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9 13:29:20磊石谷
中醫養生三訣(轉貼)
【林昭庚/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一個人身體要健康,必須具備四個基本條件──規律的生活、適當的運動、均衡的營養,同時還要修身養性,讓自己能夠有一個快樂的人生觀。
人們自古便希望能健康,更渴望長壽,綜觀現代的社會,由於科技的進步、醫藥的發達,帶給人們舒適的生活,但卻因此造成環境汙染,使人們罹患文明病及退化性疾病年齡層,亦逐年降低。
目前市場上的保健工具、養生藥品與健康食品琳琅滿目,無一不在提示人們「活得老,更要活得好」,因此如何運用知識與科技,選擇適當保養工具,使自己聰明的抗老、保健康,已成為新世紀人類的共同課題。而善用中醫領域的各種「養生之道」,來追求健康、延緩衰老,正是現代人們適合的方式呢!
中醫的「養生之道」,可從「養心」、「養身」及「飲食調養」三方面著手。
「養心」宜靜,就是保持情緒的穩定、盡量紓解壓力、放鬆自己,在中醫方面,認為長期、過度的情緒變化,或負荷過多的壓力,都可能引起人體氣機紊亂、陰陽失調、組織器官受損而致病,此時,多多學習老莊哲學的生活態度,淡然處世及修心養性,對於情緒的掌控及壓力的紓解,有極大的幫助。
而「養身」宜動,也就是要活動筋骨,中國式的養生運動,是屬於低傷害性的柔性運動,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在中國傳統功法,不分流派、招數,均著重呼吸訓練,所以古代各種自我鍛鍊方法,便被統稱為「氣功」。
它是以特定呼吸運動,經由吐納和呼吸,將體內不潔之氣排出體外,以氣為功力,帶動內臟運動而強化協調人體內分泌及血液循環;氣功又有動靜之分,動功(如太極拳)首先利用呼吸調整,使情緒進入平靜狀態,再配合肢體運動活絡筋骨,可鍛鍊身心,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靜功(如禪修、靜坐)簡單易學,隨處可練,可以鬆弛身心壓力,適合工作繁忙緊張的都會男女修養生息。
飲食調養方面,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於自身的健康亦日益重視,人體健康、長壽,除個人生活適當調節外,也需要「食養」,亦即「食治」。
以中醫理論觀點來看,雖然醫食本同源,但古諺有云:「千補萬補,不如食補。」且扁鵲亦提到:「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存身也。」這正意味著食療重於醫療,也就是預防重於治療。
對中國人而言,大多喜歡利用中藥進補(藥膳),藥膳乃是利用中藥材和食物,經烹調而成的美味佳餚,具有治療與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作用,故又稱為「食療」,溫和的食補與適當的燉補,可化去身體多餘的熱燥,提供營養均衡攝取,使臟腑機能回歸陰陽五行的適當運轉,增強免疫力,防治疾病。
此外,「順四時而適寒暑」也是中醫養生的主要原則之一,自然界的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生命活動有極大的影響,天熱時,氣血暢通易行,天寒時,氣血凝滯沉澀,人們應該依四季的規律和特性來調養身體,才能達到健康長壽之目的。
站長按:轉載自 【2003/12/10 聯合報】
一個人身體要健康,必須具備四個基本條件──規律的生活、適當的運動、均衡的營養,同時還要修身養性,讓自己能夠有一個快樂的人生觀。
人們自古便希望能健康,更渴望長壽,綜觀現代的社會,由於科技的進步、醫藥的發達,帶給人們舒適的生活,但卻因此造成環境汙染,使人們罹患文明病及退化性疾病年齡層,亦逐年降低。
目前市場上的保健工具、養生藥品與健康食品琳琅滿目,無一不在提示人們「活得老,更要活得好」,因此如何運用知識與科技,選擇適當保養工具,使自己聰明的抗老、保健康,已成為新世紀人類的共同課題。而善用中醫領域的各種「養生之道」,來追求健康、延緩衰老,正是現代人們適合的方式呢!
中醫的「養生之道」,可從「養心」、「養身」及「飲食調養」三方面著手。
「養心」宜靜,就是保持情緒的穩定、盡量紓解壓力、放鬆自己,在中醫方面,認為長期、過度的情緒變化,或負荷過多的壓力,都可能引起人體氣機紊亂、陰陽失調、組織器官受損而致病,此時,多多學習老莊哲學的生活態度,淡然處世及修心養性,對於情緒的掌控及壓力的紓解,有極大的幫助。
而「養身」宜動,也就是要活動筋骨,中國式的養生運動,是屬於低傷害性的柔性運動,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在中國傳統功法,不分流派、招數,均著重呼吸訓練,所以古代各種自我鍛鍊方法,便被統稱為「氣功」。
它是以特定呼吸運動,經由吐納和呼吸,將體內不潔之氣排出體外,以氣為功力,帶動內臟運動而強化協調人體內分泌及血液循環;氣功又有動靜之分,動功(如太極拳)首先利用呼吸調整,使情緒進入平靜狀態,再配合肢體運動活絡筋骨,可鍛鍊身心,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靜功(如禪修、靜坐)簡單易學,隨處可練,可以鬆弛身心壓力,適合工作繁忙緊張的都會男女修養生息。
飲食調養方面,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於自身的健康亦日益重視,人體健康、長壽,除個人生活適當調節外,也需要「食養」,亦即「食治」。
以中醫理論觀點來看,雖然醫食本同源,但古諺有云:「千補萬補,不如食補。」且扁鵲亦提到:「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存身也。」這正意味著食療重於醫療,也就是預防重於治療。
對中國人而言,大多喜歡利用中藥進補(藥膳),藥膳乃是利用中藥材和食物,經烹調而成的美味佳餚,具有治療與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作用,故又稱為「食療」,溫和的食補與適當的燉補,可化去身體多餘的熱燥,提供營養均衡攝取,使臟腑機能回歸陰陽五行的適當運轉,增強免疫力,防治疾病。
此外,「順四時而適寒暑」也是中醫養生的主要原則之一,自然界的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生命活動有極大的影響,天熱時,氣血暢通易行,天寒時,氣血凝滯沉澀,人們應該依四季的規律和特性來調養身體,才能達到健康長壽之目的。
站長按:轉載自 【2003/12/10 聯合報】
上一篇:「振動療法」助養生(轉貼)
下一篇:湧泉穴~天地之泉源-人健康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