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5 20:36:27Aher

聖嚴法師|遇到鬼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對治嗎?

 

聖嚴法師|遇到鬼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對治嗎?
真有亡靈嗎?當然。超度有用嗎?是的。
有時候我們會碰到一些怪異事,不過,先要探究清楚,如果不是空穴來風,便可以用佛法來開導這些靈體。
碰到怪異現象時,先要查明真相,也可能是當事人在疑神疑鬼,根本不是什麼靈體,就不用超度了。
五十年前,我在上海的時候,有座叫作莊嚴寺的寺廟,到了晚上,誰到樓上房間住宿,都會聽到有人講話的聲音,很多人就傳說莊嚴寺鬧鬼,而且是在特定的那幾個房間里。
廟裡面鬧鬼就是用念經、持咒等方法來超度,可是,做了幾次都沒有用。後來,方丈就乾脆自己去睡樓上看看,他想:「那個鬼真的來了的話,我就找他說幾句話,談談心也好。」
方丈睡到半夜,果然隱隱約約聽到有人在講話,方丈說:「請你顯現給我看啊!」任由方丈怎麼講,那個鬼就是不現身,講話的聲音則依舊斷斷續續,時有時無,方丈覺得:「這個鬼真難纏。」
後來,感到房間內空氣滿悶的,方丈就把後牆的窗戶打開,然後又睡下,一睡又聽到聲音,他就從窗戶口探頭出去,無意間朝下一看,這一看發現了真相。原來街邊有個賣餛飩面的老頭,只在每晚的後半夜賣消夜給夜生活者,有客人來的時候就講幾句話,等到下一個客人來時,他們再講幾句話。當方丈告訴大家時,大家覺得好好玩。
如果方丈那晚不推開窗子的話,以後睡到該寺樓上的人,可能都會覺得那兒鬧鬼。
有的是疑神疑鬼,有的則是真的有神有鬼。
據我所知,台北市有好幾幢大樓,是過去的監獄、刑場、看守所拆掉重建的。剛住進去的人,都覺得有些無形的東西在那兒活動,例如,大白天電梯里就算沒人,也會自動地上上下下;有人在樓下,聽到樓上喊口令聲;有時候辦公室沒人,卻聽到椅子、桌子被搬來搬去的聲音。
我們法鼓山的七棵大樹下面,有座三百多年的古厝,就是原本老地主的住家,現在我們有人晚上住在那兒,就會聽到天花板上有搬運傢具的聲音。
還有一個洋鬼的故事。我有一位在家弟子叫史都特,住在美國緬因州摩根灣地方,那是二或三人合住的小房子,他在那兒住了五、六年。
最初每天晚上在同一時間一定會聽到槍聲,接著一聲嘆息。他覺得很奇怪,打開門,外頭靜悄悄,什麼也沒有,到外頭走一圈,也是什麼也沒有。
到第二天又是相同的情節重復出現,史都特就向附近鄰居打聽。有位老先生告訴他,那房子前面原來還有一戶人家,住一對夫婦,後來先生到麻省波士頓去了一段時間,某天突然回來了,看到太太和另一名男子在床上,先生正想質問時,那個男的舉槍把他打死了,後來他太太也拿槍把那個男的打死,太太把兩個男的放到房子裡面,放一把火,連同她自己,通通一起燒死。
像這種情形原本不可能有人知道呀,原來那位老先生也看到鬼。因為住在附近,有一天突然有個男的跑到他家,蒙了面跟他說:「我被打死了,我太太也打死另一個人,我太太也燒死了!」因為是鄰居,那個鬼就跑來向他告狀。
知道實況之後,已經在學佛的史都特就在第二天晚上,先念一卷《心經》,然後對他們說:「唉!你們都是鬼呀,在這裡做什麼?現在我在這裡修行,你們最好也去學打坐。《心經》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你們有什麼放不下的,趕快去投生,走啦,別擾亂我了,我要在這裡修行。」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聽到槍聲和嘆息聲。
站在宗教立場看,這種事情是有的,有這種事怎麼辦?
我主張念《心經》,念阿彌陀佛,勸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要在同一個地方執著不去,自己痛苦也嚇唬人家。
