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7 21:07:23茱莉亞

專業分化

肇因於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快速,近年來對於傳統的法學教育內涵有很多的思考與改革,更有甚者尚有多方批評的,往往是對法律懷抱著遠大的夢想,之後卻黯然落寞,有時甚至是失望至極,那種內心的感受是對於理想幻滅的全然失望。

於是,如果在這樣的了解之下去看商周出的那本毀約一書我認為就會有些很好的體會,大學時期的我曾經如此體會,對傳統法學教育內容失望之餘,我選擇沉潛自己,如願地停下匆忙的生活腳步,暫時換了另一個跑道,之後歷經努力。曾經,也算擁有了令人稱羨的工作與生活,在工作上也有了一點小成就與職位,在這樣的年月裡我渡過了很不一樣的工作歲月。

因而,比起我那些還在努力國考的同學們而言,我算是很幸運的了。然而,人總是不願滿足於現狀的,歷經數年的職場歷練後,我觀察到了社會內在的改變,更看到了再次引動我內心希冀的機會。於是,歷經多方思索後我決定再次投入這條不歸路中,弔詭的是,曾經對它高度失望的我竟然又回來了,回到這個我曾經對它懷抱著很多很多想法的學門-法律!


就我看來,法律是項高度專業的學門,然而我無意把它拿來與其他同樣重要的學科作比較,因為這是各司其職的功能取向,也是不可簡略區分高下的特性使然,不是優與劣的競爭。在此同時,我也注意到了近來有許多走出象牙塔的法律人,開始去思考法律教育應該有的轉變:專業分化。

是的,在社會發展與變遷的過程中需要的社會工程師那麼多元,為什麼我們還要執著於永遠不能滿足人的國考錄取率,難道只有成為國家的雇員,我們的地位與價值甚至過往的努力才能受到些微的肯認?!就我個人的狀況來說,我認同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與待遇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確實是很重要的一環,但是,老實說那並不是我最在意的部分,而這是因為再次投入之初,就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已作出抉擇,我選擇了忠於自己。放棄了即將可得的職位升遷,放棄了渡過正常發展生涯裡的經歷,然後一無所有的來到這裡學習,在旁人看來的我付出的機會成本何其大呀!然而,我知道這一切是不能用有形的金錢來衡量的。


在這中間有不少的人曾經問過我:「學成之後,要改行嗎?」老實說,現在離學成的時候還言之過早的我,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去確定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有人問過我:「我一直想不懂工作早已穩定的你,為什麼還要來學這個?」其實,我想跟這些人說:「我來念書的動機只是對自己、對世界,還存有很大的好奇心而已。這或許是因為我向來都是選擇忠於自己,就是那種遇到想做的事就會試著去做做看的人而已。」


乍看之下雖然很不可思議,但我的動機與想法真的只是如此簡單又單純而已!換言之,高度認同社會需要專業分化的法律人來提供服務與發揮長處的我,願意付出比一般人更大的時間成本,來整合我目前所擁有的各項專長,為社會需要的領域提供己力,然而,在這成就之前我知道我需要補足的能力尚有很多,也需要再付出更為深刻的思考與體會。

總之,我期許自己是各歷經分化整合後,還能擁有高度專業的法律人,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專長。更重要的是,我並不以名利為自我努力的設定目標,同時我相信所上的課程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供我必要的養分,剩下的我會自己努力尋求與補足。直言之,末了這不過就是一篇屬於剖析自我內在學習動機與期許的私文章而已。


*附圖:在冬夜寒風中充滿溫暖與香氣,並且適合靜靜閱讀的地方。





2006年10月 茱莉亞的生活隨筆
Steven 2007-03-08 14:38:45

感謝提供楊智傑部落格訊息
楊智傑是一位出過幾本書且擅長自我行銷的作者
所以 他自我推介的部落格我早先有去晃過了
有些文章還真寫的不賴 發人省思
在我眼裡 楊智傑是個很有想法的法律人
他主張跨學科 但是研究的東西又不離法律專業
所以很多論文的發表都相當有科際整合洞見
儘管因為年輕 所以難掩批判鋒芒
但是他熟捻文筆通俗化的宣導作用
寫東西力求達到推廣的目的 文字淺白流暢
並且也很懂得掌握讀者的閱讀心理
庸俗的講 就是很會製造書籍賣點
深刻點看 那也算是他的社會良心 值得鼓勵
一天愉快

Steven 2007-03-08 12:29:56

以前看過楊智傑寫的千萬別來讀法律
書裡頭尖銳地批判了當前台灣法律學習生態的扭曲
猶記得媒體當時關心的就是法律生的國考問題
書那部分寫的很聳動 足以和儒林外史相比附
詮釋人性在競爭中已經被進化論優勝劣敗觀念取代
很寫實也極貼切
職位自尊的追求超越法律專業的驕傲
我想 這可能就是你這篇文章背後最憂鬱的鄉愁了
而茱莉亞台長 選擇批判
一天愉快

版主回應
那本書裡,確實點出了不少法律系學生追求職業地位的沉痾!可惜我讀大學時那書還沒出版(後來有稍微翻了一下),所以我讀法律系時看的是毀約(有點像美國版的千萬別來讀法律)。

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智傑的筆鋒十分銳利,也說出了很多我念法律時所體會到的經驗!另外,他有架個人網頁,如您有興趣或許可以找來看看!
2007-03-08 13: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