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8 15:31:55Aher
一群瘋狂科學家,讓台灣在太空留名
一群瘋狂科學家,讓台灣在太空留名
2465c9acd9658427ec9ad11132cea68e.jpg
一群瘋狂科學家,讓台灣在太空留名
3.以下新聞內文擷取自撰文者文章片段:
簡介:「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以下簡稱ARRC)
成立:2012年
成員:交大、成大、北科大、屏科大、海洋、銘傳,6校師生共40餘人
紀錄:
造出第一個「台製火箭」
花費是南韓的40分之1,7年只用7千萬元
混合式燃料推進專利比衝值250~290秒,世界最好
21次試射,今年挑戰飛行100公里
正文開始:
去年三月的屏東,三百公斤重、兩層樓高、直徑四十公分的火箭順利發射、劃破太平洋上
空。除了加裝的感應器之外,其他全部由台灣研發製造,核心技術全握在團隊手上。他們
用極低的成本、全部自製的精神,讓全球太空專家驚豔。
團隊成員來自全台六所大學,跨工程、機械、資訊等領域的六位教授,率碩博士生共四十
幾人。曾服務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現任美國航空與航太協會委員、國家太空中心資
深研究員的陳彥升指出,在各國同類型混合式火箭引擎的團隊中,ARRC「是國際上(學術
界及工業界)最好的成果,」甚至已超越維京集團SpaceShipTwo的技術!「ARRC的技術突
破已是該領域高度領先的地位,是混合式火箭推進科技發展很重要的一步。」
現任維京銀河號技術顧問、美國太空總署與美國空軍合作專家卡拉貝佑古(Arif
Karabeyoglu)說,他每年關注這支驚人隊伍,「他們去年三月的成功發射,證明了在如
此貧乏的資源下,他們竟能操作複雜、困難的發射工作!」對此他大嘆不可思議。
他們發現台灣廠商的技術水準可比擬美國航太工業,做馬桶的廠商能做火箭隔熱層、屏東
的鐵工廠能打造炮管。但台灣廠商創造的產值,卻與國外天差地別。主因是,台灣長年自
我定位做代工,儘管技術精進,但只能配合客戶需求開發,而後複製,缺乏設計及整合系
統的思維與能力,導致特斯拉、iPhone的關鍵零組件,多半來自台灣廠商,但台灣廠商卻
無法做出完整的電動車、電腦作業系統甚至機器人。價值鏈中最豐厚的財富從來不屬於我
們。
ARRC打造自有火箭系統,讓台灣廠商驚覺原來自己能做火箭,幾家廠商甚至自掏腰包相挺
,十萬元零件也分文不取。
李芳壽不只看到火箭,還看見這群人的膽識,「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台灣現在最缺的就是
這個膽識,不幫他們還要幫誰?」三十年的產學合作經驗,他看見高等教育政策下,學校
研究離業界越來越遠;否則就只是接受企業訂單、跑數據,「這些教授願意這樣,一批人
、一批人的帶,台灣都沒有一家企業願意這樣做了。」
在ARRC努力下,與台灣廠商共同打造專門製作火箭、飛彈外殼,被列為美國國家管制出
口品的碳纖維五軸纏繞機,這台國際上報價四、五千萬元的設備也是豐田(Toyota)氫汽
車中的關鍵設備。
吳宗信在世界知名的歐盟羅賽塔計畫(歐洲太空總署難度最高、近二十年的太空探測計畫
)中扮演關鍵角色;台積電、東京電子、應用材料、科林等世界著名的半導體製程設備公
司,都曾經或正在與他合作;國際期刊上發表文章近百篇。他們年近半百,國外邀約以好
幾倍薪水招手,為什麼還要留在台灣,四處籌錢做火箭?
不只因為當年的承諾,更因為學生的堅持。「很多人會說台灣沒有希望,但那些年輕人臉
上的表情是不會騙人的,」胡惠文說,「他們放出來的能量你沒辦法想像。」「我要想到
這些孩子的出路,學到這樣了,還去台積電按button(按鈕),很可惜」吳宗信坦言。
資源少也要繼續做,盼台灣囝仔,永不停止做夢,長年待在美國航太界的陳彥升觀察,ARR
C走到今天,不只證明台灣科技的能量,更要讓台灣人跟美國的孩子一樣,永遠不停止想像
,「只要眼光放遠,能做的事可以有很多,只要下功夫就可以達成。」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ppt.cc/pfdp
5.備註:
天啊,太敬佩了!!!!!!
仍舊有默默的一群人為台灣奮鬥努力,不斷讓台灣令國際刮目相看....
看完試射youtube感動到飆淚啊啊啊啊~~~
成功試射火箭的紀錄影片連結(youtube):http://ppt.cc/H0qr
希望PTT的各位也能一起為他們加油!!!!