《心經》對我們一般人不容易聽懂,不容易看懂,而死了的人是一個靈體,《心經》講空與有是同樣的事,有等於空,空等於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有現象跟沒現象類似。瞭解這層道理的話,他自然而然放下怨恨及執著,便能投生轉世,也能夠得解脫;如果不能解脫,以宗教的信仰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也很好。
在西方社會有這類問題,通常找神父、請牧師來念一段《聖經》里的贊美詩,也算是一種基督教的超度法。
我們佛教贊成對亡靈的慰問,用佛法給他開導,教他如何解開心結,使其不平衡的地方獲得紓解,這時縱然不到佛國淨土,也必轉生天上享樂,或生在人中富貴環境。
聖嚴法師|人為什麼怕鬼?
原因不外兩種:第一,對於超越人類理解能力的不可知事物,懷有恐懼;第二,意外遽然發生時,會使身心的安全受到威脅,因而害怕。
事實上,鬼真的在你面前出現,也許不見得可怕;但是如果在你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鬼鬼祟祟地嚇唬你,你可能就嚇壞了。
前者是主觀的怕鬼,這是出於對鬼的認識不清;後者是客觀的,真有鬼讓你感到害怕。
怕鬼的心理好不好?對人的感覺來說,是不好的。
但對人格健全來講,是好的;因為那會使我們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普通、渺小的人,隨時可能遇上自己能力所不及且無法抗拒的事情。
知道自己還有所不能,有所畏懼,如此,才不致於膽大妄為。
——本文摘自《如何不怕鬼 》
虛與實。有禪修功夫的人能在大風大浪,悲喜中,心不慌亂
聖嚴法師
最近我收到兩幅畫,那是台灣唯一的,而且也是最傑出的瀝青畫家邱錫勳用柏油畫的;他的作品也受到全世界,歐美等藝術界的肯定和重視。這兩幅畫一幅是我的個人的肖像,另一幅是達摩像。
這幅達摩像,與一般人畫的不同,一般人畫的達摩通常是一萎渡江,踏著蘆葦在江上前行;或是達摩面壁;或是達摩身上背了一個大草帽,手上拿著一把方便鏟等。但是我這次收到的達摩像非常特別,在一幅很大的畫中,只有在四分之一的地方,畫了一個達摩頭,而且是畫在靠近畫框的角上,其他的部分都是空白。
我看了以後就對這位畫家說:“你畫的時候很快,大概不到一個小時就畫完了。可是你可能想了很多天。”他回答說:“真是知音,的確,在我畫的時候,幾筆就畫出來了,可是畫成這樣一幅畫,卻在腦子里想了很多天。”
No.1
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這幅畫的下面部分,都是空白,一般人大概把空白的地方切掉,只留下這個達摩頭,但是他卻在空白的下角簽了名,這就是:“以虛為實,以實為虛”。這位畫家好像懂了禪宗的意境。
請問諸位:有人的地方是虛呢?還是沒有人的地方是虛?有東西的地方是虛?還是沒有東西的地方是虛呢?事實上,有人的地方是虛,沒有人的地方是實;有東西的地方是虛,無東西的地方是實。
譬如:魚在水里游,到處都是水,但魚的肚子里不是水,而是魚的細胞組織,所以有魚的水是虛,無魚的水是實。我們人在空間之中也是一樣,空間本身的密度很高,連在一起,故是實;人在畫面活動,佔有一部分空間以後,這個“實”就會受到一點障礙,故成虛。故也應該說:“真空是實,太空是虛。”
可是“實”永遠是實。當人離開的時候,那個地方又恢復了原狀,正如魚游過之後,水又恢復了原狀一樣。所以實是永遠不變的,而虛是變動無定的,這個道理很容易懂。
而我們凡夫是顛倒的,以虛為實,以實為虛,所以產生煩惱。看到好看的就貪,遇到不適宜的就嗔,事實上,這都是我們面對“虛幻”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如果面對“真實”,就不會有任何問題發生。因此,虛幻的世界,虛幻的現象,讓我們凡夫顛倒夢想,煩惱不已。
如果能離開虛幻的現象,便像《圓覺經》說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就能夠得解脫、得自在。
