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5 18:30:40Aher

愛蘭長老教會扮演巴宰族的文化搖籃

愛蘭長老教會扮演巴宰族的文化搖籃

愛蘭長老教會扮演巴宰族的文化搖籃

愛蘭長老教會扮演巴宰族的文化搖籃

愛蘭長老教會扮演巴宰族的文化搖籃
licence:CC BY-NC這裡顯示文件名

1865年,西方人以醫療開啟了台灣近代宣教史,在中部以巴宰最具代表性,不但影響了埔里其他平埔聚落,也將信仰拓殖到邵族地區,並與鄰近的原住民部落成為姊妹教會。巴宰族人原本祭拜祖靈,在台中原鄉接觸漢文化後,又改信民間信仰,1871年烏牛欄社(愛蘭舊稱)潘開山武干(Kaisan.Buhkan)因打獵受傷輾轉從神岡大社送往台南長老教會醫院,經馬雅各牧師治癒而信奉基督。同年大社與愛蘭建立教會。他的家族則奉獻了大片土地建立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即埔里基督教醫院前身。福音傳入愛蘭後,教會就成為聚落的核心,凡事都會透過教會通報大家。有喜事就會敲鐘;有喪事就會敲鼓,大家一聽到就知道有事情發生,全台地的族人都會放下手邊工作趕到教會去。

宣教師也將教育資源帶入巴宰。學會羅馬拼音,讓族人不分男女都可以在教會學習閱讀聖經和唱聖詩,也能在生活中運用。1904年日人在埔里設置2所公學校,「烏牛欄分教場所」就是其中一所。此外,族人相當重視的「番社精神」,正好與聖經的教導相同,「與喜樂的人同喜樂;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羅馬書12:15),應是基督教順利在巴宰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釘根本土」一直是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最大特色,教會扮演文化傳承的推手,並成為推動各項事務的據點,自1999年開始,每年11月間恢復舉辦傳統過年,並於2003年成立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巴宰族藉由教會的凝聚力,保存了文化;透過羅馬拼音,留下了文字紀錄與歌謠。愛蘭台地彷彿是上帝賜與的迦南美地,巴宰文化的種子再度深耕。

1865年,西方人以醫療開啟了台灣近代宣教史,在中部以巴宰最具代表性,不但影響了埔里其他平埔聚落,也將信仰拓殖到邵族地區,並與鄰近的原住民部落成為姊妹教會。巴宰族人原本祭拜祖靈,在台中原鄉接觸漢文化後,又改信民間信仰,1871年烏牛欄社(愛蘭舊稱)潘開山武干(Kaisan.Buhkan)因打獵受傷輾轉從神岡大社送往台南長老教會醫院,經馬雅各牧師治癒而信奉基督。同年大社與愛蘭建立教會。他的家族則奉獻了大片土地建立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即埔里基督教醫院前身。福音傳入愛蘭後,教會就成為聚落的核心,凡事都會透過教會通報大家。有喜事就會敲鐘;有喪事就會敲鼓,大家一聽到就知道有事情發生,全台地的族人都會放下手邊工作趕到教會去。

宣教師也將教育資源帶入巴宰。學會羅馬拼音,讓族人不分男女都可以在教會學習閱讀聖經和唱聖詩,也能在生活中運用。1904年日人在埔里設置2所公學校,「烏牛欄分教場所」就是其中一所。此外,族人相當重視的「番社精神」,正好與聖經的教導相同,「與喜樂的人同喜樂;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羅馬書12:15),應是基督教順利在巴宰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釘根本土」一直是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最大特色,教會扮演文化傳承的推手,並成為推動各項事務的據點,自1999年開始,每年11月間恢復舉辦傳統過年,並於2003年成立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巴宰族藉由教會的凝聚力,保存了文化;透過羅馬拼音,留下了文字紀錄與歌謠。愛蘭台地彷彿是上帝賜與的迦南美地,巴宰文化的種子再度深耕。

美好生活 2021-03-01 10:25:34

祝幸福安康~~
http://www.hamertw.com

(悄悄話) 2021-02-23 20: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