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17:54:56Aher
排灣族村落的人文生態
排灣族村落的人文生態
1910年代,山坡上一個排灣族村落,反映了部落最早的聚居型態,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一個村落大約包含了一百至二百戶人口,這是生產給養的基本單位人口。住屋蓋在山坡上,居高臨下,主要是在頻繁部落戰爭中防禦安全考量。住屋大多是茅草屋,石板屋屬於貴族之家,前方還有石板鋪成的空地,以及放置敵人頭骨以彰顯戰功的石板架。村落的建築格局反映鮮明的社會階級,森丑之助的工作團隊所拍攝的這一張排灣族村落的全景圖,具有很高的紀實與文獻價值。(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台灣原民 山海之郷 》)
排灣族牡丹社族人大合影
穿著漢人華服的排灣族婦女
排灣族人豐富多彩的服裝款式
排灣族平民群像
1910年代,排灣族族人聚集在部落大樹下合影,後方有位獵人裝扮的族人正要出發打獵,身著淺藍色平民服飾的婦女與孩童們聚集著為他送行。排灣族的服飾規範是非常嚴格的,平民不可擅自紋繡圖樣,服裝比較樸素無裝飾,而排灣族的婦女通常都著淺藍色的上衣,貴族階級才可使用深黑、深藍或大紅色,但如今界線已經混淆,不如過去嚴格,平民也可穿著貴族服飾。(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台灣原民 山海之郷 》)
傳說排灣族和卑南族發源地大武山
巨樹下的排灣族祖靈像
1910年代,巨樹下的排灣族祖靈雕刻神像,三名女子在旁觀望著,雕刻的神像則顯得堅固而永恆,和蓬勃生長、盤根錯枝的榕樹互相映照、生生不息。排灣族人對祖靈非常的尊敬並認為其存在十分神聖,貴族及頭目會在家中豎立起祖靈的雕刻神像,而且還會將祖靈信仰融入至衣服的織紋當中。(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台灣原民 山海之郷 》)
上一篇:巴布拉族--大肚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