No.2
眼前所見,無非幻相
在我們農禪寺的大殿前面,供奉了一尊玉佛,這一尊玉佛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說是假的,那又是真的玉佛。如果說是真的,那尊玉佛的名詞叫做玉佛,只是代表著佛的像,佛就是這個樣子嗎?那就是佛嗎?當然不是,故是假佛。
很多人在電視上、照片上看到我,我說:“那不是我。”而面對面已經見到我這個人了,我還會說:“你見的不是我。”為什麼?這是因為師父的形象是虛幻的,師傅的真相是無相的。真相無相,實我無我。我們如果能瞭解這個中的道理,則在我們面前出現的,不管是景物,人物或事物,全都是假相,幻相,是虛非實。
有一次有一個人拿了一支花給我,他學釋迦牟尼佛拈花,叫我微笑,我拿了以後,往地下一丟。
他說:“唉!你怎麼把我的花丟掉了?”
我說:“這是假花。”
他說:“明明是真的,怎麼可能是假的呢?剛剛才摘下來獻給您,你就把它丟掉。”
心中把一朵花當成真花,已經有了問題,我把那朵花拿過來往地下一丟,丟掉了就丟掉了,只是一個動作—這是花,丟掉了。他不需要問我為什麼把他的花丟掉,他是問我這朵花代表什麼意思?我沒有回答他,我抓了它就丟掉了,表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早上的露水,又如雷雨中的閃電,都是幻景,瞬息消逝,是因緣所生,幻起幻滅。
如果能夠知道一切現象是虛幻的道理,我們就有福報;不知道是虛幻的,我們就有煩惱。知道虛幻,而能夠面對虛幻,不排斥虛幻,也不追求虛幻,那就沒有問題;以幻易幻,用幻法來交換虛幻,本身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所以那枝花,對我而言,有與無都好,對當時的那個人而言,我丟掉它是比較好的。
No.3
明因果,則不憂不懼
自然現象的產生,本身都有其原因,稱為因果關係。因果絕對是存在的,有果一定有因,因為有原因,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我們應理解那個原因,或者另外加上原因,使結果產生變化。雖然是虛,是幻,可是一定有原因才會產生這樣的現象。現象會變化,有的是本身的因素會變化。有的是另外加上了因素使之變化。所以對任何事情不要太樂觀,也不要太悲觀。
太樂觀,就好像醜陋的武大郎娶到了美麗的潘金蓮,武大郎實在太幸運了,但是歡喜得不要太快,殺身之禍就跟在後面。凡是如果覺得很幸運,說不定馬上就會有災難臨頭,所以要小心謹慎。
但是也不要太悲觀,不要太失望,認為前面沒有路走,沒有希望,其實路多得很呢!有的人,人家尚未替他製造絕路,他以為自己製造絕路,當然最後是沒有路走。
然而,因緣是會變的,但不要僅是靜觀其變。譬如一棟大樓失火了,你說:“不得了了!讓我靜觀其變。”結果到最後全部燒成灰盡。所以能夠搶救就得搶救,能夠灌水就灌水。如果已非人力能夠輓回,那就聽其自然吧!以虛為實,要努力;以時為虛,放得下。
No.4
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我們要幫忙讓好的變得更好一些,壞的事情,不要讓它再壞下去。如果大樓已經燒掉了,能起就起,不能起就不要再起,不需要害怕,害怕也沒有用,不必恐懼,恐懼會使情況更糟!我們以虛為實,以實為虛,所以有煩惱,這是《心經》所說的“顛倒夢想”。
此外,“色不亦空,空不異色”也還有這樣的意思。色是現象,空是空性。我們的色身本身是一個虛幻,農禪寺也是虛幻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但也各有其作用。可以提起時當提起,必須放下時當放下,不要害怕,不要擔憂;能夠改善則改善,不能改善則放下,不必慌張,不必恐懼。
所以,真正有禪修功夫的人,在遇到大風大浪的時候,能夠心不驚慌,也不會亂了腳步。
蕭家安
蕭家安
周漢昌
周漢昌

