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8 12:27:50陳跡
人生愁恨何能免—我看《楢山節考》二
回到正題。在探討因極度窮困而扭曲的人性主題中,電影《楢山節考》可說是代表作。其實本片的故事並非日本獨有。中國某些偏鄉也有著這樣的習俗—殺掉無用的老人,減少糧食耗損,維持家庭的存續與後代的繁衍。最有名的即是〈郭巨埋兒〉故事。郭巨的家鄉也有著將老人送上山任其自生自滅的習俗。但郭巨不願這麼做,只是經濟上的壓力卻讓他無可逃避,於是,他選擇犧牲自己襁褓中的兒子,欲將之活埋。當然最後這個幸運的小嬰兒逃過一刼,老子郭巨也賺得大孝的美名,郭媽也沒被送上山,算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只是,丟棄父母是人性的扭曲,活埋兒子難道就合理?這樣的行為譴責一萬次都嫌不夠,然而,倉廩實才知榮辱,連吃都吃不飽的無奈,旁人的譴責只能梗在喉嚨裡。
不是每個故事都有皆大歡喜的結局,這種遺棄老人的悲劇有更多如同《楢》片劇情一樣,代代相傳且行之百年。
片中女主角阿鈴婆婆,已經69歲了,村裡的習俗,老人一到7o歲,就必須由兒子背上楢山,一人在山上自生自滅。阿鈴雖然明年就必須上山,但她的身體還很硬朗,牙齒能咬斷編席子的草,還能下田、織布、捕魚,非但不會造成兒子負擔,還有很大的生產力。她的丈夫早年因為不肯背婆婆上山而逃走,她一肩扛起家計,養大一個親生兒子,一個養子,將家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即將上山的命運她坦然面對,卻因發現親生兒子辰平性格越來越像丈夫,擔心辰平不忍背她上山。
而村子裡,百年來根深蒂固的習俗,如果兒子不忍背父母上山,是要被看不起,被欺負,一輩子抬不起頭來!
謝謝您!
是....第二段第二個字......倉X實, 那個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