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不會愛你之《收信快樂》
看過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的人,定然會對戲裡的舞台劇《收信快樂》片段留下印象,男女主角想愛又不敢放手去愛的心情,恰與李大仁、程又青呼應。
其實舞台劇《收信快樂》早於2011年便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當時由『親愛的劇團』製作、單承矩導演,萬芳、夏靖庭主演,首演後傳出的好口碑造成一票難求的轟動,之後2002年劉亮佐、呂羿慧,2008年單承矩、萬芳都曾再度搬演此劇,今年《收信快樂》由2001年原班人馬在華山上演,售票場次亦是秒殺,身為劇迷又怎能錯過,首演先睹為快!
《收信快樂》可說是兩個人一台戲,簡單的場景,一把長椅,男女主角分坐兩頭,在100分鐘裡,互唸給對方的信,帶出長達40年的情感糾纏。這讓我想起年初看的《動物園》,都是靠演員撐起全戲,但《收信快樂》的形式特別在:兩人同場卻不是對手戲,因為各自表述的是分隔兩地,各自寫信的心情,可是魚雁往返的內容又像是對話。這樣明明同台,卻要演出我看不到你,但是你在我心裡的感覺,真的很考演員功力。
萬芳和夏靖庭都是演技派,即使衣著沒變,場景沒變,但從念白的語調和小動作裡,感受他們情緒的起伏,彷彿也跟著演員走過了40年的時空。從小學時男生惹哭女生的童稚,要求通信開始兩人互通心聲,隨著女主角陳淑芬(萬芳 飾)全家遷居美國,父母離異後行為越趨叛逆,留在台灣的瘦皮猴李政國(夏靖庭 飾),反而失去了小時的活潑奔放,朝著父親期望的路發展,唯一不變的是通信成了兩人心底的慰藉,當一方不開心,年齡相同的另一方也正面臨著成長的苦惱,彼此鼓勵,卻也時有爭執,曾經一夜相擁,卻又各自婚嫁,相識40年,發現對方是生命中最無可取代的真實,然而一旦跨過通信的距離,擁有彼此是否就是失去的開始?
《收信快樂》讓我想到距離,是否人對千里之外的人更能吐露心聲?劇中質疑過『我們不應該再通信了,這是個虛偽的過程,我們真的關心彼此嗎?我們真的在乎彼此嗎?』,在這個通信越發稀少的年代,人們在網路上尋找的,是否也是距離帶來的安全感?當然信件不同於網路,不同於電話,它更像獨一無二的手工製品,沒有備份,不會被打斷但需要耐心完成。所有珍貴的事物,都需要耐心,不是嗎?
萬芳詮釋的陳淑芬看似任性,其實深情脆弱,活得太真總讓人心疼,夏靖庭演繹的李政國看似溫柔,卻從沒實踐看淑芬畫展的承諾,怯懦時的逃避,何嘗不是對所愛的人殘忍?兩人以同樣的服裝演出40年的歲月,夏靖庭沒有太大動作,更顯出角色的壓抑,萬芳時而站起,時而頹坐在地,綁起的長髮放下是唯一更換的造型,可是覺得萬芳好美,那是全心投入的神采,時間會帶走青春,卻帶不走發自內心的美麗。
《收信快樂》其實改編自劇作家A.R.Gurney的作品《Love Letters》,他的《Sylvia》也曾被台北故事劇場改編為《露露聽我說》,我想看這齣劇的原因,除了《我可能不會愛你》中曾經出現,還包括編劇徐譽庭是這部戲的藝術總監,雖然『親愛的劇團』改編《Love Letters》是緣於團長吳怡然的選擇,而且《收信快樂》的編劇是單承矩,但我認為『時間』一直是徐譽庭的劇本裡重要的元素,《我可能不會愛你》、《光陰的故事》都可以看到她對歲月裡主角的轉變,有很細膩的詮釋。《收信快樂》也是用書信的形式,講40年的時間裡男女主角的領會,身為觀眾,我相信不同的年紀再看,也會有不同的感受,難怪這部戲會成為一再重演的經典。
PS.《收信快樂》將於今年10月於北京上演,預祝演出順利
圖片來源及更多相關訊息:《收信快樂》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