建立貼文

動態消息貼文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2024年8月18日、農曆七月十五
恭迎 佛歡喜日(盂蘭盆節)
「盂蘭」二字是梵語,譯曰倒懸,也就是被倒掛著的意思,用以形容三惡道眾生(地獄、餓鬼、畜生)的苦厄之狀。「盆」是盛載食物的容器,泛指一切盤、碗、桶等清淨容器。
盂蘭(倒懸)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在一起叫盂蘭盆,就是救倒懸盆的意思。也就是說,用這盆器盛著各種珍貴百味美食,恭敬奉獻佛僧,承仗三寶不可思議福田之力,以解眾生倒懸之苦。
【盂蘭盆節的起源】
《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目犍連尊者證得六種神通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深恩,遂他用天眼觀察世界,卻看見母親因造惡業而墮落餓鬼道中,百千歲中得不到一口飲食,口吐火焰,倍受煎熬。
尊者見此情景,悲痛萬分,不忍母親再受飢渴之苦,急忙就用自己之缽盛滿白飯,運用神通送到餓鬼道中給母親充飢。其母見了白飯,迫不及待地伸出雙手接過盛滿白飯的缽。剛要開口吃時,突然由她口中噴出火焰,整缽的白飯都變成焦炭,無法食用。
目犍連尊者雖然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但他用盡辦法,始終無法救度罪根深結的母親,於是趕緊祈求世尊設法救拔。
佛陀對目犍連尊者說:「娑婆眾生一生積惡造業,罪根深重,若無大福德因緣之力可依仗,確實是無法救離她脫出苦報的。你應當於七月十五日,虔誠廣設種種供物飲食,恭敬奉獻佛僧,承仗三寶威德福力,拔濟母親脫離餓鬼道中飢渴之苦。」
目犍連尊者於是依佛陀所教的方法,於七月十五日那天預備種種飲食,盛於盆器之中,虔誠恭敬地奉佛獻僧。以此功德,仰仗十方大德僧的慈願力、威神力加庇,終於救度出餓鬼道中的母親。當時佛陀也由於這個因緣,講了一部《盂蘭盆經》。從此,每年七月十五日,就成為盂蘭盆節了。
【為何盂蘭盆節是每年七月十五】
佛世時的印度,每逢夏日雨季來臨,地面上就有很多昆蟲,外出托缽會踩死很多昆蟲。因此佛陀就制定了結夏安居的製度:農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這段時間,所有僧侶皆不外出,只在山林間打坐經行,專心修持。
農曆七月十五,是大眾結夏安居九十日護持戒法、精進修行的圓滿之日。三個月的精進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解夏這一天,大家集於一堂,在自我反思的同時,任由同住大眾檢舉自己行為的過失,若有犯戒則要在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戒體清淨,這便是僧自恣日。
十方諸佛見到僧眾通過安居精進,發露懺悔,更有人通過三個月的專心修持圓滿證得聖果,成為眾生福田,大暢佛的本懷,因而心生歡喜,故這一天又被稱為佛歡喜日。
因此,農曆七月十五是非常殊勝的日子。值此殊勝吉祥日,讓我們借由父母血脈而來的身體廣積功德,以此迴向,報答、救度今生乃至往昔多生多世的父母,這是世間真正的大孝,也是我們生命最大的意義!
聖嚴法師|何以信佛前不遇鬼,信佛後反而遇見鬼?
人心中若有鬼,再與心外的鬼相應,則鬼就找你的麻煩了;心內若無鬼,鬼也沒辦法找上你。
有人今天念阿彌陀佛,明天念藥師佛,後天念彌勒佛……,心想總有一佛與我有緣,阿彌陀佛不來,藥師佛來;藥師佛不來,彌勒佛來。想求長壽利益時,念藥師佛;想求死後往生極樂國時,念阿彌陀佛;學生怕考試不及格,念觀世音菩薩。因為你念了觀音,不會的試題,變成會的,惡運變成好運……。
如此是修行嗎?是的,但不應是佛教徒的基本態度。不要投機取巧,不要有所為而為,才是正信的佛弟子。
學佛的目的是要對生活有實益,不只是學些佛學名詞就夠,更不是只知道若干經典,以便向人炫耀。千萬不要自己尚未弄清楚之前,便東抄西摘的寫文章,結果連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講了些什麼?
佛法不是用來研究的。以學術言,當鼓勵研究,對歷史做回顧。但對生活無用,生活靠體驗,佛經不是僅從文字的表面,就可以理解的,文字表現的本身無法確定什麼意義!因為從多角度看,有形相之物皆無法代表真正的東西。
經典告訴我們的只是法的影像而已,必須由日常的生活中體驗經典講的是什麼。佛出世間是想使人依據他的經驗做藍本,向其學習。健全人生,淨化社會,這才是佛的本懷。
