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7 10:08:17Aher

台灣東部地區混元型海洋溫差發電系統應用特性分析

 
【台灣東部地區混元型海洋溫差發電系統應用特性分析】
蔡建昌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類別:溫差發電
目前在於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生態平衡和過度依賴化石燃料,使世界各國對再生能源產生高度興趣。海洋佔地球70%的面積為世界上最大型的太陽能源吸收及能源儲存系統,海洋熱能轉換是一門能源技術,其中海洋溫差能即是利用海洋深度分層的自然溫差來產生電力,海洋再生能源的使用可減少過度依賴化石燃料與環境破壞的影響。
在各種海洋再生能源中,台灣具有發展海洋溫差能的趨勢,因為台灣東部海域具有較窄的海棚、海底地形陡峻且海底較為平坦,距岸邊三、四公里處即可達到一千公尺的水深,海水溫差經年可維持在20℃以上,因此海洋溫差發電系統具有龐大的經濟效益。
本文規劃設計的混元排熱利用型海洋溫差發電系統與混元燃料電池排熱利用型海洋溫差發電系統,是利用海洋溫差發電系統連接電解膜電解器與高溫型燃料電池後,將高溫型燃料電池所產生之廢熱再做熱回收,以提高海洋溫度差,最後分別以海洋溫差發電系統的發電量與燃料電池的發電量做COP之計算,以期發展出最佳的設計規劃。
本文規劃設計的混元排熱利用型海洋溫差發電系統與混元燃料電池排熱利用型海洋溫差發電系統,是利用海洋溫差發電系統連接電解膜電解器與高溫型燃料電池後,將高溫型燃料電池所產生之廢熱再做熱回收,以提高海洋溫度差,最後分別以海洋溫差發電系統的發電量與燃料電池的發電量做COP之計算,以期發展出最佳的設計規劃。
全國碩博士論文(97)



sea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