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3 06:39:35ufivnpd12n

搶便宜-CP值爆表台灣新文學史(下)



最近常去逛的店歇業了,之後就好少到那邊晃啦,

可是朋友一直問我台灣新文學史(下) 那裡買比較便宜!

上網幫他查了台灣新文學史(下) 相關的評價,推薦,開箱文,價格,報價,比較,規格,推薦那!

經過多方比較後,發現台灣新文學史(下) 居然曾造成搶購熱潮,

價格也很實在,重點是買的安心,到貨的速度還滿快的,

不用出門送到家。還有超級大重點,比超商便宜!!

一拿到之後為之驚艷,台灣新文學史(下) CP值超高!。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台灣新文學史(下)》

    《台灣新文學史》,謹向所有台灣作家致敬!

    近50萬字,撰寫時間長達12年,幾度修訂
    完整、詳細的作家、作品述評
    後殖民理論的文學觀點、論述及視野
    《台灣新文學史》,全世界台灣讀者必讀!!

    政大講座教授陳芳明重量級著作
    《台灣新文學史》,華人世界驚嘆


    陳芳明教授自1999年首度發表台灣文學史論以來,
    歷時12載,鉅著《台灣新文學史》終告成書;
    起自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終於21世紀首個10年的群聲並起,
    是目光深沉的百年回眸,也是給未來世代的期許之書。
    上一輪的文學盛世,奼紫嫣紅,繁花爭豔,都容納在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
    下個世紀的豐收盛況,必將醞釀更開闊高遠的史觀,為未來的世代留下見證。
    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為精采的台灣文學與台灣歷史做出最佳註記。

    《台灣新文學史》共分二十四章,本書(下冊)從第十六章為始,至台灣新文學史大事年表為止。陳芳明以獨到觀點評論日據時代以來台灣社會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文學發展,包括重要作家、文學作品、文學雜誌、文學社團、文學思潮演變、文學論戰、文壇大事等。本書同時附錄台灣文學史大事年表,扼要記載台灣文學發展面貌。

    《台灣新文學史》把台灣新文學的開展過程,劃分成殖民、再殖民、後殖民三階段,一步一步探索台灣作家的文學想像是如何從封閉走向開放,顯現台灣文學所展現出來的深度與高度。從流離文學到在地文學,從階級議題到性別議題,從漢人書寫到原住民書寫;從本島到離島的作家,以豐富的藝術技巧向世人展現美麗的文學台灣。左翼文學、皇民文學、反共文學、鄉土文學、現代主義、眷村文學、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學、同志文學、馬華文學、留學生文學……均一一羅列在內。

    《台灣新文學史》的出版,堪稱近年來台灣文壇及社會的重要大事。

















    • 作者介紹





      陳芳明

      從事歷史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陳芳明,1947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他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受委籌備、成立該校台灣文學研究所。目前獲聘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以顯其治學和教學上的卓越成就。

      陳芳明創作逾三十載,其編著的作品影響深遠,例如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等;其政論集《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見證了台灣社會的歷史變遷,而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在在呈現了高度文學造詣。

      在文學創作之餘,陳芳明的詩評集《詩和現實》等二冊,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以及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台灣文學批評建立新的研究典範。

      2011年,陳芳明終於完成歷時十二載的《台灣新文學史》,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打開新的台灣文學閱讀視野。

















    台灣新文學史(下)-目錄導覽說明



    • 下冊

      第十六章現代詩藝的追求與成熟
      詩的高速現代
      現代詩的抒情傳統

      第十七章台灣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
      台灣女性詩學的營造
      台灣女性散文書寫的開創
      台灣女性散文的現代主義轉折

      第十八章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
      《台灣文藝》:日據時代與戰後世代的傳承
      鍾肇政:台灣歷史小說的創建與擘畫
      葉石濤:本土文學理論的建構
      《笠》詩社的集結:從現代主義到寫實主義
      挖掘政治潛意識

      第十九章鄉土文學運動中的論戰與批判
      鄉土文學之匯流成為運動
      新世代詩社與新詩論戰
      新詩論戰的延續:《秋葉》與《家變》受到批判
      蘋果與玫瑰:帝國主義的批判
      季季的意義:鄉土與現代的結合
      一九七○年代台灣小說的前行代