2465c9acd9658427ec9ad11132cea68e.jpg
一群瘋狂科學家,讓台灣在太空留名
3.以下新聞內文擷取自撰文者文章片段:
簡介:「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以下簡稱ARRC)
成立:2012年
成員:交大、成大、北科大、屏科大、海洋、銘傳,6校師生共40餘人
紀錄:
造出第一個「台製火箭」
花費是南韓的40分之1,7年只用7千萬元
混合式燃料推進專利比衝值250~290秒,世界最好
21次試射,今年挑戰飛行100公里
正文開始:
去年三月的屏東,三百公斤重、兩層樓高、直徑四十公分的火箭順利發射、劃破太平洋上
空。除了加裝的感應器之外,其他全部由台灣研發製造,核心技術全握在團隊手上。他們
用極低的成本、全部自製的精神,讓全球太空專家驚豔。
團隊成員來自全台六所大學,跨工程、機械、資訊等領域的六位教授,率碩博士生共四十
幾人。曾服務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現任美國航空與航太協會委員、國家太空中心資
深研究員的陳彥升指出,在各國同類型混合式火箭引擎的團隊中,ARRC「是國際上(學術
界及工業界)最好的成果,」甚至已超越維京集團SpaceShipTwo的技術!「ARRC的技術突
破已是該領域高度領先的地位,是混合式火箭推進科技發展很重要的一步。」
現任維京銀河號技術顧問、美國太空總署與美國空軍合作專家卡拉貝佑古(Arif
Karabeyoglu)說,他每年關注這支驚人隊伍,「他們去年三月的成功發射,證明了在如
此貧乏的資源下,他們竟能操作複雜、困難的發射工作!」對此他大嘆不可思議。
他們發現台灣廠商的技術水準可比擬美國航太工業,做馬桶的廠商能做火箭隔熱層、屏東
的鐵工廠能打造炮管。但台灣廠商創造的產值,卻與國外天差地別。主因是,台灣長年自
我定位做代工,儘管技術精進,但只能配合客戶需求開發,而後複製,缺乏設計及整合系
統的思維與能力,導致特斯拉、iPhone的關鍵零組件,多半來自台灣廠商,但台灣廠商卻
無法做出完整的電動車、電腦作業系統甚至機器人。價值鏈中最豐厚的財富從來不屬於我
們。
ARRC打造自有火箭系統,讓台灣廠商驚覺原來自己能做火箭,幾家廠商甚至自掏腰包相挺
,十萬元零件也分文不取。
李芳壽不只看到火箭,還看見這群人的膽識,「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台灣現在最缺的就是
這個膽識,不幫他們還要幫誰?」三十年的產學合作經驗,他看見高等教育政策下,學校
研究離業界越來越遠;否則就只是接受企業訂單、跑數據,「這些教授願意這樣,一批人
、一批人的帶,台灣都沒有一家企業願意這樣做了。」
在ARRC努力下,與台灣廠商共同打造專門製作火箭、飛彈外殼,被列為美國國家管制出
口品的碳纖維五軸纏繞機,這台國際上報價四、五千萬元的設備也是豐田(Toyota)氫汽
車中的關鍵設備。
吳宗信在世界知名的歐盟羅賽塔計畫(歐洲太空總署難度最高、近二十年的太空探測計畫
)中扮演關鍵角色;台積電、東京電子、應用材料、科林等世界著名的半導體製程設備公
司,都曾經或正在與他合作;國際期刊上發表文章近百篇。他們年近半百,國外邀約以好
幾倍薪水招手,為什麼還要留在台灣,四處籌錢做火箭?
不只因為當年的承諾,更因為學生的堅持。「很多人會說台灣沒有希望,但那些年輕人臉
上的表情是不會騙人的,」胡惠文說,「他們放出來的能量你沒辦法想像。」「我要想到
這些孩子的出路,學到這樣了,還去台積電按button(按鈕),很可惜」吳宗信坦言。
資源少也要繼續做,盼台灣囝仔,永不停止做夢,長年待在美國航太界的陳彥升觀察,ARR
C走到今天,不只證明台灣科技的能量,更要讓台灣人跟美國的孩子一樣,永遠不停止想像
,「只要眼光放遠,能做的事可以有很多,只要下功夫就可以達成。」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ppt.cc/pfdp
一群瘋狂科學家 讓台灣在太空留名 - 科技 - 商業周刊
一群教授與碩博士生,去年試射火箭,讓NASA專家也驚豔。他們的花費僅韓國四十分之一,技術卻做到世界一流,實現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計畫,一切源自四個教授的太空夢。 ...
5.備註:
天啊,太敬佩了!!!!!!
仍舊有默默的一群人為台灣奮鬥努力,不斷讓台灣令國際刮目相看....
看完試射youtube感動到飆淚啊啊啊啊~~~
成功試射火箭的紀錄影片連結(youtube):http://ppt.cc/H0qr
ARRC HTTP-3S Hybrid Rocket Flight Test on March 24, 2014 - YouTube 由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 (ARRC) 進行由台灣各大學合作研發的混合式探空火箭 HTTP-3S Hybrid Rocket飛行測試
希望PTT的各位也能一起為他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