「人的佛教」,佛教是屬於人的,佛法亦是眾生的共業所感;佛是由人成的,唯有人才能真實行佛法。在人類之中,更應該以自己做本位,必須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本來與佛無異,所以我們看哪一國雕的佛像即像哪一國人:日本佛像像日本人,我國唐朝佛像方面大耳像做大官的,泰國佛像瘦瘦的。可見心外有佛不是大問題,心內無佛才是大問題,因為佛是人心中的佛。
前天有位女居士問我︰「何以信佛前不遇鬼,信佛後反而遇見鬼?」人心中若有鬼,再與心外的鬼相應,則鬼就找你的麻煩了;心內若無鬼,鬼也沒辦法找上你。
當時,另有一位少女,不懂這層道理,於是我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她笑而不答。若有男朋友追,不喜此人,雖然一直找你,亦與妳無關。
反之,若你喜歡他則不然,第一次他邀請你時,也許會基於女人的矜持拒絕他,但心裡卻非常高興,心想何日再請妳。這就是心內的男友和心外的男友相應。
鬼來時,若心中趕快念佛,鬼會漸漸地走掉,心中佛起,心外鬼漸小;心外有佛,心內亦有佛,則感應道交。
鬼喜歡吃香灰嗎?為什麼親人會托夢討紙錢、紙屋、紙衣?
燒冥紙、吃香灰,這些都不是佛教的文化也不是佛教的信仰。鬼喜歡吃香灰的說法,大多來自於民間信仰以及靈媒的道聽塗說,是無稽之談。
亡者之所以托夢討紙錢、紙屋,這是因為亡者生前受到民間習俗觀念的影響,見到有人為往生者燒化紙扎的房屋、汽車、財寶等物品,心中就認為人死之後,需要親友代為燒化這些東西,以便自己死後可以受用。
因此往生之後,根深蒂固地認為自己需要這些東西,所以才會有托夢的狀況發生。
那麼燒化是否真的有用呢?
中國人一向相信人死後為鬼,認為陰間和陽間一樣,需要使用貨幣、器具,因而出現墓葬文化;東漢發明紙張後,燒化象徵性的金紙銀紙,更演變成中國特有的風俗習慣。不過,鬼道眾生不事生產也沒有交易買賣,金銀紙並無實質功能,因此燒化純粹是一種對亡靈的慰問與關懷。
燒紙錢告慰亡靈,或許有些安慰的作用,但亡者仍在苦趣流連、無所依靠,因此從佛法來看,與其燒化,不如誦經,讓亡者聽聞佛法,放下心中的愁悶、仇恨、怨苦,心開意解才有機會超度、轉生善道。
此外,我們今日所用的紙張,多是砍樹而來;燒紙錢紙屋,一來對亡靈沒有實質幫助,對人間則是破壞了地球生態,帶來無盡的災難。因此聖嚴法師便經常勸導大眾少花錢買紙、燒紙,多念佛多佈施,將功德迴向亡者,對亡靈、對我們的社會都有益處。
文 | 法鼓文化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燒冥紙」對亡魂有用嗎? 聖嚴法師
有人說冥紙是陰間的錢,燒給他們好拿去買東西。可是陰間有買賣、有貿易嗎?人間有生產、有消費,陰間沒有生產,所以也無從買賣、無法消費,燒了等於沒有用,只是浪費。我們應該從精神、心理層面為他們做功德,或者是誦經、念佛迴向給他們,這樣對亡者才有用,否則的話,僅僅燒冥紙並沒有用處。
佛教是不燒冥紙也不燒香,法鼓山在祭典或法會時,則會在佛前上香,因為這是入鄉隨俗。漢人社會有漢人的文化、有漢人的需求,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都習以為常地做,如果不做的話大家心不安,所以我們還是照著做。其實國外其他民族沒有中元普度,也沒有清明超度這種習俗、這種文化,但是他們也都很平安地度過。
從環保的角度來看,凡是用火燒的東西都會污染空氣環境。譬如冥紙是用稻草或竹子做的,燒了以後會產生致癌的微粒子;還有冥紙上的金箔、銀箔屬於金屬物質,燃燒後會釋放毒氣,除了污染整個大氣層之外,無論遠近的人們,只要吸進隨風飄散的毒氣之後,都會受到影響,這是很不健康的。
做為一個現代的地球人,應該要盡量保護地球,而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最好都不燒冥紙。據統計,目前台灣的空氣污染指數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若是民間能夠少燒一些冥紙,少製造一些污染源,就能使地球暖化的速度減緩一些,這是功德一件,對我們未來子孫也是一樁好事。
「身口意」三業的清淨,就是環保的最高指導原則
心靈環保就是上述的意業清淨,生活環保就是少欲知足、儉樸、寧靜、整齊和清潔,這也是佛教徒和寺院的生活原則。
「禮儀環保」是指人和人之間互相的尊敬和禮讓。佛教徒重視禮節,彼此之間不會爭先恐後、你爭我奪,相見時彼此合掌問候就是最好的禮儀環保的具體表現。
至於「自然環保」,佛教徒最愛惜大自然環境,特別是十分珍惜森林和水資源,因為那是修行時憑藉的重要設施和資糧。
其石山人 2024-08-15 23:29:06