      第二十章一九七○年代台灣文學的延伸與轉化
      宋澤萊小說藝術的成就
      戰後世代本地作家的本土書寫
      鄉土文學運動中的詩與散文
      七○年代朱西甯、胡蘭成與三三集刊

      第二十一章一九八○年代台灣邊緣聲音的崛起
      台灣文學正名論的展開
      一九八三:性別議題正式登場的一年
      台灣同志文學版圖的擴張
      台灣政治小說崛起的意義
      原住民意識的覺醒及其文學
      散文創作與自然書寫的藝術

      第二十二章眾神喧嘩:台灣文學的多重奏
      一九八○年代後現代詩的豐收
      後現代小說的浮出地表
      一九八○年代回歸台灣的海外文學
      馬華文學的中國性與台灣性

      第二十三章台灣女性文學的意義
      施叔青小說的歷史巨構
      台灣女性小說的崛起及其特色
      一九八○年代女性詩的特質
      從漂泊旅行到自我定位的台灣女性散文

      第二十四章下一輪台灣文學的盛世備忘錄
      齊邦媛與王德威的文學工程
      一九九○年代至新世紀的文學造詣
      迎接新世紀的文學盛世

      台灣新文學史大事年表

















    序言
    新台灣?新文學?新歷史/陳芳明


    如果有一個書寫工程可以苦惱十年以上,可以使一位投入者從盛年走到黃昏歲月,而又終於沒有放棄,那一定是刻骨銘心的生命書。站在時間的盡頭這邊,回望最初落筆的第一章,已經無法推測當年的心情。能夠堅持走到這麼遠,魂魄深處其實已經落下許多歷史痕跡。中間經歷的驚濤駭浪,曾經動搖最初的信心。生命中,來自政治現實的打擊,兩度粉碎了對文學的嚮往。第一次是在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發生,使年少的自由主義者陷入理想崩潰的狀態。第二次是在二○○六年,綠色當權者爆發貪腐事件,使長年的民主追求者癱瘓在無邊的失落。一息尚存之際,在寂寥的、不為人知的角落暗自舔舐傷口。在最痛苦的時候,歷史書寫反而成為一種心理治療。整個療程很慢,很冗長,很枯燥,卻容許一個脆弱的魂魄慢慢從黑暗深淵攀爬出來。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確實是龐大的挑戰。所謂新,指的是現代的到來。島上住民開始迎接現代文化的降臨,完全不是出自主觀願望,而是因為淪為日本殖民地而被迫接受。因此,「現代」一詞所具備的意義,比起西方現代的崛起還要複雜。如果是從社會內部緩慢改造,配合政治經濟的相應變革,而且是以漸進的速度慢慢前進,則現代化所帶來的文化衝突,就不可能那麼劇烈。台灣的現代化卻是在殖民權力的裹脅之下,以最迅速的節奏在一夜之間席捲小小的海島。新文學的誕生,正是台灣第一代知識分子所推展的啟蒙運動之一環。透過文學形式的表現,一方面揭露殖民地統治的本質,一方面介紹世界最新的文化趨勢。因此,從一九二○年代發軔的台灣新文學運動,先天就帶有強烈的抵抗與批判,而且也與生俱來就是要追求自主與開放。這本文學史寫得如此艱難,就在於它不能擺脫政治社會發展的羈絆,而只是專注於美學的挖掘與探索。早期的文學作品,文化意義往往超越藝術精神。具體而言,作家在遣詞用字之際,不能只是單純表現他們的感情,而必須同時表達思想上的困頓與政治上的挫折。

    十二年前開筆時就已經意識到,這本文學史需要兼顧藝術的演變與政治的流變。這種雙軌思考,為的是要更貼近殖民地文學的本質。畢竟,在帝國主義的控制下,文學已不純然是文字技巧的演出,其中還注入精神的凌遲與折磨。從一九二○年代的思想啟蒙,歷經三○年代寫實主義的抬頭,以至四○年代前半葉的戰爭時期,非常鮮明顯示,台灣作家未嘗須臾偏離權力的支配與宰制。在撰寫過程中,整個心靈可以感受台灣先人在飄盪時期所產生的悸動。從第一章寫到第八章,大約耗費兩年的時間。然而,完稿時卻赫然警覺,許多新的史料紛紛出土。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文學史料開始大量整理,無數台灣作家全集不斷推陳出新。包括賴和全集、楊逵全集、張文環全集、龍瑛宗全集,都是在文學史定稿之後才付梓出版。下筆太早,出版太晚,便暴露這本文學史的缺陷;然而感到欣慰的是,台灣文學研究已不再是受到邊緣化的學問。對於任何一位作家的討論,不可能只是關在平靜的校園裡進行。細讀前人的作品時,即使是一篇小說或一首詩,都可發現作家的內在靈魂,不時與外在現實進行無盡止的對話。確切而言,台灣文學是最靠近台灣社會的一門知識。

