祖父年輕時在這所軍校裡所遭遇的事情,便一直夢想著揭開這所軍校的神秘面紗,這也成為他拍攝《英雄教育》的最大動力。這部電影之所以在德國造成了轟動,並被譽為是德國「終戰三部曲」之首,就是因為它在整個納粹的歷史推進上,正好落在最前端的重要部份。它與《帝國毀滅》(Downfall)、《蘇菲的最後日子》(Sophie Scholl:The Final Days )被德國並列為「二次大戰60週年」的「終戰三部曲」,這三部電影不僅在德國各界引起了廣大的迴響,更在國際影壇間掀起一波波討論熱潮,並獲得不少影展大獎的肯定。此外兩個二十出頭的男主角馬可斯尼麥特(Max Riemelt)和湯姆希林(Tom Schilling),也因演出此片而爆紅於德國,目前更是在歐洲其他地區走紅。
《英雄教育》(NAPOLA)這部電影不僅讓你看到英雄是如何被塑造出來,更傳達出年輕一代的德國人對二次大戰期間這段歷史的看法與反思。當年希特勒以「金字塔理論」(下層為第三世界及亞洲國家、中層為歐洲各國和美國、最上層居領導地位的即為德國)為糖衣,帶動了當時德國人對他的崇拜與效忠,他成功地將「征服全世界」的理念,透過標誌、口號、旗幟等各種管道成功地傳達給當時德國年輕人,並蔚為一股風潮。如今一甲子過去了,二次戰後在德國境內所有的「NAPOLA」早已被摧毀殆盡(電影中的場景是在捷克布拉格近郊的城堡拍攝),一代梟雄的壯志如今只剩凋零的回憶與後人的省思。在這場瘋狂的世界大戰,沒有人是贏家,也沒有誰是真正的英雄,但無知的跟隨者與百姓永遠是最大的輸家!當片尾的字幕打上:大戰期間,這群納波拉軍校的學生在軍備短缺的情況下仍被送往前線作戰…..。我暗自為主角被軍校掃地出門的窘境感到慶幸!
《英雄教育》(NAPOLA)這部電影不僅讓你看到英雄是如何被塑造出來,更傳達出年輕一代的德國人對二次大戰期間這段歷史的看法與反思。當年希特勒以「金字塔理論」(下層為第三世界及亞洲國家、中層為歐洲各國和美國、最上層居領導地位的即為德國)為糖衣,帶動了當時德國人對他的崇拜與效忠,他成功地將「征服全世界」的理念,透過標誌、口號、旗幟等各種管道成功地傳達給當時德國年輕人,並蔚為一股風潮。如今一甲子過去了,二次戰後在德國境內所有的「NAPOLA」早已被摧毀殆盡(電影中的場景是在捷克布拉格近郊的城堡拍攝),一代梟雄的壯志如今只剩凋零的回憶與後人的省思。在這場瘋狂的世界大戰,沒有人是贏家,也沒有誰是真正的英雄,但無知的跟隨者與百姓永遠是最大的輸家!當片尾的字幕打上:大戰期間,這群納波拉軍校的學生在軍備短缺的情況下仍被送往前線作戰…..。我暗自為主角被軍校掃地出門的窘境感到慶幸!
上一篇:只在這裡盛開的花朵
下一篇:anego,要幸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