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9 11:44:55Column

旺報社評-理性政治才是民主鞏固的必由之路

  • 2010-10-29 旺報 【本報訊】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中時電子報」專訪時表示:台灣偶像型政治人物的階段應該要慢慢過去,她並不希望自己成為偶像。蔡英文簡單的一句話,確實說出了台灣政治人物的特質與困境,在媒體鎂光燈強烈的照射下,台灣重要的政治人物很少不成為「偶像」。然而成也媒體,敗也媒體,許多政治人物被媒體「偶像化」以後,問政很少能回歸理性政治,即使被認為走理性路線的蔡英文,恐怕也很難超越這項困境。

     媒體會變成讓台灣政治無法走上理性之路的根源,跟媒體被意識型態化有關,為了搶奪有限的政治觀眾市場,媒體不僅成為意識型態的戰場,也把政治人物當成商品化販賣,這是政治人物會變成偶像之因。

     當媒體變成意識型態的戰場以後,台灣媒體又演變成台灣社會最強大的「意見領袖」,為了吸引閱聽人,媒體對新聞的反應,又出現「新聞標題化」的現象,其結果是閱聽人所接觸的新聞,都只是一則則被截斷的標題,政治人物為了配合「新聞標題化」,只好不斷的以「情緒化語言」和「標籤化語句」來呈現自己的政治理念,這個結果,當然會讓閱聽大眾跟著政治人物的情緒躍動,還會以標籤化的思考來審視政治人物的施政。

     例如,東京影展大陸代表團團長江平對台不遜的一句話,媒體把它情緒化指涉成「大陸對台政策倒退20年」,馬政府受到這股情緒的感染,也不斷使用強硬的語言指責這個事件;同樣的,馬英九走上兩岸和平共榮的路線,卻一直被民進黨標籤化成「親中、賣台」路線,這種情緒化與標籤化標題與語言的運用,不只加深民眾對兩岸發展的疑慮,也無法讓民眾理性判斷政治人物的政治理念。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在政治人物不斷以情緒化與標籤化的語言,激起閱聽大眾對政治的認知以後,閱聽大眾習慣於接觸這類政治語言,政治人物只好繼續以更「重鹹」的語言再來挑動閱聽大眾的胃口,反而理性問政的政治人物便容易被媒體邊緣化,台灣政治無法走上理性之路,也就不奇怪了。

     這種現象當然也發生在蔡英文的身上,就以一直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十年政綱」來說,從上半年大張旗鼓的邀請綠營學者、卸任政務官舉辦座談,到現在一直還只聞樓梯響,綠營人士都知道,問題不是卡在蔡英文身上,而是卡在綠營群眾被媒體不理性的「綁架」,使得「十年政綱」中想要讓大陸政策走向理性化的論述,卻擔心招來綠營群眾的反彈,讓蔡英文理想中的「十年政綱」,還是只能放在「空中樓閣」裡。

     就因連想要尋求理性之路的蔡英文,都無法超越被媒體「綁架」的不理性政治,也難怪蔡英文要感嘆的說,政治人物也不是她一開始對自己的期望,她還不經意的說出:「也許明天我就不是政治人物了」,這不僅是無奈,也對台灣意識型態化社會的一種感慨。

     當然,台灣社會被意識型態化,還不只呈現在蔡英文遲遲無法見公婆的「十年政綱」,上周在蘇花公路發生不幸的陸客團,在媒體兩極化的報導與評論這些不幸事件之後,確實引起台灣民眾的「同悲」,但不久傳來的東京影展事件,又讓台灣民眾產生「共憤」,這種同一時間對大陸印象的「同悲」與「共憤」,或者說是「悲憤交集」,台灣民眾又如何能夠理性的看待兩岸關係,處在這種氛圍中,政治人物當然也很難跳出這種「悲憤交集」的情緒中。

     所以,不理性的媒體,很難產生理性的政治,一個被媒體情緒化與標籤化的社會,雖然是媒體不正常競爭的緣故,但政治人物「與媒體共舞」,喜歡釋放出一些不理性的語言來煽動閱聽大眾的情緒,使得台灣政治更難回歸理性之路。

     面對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台灣的媒體需要改造,台灣的政治人物更需要改造,而蔡英文不希望成為偶像的談話,應該是雙向改造最佳的起點。畢竟,民主不需要英雄,尋常政治人物的理性問政,以及更多可以理性看待理性政治的民眾,才是台灣真正走向民主鞏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