    從第九章寫到第十八章,又艱苦跋涉了兩年,亦即橫跨蒼白的戰後初期,到一九六○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巍然崛起。這是截然不同的文學風景,在殖民地時期,台灣作家書寫時,混融地使用日語、台語、白話文,卻備極艱辛地營造出規模有限的作品;而那段時期藝術成就最高的文學,竟然是使用日語來完成。戰爭結束後,國語政策的強勢推展,使日據時代的作家不得不停筆或封筆。五四文學的白話文傳統,開始傳播到台灣。然而,在嚴苛的反共年代,台灣文學竟發生雙重斷層;一是與殖民地文學切斷聯繫,一是與三○年代中國左翼文學完全割裂,使批判精神與抵抗文化不免受到重挫。在威權時代,凡是不符合政治要求的文學,都被劃入禁林之列。不過,戰後台灣作家還是以迂迴的方式,繞過思想檢查而開始構築精緻的藝術心靈,那就是現代主義時期的到來。一場壯觀的美學運動於焉展開,那幾乎是等同於另一次的文學革命。作家的創作技巧,不僅進入深層的心靈世界漫遊,而且也挖出前所未有的感覺與想像。文字的提煉與濃縮,使漢文傳統的藝術之美臻於高峰。無論從詩、散文或小說來看,綿密的節奏,細膩的情緒,幽微的暗示,使作家的審美追求推到最遠的邊境。這段時期不僅改寫白話文「我手寫我口」的脾性,也使生活語言昇華成為優雅絕美的文字表演。

    然而文學史書寫的進程,並沒有如預想那樣順利。二○○六年,貪腐事件浮上檯面,對於曾經涉入政治運動的理想主義者,可以說遭逢前所未有的打擊。本土的回歸,曾經是海外遊子的終極願望;民主的實現,也曾經是一個世代知識分子的崇高夢想。在赤裸裸的政治場域,竟然見證當權者高舉本土的旗幟,而戴上民主的假面,毫無節制地讓自私的欲望氾濫。事件驟然爆發,使長達三十年的生命追求立刻回到原始狀態。整個戰後世代所押注的夢,最後證明是一場空幻。如果一切必須從頭再來,不免開始追問:文學是什麼?藝術是什麼?歷史又是什麼?一個時代的最佳心靈,往往需要經過好幾個世代的奉獻與累積。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卻抵不住一隻貪婪的手。回望未完成的文學史手稿,所有的希望都搖身變成虛妄。現實社會的崇高價值,若是無法定義,又如何去界定歷史上的藝術成就?那已經不是「挫折」一詞可以概括。歷史上流浪的台灣,在那撩亂的時期,終於還是沒有找到回歸的道路。

    所謂本土,不應該是指島上的單一族群;所謂民主,也不應該是特權的代名詞。從文學史的觀點來看,本土化與民主化,無疑是可以互相代換的同等價值。自現代主義勃興以降,台灣文學發展能夠出現盛況,其實是匯入不同族群、不同性別、不同價值的書寫方式。台灣文學能成其大,正是在於不擇細壤,也不擇細流;它容許差異,也容許多元,因此本土文學就是民主精神的最高表現。權力往往只是興衰與更替,藝術則是繼承與累積。在本土一詞誕生之前,台灣文學的成就早已存在;不能因為信仰本土的意識形態,就必須扭曲變造過往的藝術成就。或者把前人的努力,都悉數收編到短暫的權力。文學可以包容政治,如今卻發現政治在窄化文學。如果容許這種粗暴態度,等於是把歷史上的文學記憶全然擦拭淨盡。

