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08 01:25:38twcatart95’s

《關於荷蘭舞蹈劇團和尤里‧季利安》

《關於荷蘭舞蹈劇團和尤里‧季利安》


一、 歷史沿革


荷蘭舞蹈劇場簡稱NDT,成立於一九五九年,是由出身於荷蘭芭蕾舞團的十八位團員組成,他們之所以離開傳統導向的母體另立門戶,是希望可以嘗試新觀念,開發新的舞蹈形式。

舞團初創,在沒有自己的場地、缺乏官方補助,甚至也還沒有自己的固定觀眾群的情況下備嘗艱辛,不久當兩位創團元老班雅明‧哈卡維(Benjamin Harkarvy)與漢斯‧曼恩(Hans van Manen)也撒手撤退,這個新團隨即面臨動盪、革命不成的危機。

就在此時,尤里‧季利安(Jiri Kylian)出現了。

當尤里‧季利安(Jiri Kylian),這個年僅二十八歲的年輕人,在一九七五年空降受聘擔任藝術總監之後,舞團的危機一變而為轉機。

自此直到一九九九年卸任的二十多年間,季利安不但讓自己躍居世界級的頂尖編舞家,荷蘭舞蹈劇場也在他任內擴增為三個團,並且有了自己專用的劇場,還成為國際性的表演藝術團體。

 此番霸業自然非季利安一人所能成就,但眾人推崇的焦點均集中在他身上,其中最為人讚許的有:

其一:季利安式獨特且富詩意的編舞風格:
即融合古典芭蕾、瑪莎葛蘭姆現代舞、民族舞與現代劇場觀念,轉而成一種擁有活躍的生命力、充滿活潑的生活樂章,以及如流水般源遠悠長的舞蹈風格。

其二:開放多元的作風:
季利安廣邀各方編舞好手客座舞團,隨時為舞團和舞者尋找更新的創作泉源,豐富舞團。

其三:領團創業的遠見:
傳統的芭蕾舞團以階級制來區分舞蹈員,多分有首席舞蹈員、獨舞員、伴舞員等,但季利安捨棄了這樣的方式,改以年齡來區分團員,每一個團員都有著平等的地位。

〈主團NDT1〉
是由二十二歲到四十歲的舞者組成,是該舞蹈劇場的主力,多表演較高難度的舞碼,算是舞者生命最輝煌的一個階段。

〈NDT2〉
於一九七八年成立,是由十七歲到二十二歲的舞者組成,鼓勵編舞新秀大膽試身手,由於此時身體的可塑性及爆發力最強,所以舞碼以實驗創新為主,為舞者未來的舞蹈生涯鋪路。

〈NDT3〉
於一九九一年才創立,打破了舞者生涯僅止於四十歲的迷思,是專屬於四十歲以上的舞者的團體。季利安偏好以交流的方式,來與這些為舞蹈奉獻一生的舞者們,一同尋找出編寫專屬於他們的舞碼,經由紀利安感性的舞蹈語言催化之後,此團往往表現出最扣人心弦的情緒張力。

季利安希望能呈現不同階段、歲月歷練、經驗下的舞風,同時也有助於舞者的生涯發展。



二、 尤里‧季利安(Jiri Kylian)

尤里‧季利安(Jiri Kylian)是一位捷裔的編舞家,他的作品以快速無比的舞姿幻化出魔性的張力見稱,每一刻、每個動作都連貫得仿如汨汨溪流般快速流暢,但卻又有著令人無法猜透下一步的迷幻感。

他的作品訴諸人性,融合了古典芭蕾的抒情澄澈與現代舞的情感力量,近年更趨於回歸自然。

在他編寫的舞碼下,每一個舞姿都似渾然天成,毫無催迫感,但卻仍營造出某種讓觀眾覺得差一點追不上每一個動作的氣氛,那是如何豐富無比的動力、如何嫚妙緊扣人心的韻律!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任想像騁馳,就是這般新穎動人的視覺感受,成就了季利安「舞蹈詩人」的美名。

季利安不但編舞出色,更是位能令各團員都深深投入、發揮熱情與忠誠的藝術家。廿多年來基利安為荷蘭舞蹈劇團創作近五十多個題材多樣化、風格多變的長、中、短篇舞蹈作品。

他常以獨特的原創性,多層面的意象,加以儲心營造的舞台效果,混合的配樂選曲,呈現匠心獨運,扣人心弦的舞蹈展演。

說到季利安的工作方式,他的親密愛人,也是身處NDT3的莎賓娜說,早年的季利安較注重事先的準備與構思,不過與第三團舞者的合作方式一直都傾向自由開放。
通常,音樂是最初被決定的,然後,到了排練場,季利安會給舞者聽音樂,或者就一個主題概念展開對話。

她說,大家會有非常非常多的對話及發展,過程會被拍攝下來,之後,季利安把拍下來的排練片段給舞者看,跟舞者說他要哪一段、哪種感覺。

基本上,季利安的編舞,是在做一種從舞者給出的材料中揀選,而後重組的工作。



季利安曾說,只要你還有話必須透過舞台去訴說,你就有權站在舞台上。

當然,生老病死無可逆料,這個團有些定目演出,就因為是針對某個舞者量身訂作的作品,在舞者過世或重病再也不能跳的時候,屬於他們的舞作就成了回憶,無法重演,這也是荷蘭舞蹈劇團最特別的地方。

季利安特別針對三團的成員量身訂做舞碼,目前已累積超過三十部了,大約每隔兩年,季利安就會針對當時團員身體特性再編寫新的作頻,讓觀眾看見舞者成熟智慧的詮釋。

季利安覺得著名編舞家巴蘭欽曾形容的「舞蹈創作有如做菜,重要是把對的東西放下去。」正是他創作的指標。

他喜在舞蹈中融合科技部分,來與時代結合。

他認為學舞者不應只看表面層次的東西,凡事應往隱藏的內層省思,而編舞家最重要的就是要發揮其原創特質,做到誠實無誤,不應該將自己生命和生活經驗排除。

荷蘭舞蹈劇場在季利安手上發展成為三個團對舞團影響很大;一九八七年兩廳院開幕時就請到舞蹈團二團來臺,一九九九年則邀請一團二OO二年除了主團外,首度請來由四十歲以上舞者組成的三團在國家劇院登台演出,依然造成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