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1 01:24:04尚未設定

一幅保羅克利的畫:Angelus Novus

老實說,若不是班雅明對這幅圖畫過於唯美的解釋,當我第一次看此圖時,還真以為這是隻猴子,而這也顯現出平凡人與偉大思想家不同之處。

根據班雅明的解釋,這幅圖畫的主角是「新天使」,從他向後張開的翅膀,可明顯看出他正被風往後吹;而他專注的眼神,似乎正凝望著某處,不忍離開。

擴大來看,則可解釋為,這位新天使正向後看著歷史,而無情的歲月時光,將他往未來的方向吹去。

班雅明是個很妙的學者,當教授在課堂上講述他的理論時,也彷彿被班雅明「附身」,利用眼、心、手,成功地扮演一個說故事的角色,將閱聽者拉回到屬於那個年代的歷史。班雅明同時也是個無法歸類的學者,雖然有人將其歸為法蘭克福學派,但這純粹因為他與阿多諾是好朋友的關係,事實上,兩位學者的論點背道而馳、完全相反。阿多諾崇尚一個至高理想,鄙棄世俗、大眾文化;班雅明則非常傾心都市文化、擁抱大眾。

「漫遊者」這個名詞是班雅明引用波特萊爾的話,意指在大都市裡、毫無目的地遊走,什麼事也不做的人,只憑雙眼去構建屬於自己的主體性。漫遊者將自己隱匿在廣大的人群當中,身在其中既是孤獨,但又似乎與身旁來來往往的人有短暫的認識。

由於熱愛大眾、熱愛都市,班雅明對於都市的各種現象描繪甚多,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論點是:人與物的關係。傳統上,許多學派甚或道德,都灌輸我們一個觀念,若與「物」涉入太深,則會被冠上拜金、拜物、戀物癖等罪名。然而,班雅明救贖這些人,他認為,躺在櫥窗裡的商品,它們對你的魅惑,其實是你的移情作用;也就是說,若物品有靈魂的話,你則是那個投射在物品裡的靈魂,你能從物品、商品裡看到你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商品就像在櫥窗內展示的妓女,她們不會拒絕你,反而慈悲且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有的一切施捨給你。

也許是對都市、現代化、資本主義的描述,後現代主義的學者開始盛行班雅明學說,作為輔佐自己論點的極佳幫手。而我也相信,在「未來,一直來一直來」的現代,講究此時此刻、拋棄追求一個至高無上的理性主體,才是最適合現今的普羅大眾吧!

【延伸閱讀】——建議和我一樣熱愛都市的朋友,可用力閱讀班雅明的作品!
《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允晨文化出版
《說故事的人》台灣攝影出版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灣攝影出版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臉譜出版

【心得來源】「誠品講堂」〈媒體與大眾社會之現代性〉——講師 柯裕棻(200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