補充説明一下,那是教我們靜坐的老師,比我們這群學生年輕。

她也不是能直接與老太太説話,一開始只覺得全身發冷,不舒服。回家後試著靜坐排解,在禪定中才彼此溝通上。

其石山人 2024-08-15 23:16:48

前幾年我回台北,租住在一間一樓的房間,旁邊緊挨一條小巷弄,偶而才會有人經過。

剛住進去的頭兩三天,天氣炎,我開著窗睡覺。深夜突然聽到一連串女人笑聲,吵醒了我。當時睡意正濃,懶得起床,沒去管它,翻身繼續睡。以後也沒再聽到過,可能是有人正巧走過,為什麼事發笑吧。

我老師倒有遇到往生者求助,那位老太太因病過世,走得突然,又什麼宗教都沒信,茫然不知所措。而且有些和子女之間的芥蒂未解,請我老師幫忙聯繫她小孩。

其實在葬禮時,老太太試著和子女及各位悼客(包括我)接觸,但都沒人理她(因感應不到)。幸好我老師能溝通得上,所以她一路纏著我老師,跟她回家。

我老師與喪家並不相識,是與我們一起去悼念而已。但老太太吵了她一夜,只好答應。第二天清晨就打電話給我,請我連絡喪家。老太太的子女半信半疑,不過老師純粹幫忙,分文不取,他們姑妄聽之。

我老師一生中也只遇到過這一次,算是一種緣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