    在文學盛放的地方,正是受傷心靈獲得治療之處。台灣島上所有的文學成就,不可為一時的政治信仰服務,更不可淪為一個庸俗當權者的工具。對狹隘本土回敬的最佳方式,便是重新挺起史筆,以漂亮的文學反擊污穢的政治。這本文學史重新開筆,是在二○○八年之後。再次以文學的力量撐起意志,艱苦地走出生命中最黯淡的階段。台灣文學在戰後最精采的階段,莫過於現代與鄉土之間的拉扯。它意味著歷史轉型與社會轉型,究竟是開門接受外來的影響,還是關起門來進行自我營造?這個問題無疑是戰後台灣作家的最大考驗。重新面對這段歷史之際,在內心確實湧起掙扎的感情。作為一個本土派論者,畢竟還有一些意識形態的幽靈在作祟。非得讓本土成為一種歷史的雄辯不可,也非得讓台灣成為鮮明的文學意象不可。那種執念,使得手上的筆躊躇不前。

    反覆求索之餘,頓然有了深刻的覺悟。本土不應該是神聖的人格,也不應該是崇高的信仰。它其實是一個開放的觀念,所有在歷史之河漂流的族群,所有在現實之鏡映照出的移民,選擇在海島停泊時,他們的情感與美學也都匯入了本土。台灣原是一個流動的空間,除了原住民之外,所有的族群都是移民的後裔。台灣文學是一張拼圖,也是一塊拼布。每個世代、每個作家都致力於剪裁的藝術,注入他們最好的想像,運用他們最好的手法,為的是使這個海島變成無懈可擊的美好圖像。

    這本文學史的詮釋角度,是從後殖民史觀出發。後殖民的觀念,長年以來,往往受到誤用與濫用。似乎只要站在批判和反對的立場,就可完成後殖民的解釋。台灣文學從殖民體制與戒嚴體制掙脫出來,確實負載累累的傷痕。台灣文學的前輩作家,嚐盡被損害、被欺負的滋味。然而,流血與流淚並不等於文學,或如魯迅所說,恐嚇與辱罵不是戰鬥。他們能夠從文化廢墟中重新站起來,並不是百般珍惜曾經有過的苦難與痛楚,而是通過文學藝術的洗禮,擦拭血跡與淚水,成為脫胎換骨的高尚人格與高貴靈魂。文學如果是一種救贖,它本身就是最好的武器,對人間的醜惡與污穢展開無盡止的淨化。文學史是一段去蕪存菁的過程,剔除剩餘與殘餘,勇敢面對強權,卻不為強權收編。

    真正的後殖民文學,在於消化歷史上所有的美與醜,把受害的經驗轉化成受惠的遺產。獻身於藝術的追求者,在於卸下權力的枷鎖,走出思想的囚牢,以旺盛的創造力、生命力,換取豐饒的美學。傑出的藝術作品,就是最好的戰鬥,也是最好的批判。在一九六○年代現代主義運動後,台灣文學能夠產生動人心弦的作品,正是因為擺脫了仇恨,也超越了辱罵。藉用壓縮的精緻文字,烘托出整個時代的苦悶與幽暗。在七○年代鄉土文學運動中的最佳作品,往往是在庸俗的故事裡,彰顯人性的寬容與無私。進入八○年代以後,當威權體制開始鬆動時,女性文學、同志文學、原住民文學能夠開闢全新的天地,就在於透過文字藝術嘲弄權力、調侃歷史、挑逗主流。後殖民作家深深理解,文學是跨世代、跨國界的藝術,不會被歷史情境綁架,也不會淪為政治權力的人質。在歷經苦難之後,提煉出來的文學,反而是以開放寬容態度,到達昇華救贖的境界。

    斷斷續續寫了那麼長久的日子,受盡寂寞時光的凌遲。終於敲下全書最後一個句點時,所有的折磨立即消失無蹤。卸下精神上的枷鎖時,看待世界的方式全然翻新。對於海島釀造出來的文學,更加具有信心。值得期待的是,更好的文學在不久之後必將持續誕生。純粹的藝術,必須經過幾個世代才能提煉出來。台灣的民主化還在盤整階段,能夠有現在的文學成就,已是不容易的收穫。真正發光發亮的作品,應該會綻放在未來的盛世。許多朋輩對網路文學頗感憂心,認定年輕作家不可能創造傑出作品。這本史書固然未及寫入網路文學,卻不贊同這種悲觀看法。文學的技巧與形式,永遠隨著時代的更新而不斷發生變革。白話文運動曾經使傳統保守者痛心疾首,但是經過十餘年的文學革命之後,成熟的作品便源源不絕問世。現代主義運動在台灣崛起時,也使文學革命者胡適發出焦慮之聲。他並未意識到那是另一次的文學革命,藝術的全新時代就要開啟。如果預言沒錯,網路文學應該是第三次的文學革命。新世代作家不可能偏離網路時代,他們將在虛擬空間寫出具體的新感覺與新語言。

    這本文學史的撰寫,無疑是台灣民主化過程的產物。整個書寫過程,再三與現實的政治波動交錯而過,其間擦出的熾熱火花,只有在埋首振筆之際才能深深體會。曾經發生的流亡經驗,遭遇的民主災難,都消融在複雜曲折的字裡行間。能夠為精采的台灣文學與台灣歷史留下見證,那是生命中所能接納的最好祝福。我的家國、我的時代正要進入一個盛世,迎接之際,樂於以這本文學史的完成,向前輩作家致敬,也向後來的新世代致意。擁有如此豐饒的文學遺產,當可預期下個世代將抵達更輝煌的藝術峰頂。













    本季熱推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無
    分級:普級
    開數:18開17*23cm
    頁數:432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特點團購









  • 作者:陳芳明

    追蹤











  • 出版社:聯經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1/11/2








  • ISBN:9789570838985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台灣新文學史(下) 討論,推薦批踢踢,開箱,CP值,熱賣,團購,便宜,優惠,介紹,排行,精選,特價,周年慶,體驗,限時

以下為您可能感興趣的商品

注意:下方具有隨時更新的隱藏版好康分享,請暫時關閉adblock之類的廣告過濾器才看的到哦!!



美國總統大選結束過了2週,美國民眾開始對總統當選人川普感到樂觀,據今天(23日)稍早公佈的全國民調顯示,過半受訪者認為川普應該會是好總統,但也有過半使用者,對川普重度使用推特感到反感,認為他該關掉推特。

美國CNN最新民調發現,53%的受訪者認為,川普就任後會做得很好,44%的人則不認同,根據另一項獨立的奎尼匹克大學民調,也顯示過半的受訪者,對未來4年的川普總統執政感到樂觀。

另外幾名電腦科學家呼籲,敗選的希拉蕊陣營應該申請重驗威斯康辛、密西根及賓州這3州的票數,因為科學家相信,他們找到總票數被篡改的證據。(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var LIGHTBOX_DARLA_CONFIG ={"useYAC":0,"usePE":0,"servicePath":"https:\/\/tw.news.yahoo.com\/__darla\/php\/fc.php","xservicePath":"","beaconPath":"https:\/\/tw.news.yahoo.com\/__darla\/php\/b.php","renderPath":"","allowFiF":false,"srenderPath":"https:\/\/s.yimg.com\/rq\/darla\/2-9-9\/html\/r-sf.html","renderFile":"https:\/\/s.yimg.com\/rq\/darla\/2-9-9\/html\/r-sf.html","sfbrenderPath":"https:\/\/s.yimg.com\/rq\/darla\/2-9-9\/html\/r-sf.html","msgPath":"https:\/\/tw.news.yahoo.com\/__darla\/2-9-9\/html\/msg.html","cscPath":"https:\/\/s.yimg.com\/rq\/darla\/2-9-9\/html\/r-csc.html","root":"__darla","edgeRoot":"https:\/\/s.yimg.com\/rq\/darla\/2-9-9","sedgeRoot":"https:\/\/s.yimg.com\/rq\/darla\/2-9-9","version":"2-9-9","tpbURI":"","hostFile":"https:\/\/s.yimg.com\/rq\/darla\/2-9-9\/js\/g-r-min.js","beaconsDisabled":true,"rotationTimingDisabled":true}var t_MediaGalleryBobaSpotlight_start = new Date().getTime();



























1 - 25 / 30





24H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calls out to media as he greets investor Wilbur Ross as he arrive at the Trump National Golf Club Bedminster clubhouse, Sunday, Nov. 20, 2016, in Bedminster, N.J.. (AP ... 較多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calls out to media as he greets investor Wilbur Ross as he arrive at the Trump National Golf Club Bedminster clubhouse, Sunday, Nov. 20, 2016, in Bedminster, N.J.. (AP Photo/Carolyn Kaster) 較少











1 / 30





Associated Press | 拍攝者 Carolyn Kaster

最新



2016年11月24日週四 台北標準時間上午4時57分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Twitter

Share to Pinterest







Close

Previous imageNext image









var lightbox_ult_mid="spotlight_article_embedded1",lightbox_ult_mit="Article Body",lightbox_ult_site="news",lightbox_ult_region="TW",lightbox_ult_lang="zh-Hant-TW",lightbox_default_spaceid="2144404914";

var t_MediaGalleryBobaSpotlight_end = new Date().getTime();

鉅亨網編譯何昆霖

《KITCO》報導,金價終場小跌收近 1273 美元,亞洲盤漲勢全回吐。

川普勝選消息一度帶動金價大漲來到近六週新高 1338.30 美元,不過隨美股開盤一路上漲市場風險情緒回升、美元指數大漲金價終場仍下跌做收。

分析師 Jim Wyckoff 指川普政府將帶來一些基本面的改變,其中對黃金與原物料不利的因素是聯準會可能更積極升息,將利率拉回至正常水準。現在市場知道川普勝選並不等於世界末日到來,先前市場擔憂已經被消化。

技術分析面來說金價短線須要收在每盎司 1300 美元之上對多頭有利,空頭目標則是跌破每盎司 1250 美元技術支撐。

12 月黃金 ( (US-GLD) ) 期貨收每盎司 1273.50 美元。

現貨金價來到每盎司 1272.66 美元。

12 月白銀 ( (US-SLV) ) 期貨來到每盎司 18.378 美元。

1 月白金期貨來到每盎司 1003.30 美元。

12 月鈀金期貨來到每盎司 681.45 美元。

下面附上一則新聞讓大家了解時事

(記者黃秀麗新北報導)日本繪本名家小林豊原畫真跡首度跨海來臺於新北市立圖書館展出,此次展出的新繪原畫「Taiwan風之旅」,不僅為第一次國際知名創作者以臺灣為題的創作,同時也是小林豊首次於臺灣舉辦的繪本原畫展,除了專程出席,為展覽揭開序幕,並且親自為臺灣讀者介紹創作歷程,以及舉辦工作坊與專題講座,希望藉由更深度的作品賞析,帶給新北市的朋友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素有「和平旅者」美譽的日本繪本畫家小林豊,是臺、日以及國際間備受矚目的繪本知名創作者,出生於東京,在英國留學時立下當畫家的志願,1979年日本美術展覽會入選、1983年獲得上野森美術館特別優秀獎超值推薦,喜歡藉由旅行創作的他,擅長描繪異國文化,富含情感的繪本作品受到世界的高度評價,更吸引不少臺灣人成為他的書迷。

小林豊表示此次特別以臺灣為題材,歷經4年的時間,創作出臺灣專屬繪本《Taiwan風之旅》一書,除了從社會學的角度,觀察、實地走踏,為臺灣量身打造最真切的巨作,同時透過文字與畫筆,帶大家以新的心情、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與認識我們的家鄉臺灣。

新北市立圖書館秘書陳文增表示,「Taiwan風之旅」繪本原畫展11月25日起至12月28日止,將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展出20幅插畫原畫,希望透過觀賞展示出來的插畫原畫,讓大家都能享受並體會他刻畫臺灣風景的圖像生命力。(自立晚報2016/11/25)

圖說:小林豊老師親自來臺為畫展揭開序幕(黃秀麗攝)

台灣新文學史(下) 推薦, 台灣新文學史(下) 討論, 台灣新文學史(下) 部落客, 台灣新文學史(下) 比較評比, 台灣新文學史(下) 使用評比, 台灣新文學史(下) 開箱文, 台灣新文學史(下)?推薦, 台灣新文學史(下) 評測文, 台灣新文學史(下) CP值, 台灣新文學史(下) 評鑑大隊, 台灣新文學史(下) 部落客推薦, 台灣新文學史(下) 好用嗎?, 台灣新文學史(下) 去哪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