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9 18:26:01鮪魚
筮儀~易經占卜筮法
[2006.12.9]
宋朱熹所著周易本易中有筮儀一段, 有記載易經古老的筮法的儀式與方式,鮪魚早年有實際操作過,過程與大衍之數、兩儀四象、天地人三才等聯繫上,甚有意思。後來鮪魚把整個過程寫成程式,但內部運算卻還是忠實保有原來的過程。這套程式用物件導向寫的,陪鮪魚試過不少占卜,都相當精準有啟發性。可惜後來程式已不見了。
昨天鮪魚邀請劉君祖老師到公司來演講,因為時間僅有兩小時,劉老師就用了一些過去占卜一些國運或經濟議題的結果來說明一些卦象的解讀。因此讓鮪魚想起易經占卜在生活中解惑的實用價值,也好透過占卜多讀幾卦。
以下是原文,方便學習用。
筮儀:
擇地潔處為蓍室。南戶置床于室中央。蓍五十莖。韜以纁帛。貯以皁囊。納之櫝中。置于床北。設木格于櫝南。居床二分之北。置香爐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爐南。日炷香致敬。將筮。則灑掃拂拭。滌硯一注水。及筆一。墨一。黃漆板一。于爐東。東上。筮者齊潔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兩手奉櫝蓋。置于格南爐北。出蓍于櫝。去囊解韜。置于櫝東。合五十策。兩手執之。熏于爐上。命之曰。假爾泰筮有常。假爾泰筮有常。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質所疑于神于靈。吉凶得失。悔吝憂虞。惟爾有神。尚明告知之。乃以右手取其一策。反于櫝中。而以左右手中分四十九策。置格之左右兩大刻。……凡十有八變而成卦。乃考其卦之變。而占其事之吉凶。禮畢。韜
蓍襲之以囊。入櫝加蓋。斂筆硯墨版。再焚香致敬而退。
朱熹,周易本義)
筮法
成卦法: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十字原誤竄入下文。據漢
書律歷志引移正。)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易繫辭傳上)
變卦法:
以天地之數與卦之營數為定變爻之主幹。不變之卦,則以本卦卦辭占之;全變之卦,則以之卦卦辭占之(乾坤例外)。此二者外,若宜變之爻與可變之爻相值,則以本卦變爻爻辭占之。若宜變之爻與可變之爻不相值,可變之爻少於不變之爻,則以本卦卦辭占之;可變之爻多於不變之爻,則以之卦卦辭占之;可變之爻等於不變之爻,則以本卦之卦卦辭合占之。此其大概也。(高亨,周易古經通說)
附錄: 讀易簡說 徐醒民
http://www.dfg.cn/big5/chtwh/dyjs/dyjs-15.htm
【 大衍之數 】
秦始皇焚書時,周易因李斯視為卜筮之書而幸免。其實易之為書,廣大悉備,豈但為卜筮而已。然而孔子在系辭上傳裡也說過:「以卜筮者尚其佔。」學易自須玩佔,玩佔則不能不瞭解卜筮。卜是灼龜為兆,取象五行之變,以決疑事,此法久已失傳。筮是指蓍草而言,即是揲著求卦之意。諸儒所傳的筮法不盡相同,但有系辭傳所說的大衍之數可資考據。
系辭上傳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這段傳文顯然在闡釋大衍之數的道理,但筮法也就藉此傳其梗概。筮有規則,稱為筮儀,?須設置蓍室,預備各種用具,以及焚香致敬、命蓍等。這些儀軌此處不必詳敘,僅擇諸儒的註解,將主要的方法介紹如下:
一、將藏在竹櫝或木櫝中的五十莖蓍草取出,以兩手執之,熏於香爐,命蓍,然後隨取一莖放回櫝中,留下四十九莖,也叫四十九策,用來揲蓍。此即「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二、信手將四十九策分為二分,不需計數。分開後,就放在左右兩邊,以象兩儀。此即「分而為二以象兩。」
三、兩儀在左邊的象天,在右邊的象地,即在左邊的策數中分出一策象人,掛在右手的小指間,以象天地人三纔。此即「掛一以象三。」
四、取左邊的蓍草,執於左手,以右手四四揲之。就是以四策為一計數單位,揲之就是數之,一數就是四策,以象一年的春夏秋冬。數到最後,視所餘的策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都算是奇數,即將此奇數之策扐在左手的第三第四指之間。此即「歸奇於扐以象閏。」已經四四數過之策則放回左邊。
五、次取右邊之策執於右手,而以左手四四揲之。這也是「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數到最後,視所餘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都算是奇數,而將此奇數之策扐在左手的第二第三指之間。此即「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已經四四數過之策則放回右邊。揲蓍到此,是為第一變。檢視扐在左手三四指間的左餘之策,以及扐在左手二三指間的右餘之策,如左餘一策,則右餘必三策,左二則右亦二,左三則右必一,左四則右亦四。合計左右所餘之策,以及在右手小指間的一策,即是一掛二扐的策數,不是五策,就是九策。即將這五策或九策另置一處,第一變即告完成。
六、再將左右兩邊已經數過的蓍草合起來,檢視其數,或是四十四策,或是四十策,再度分二、掛一、揲四、歸扐,如第一變這儀。最後檢視左右所餘之策,左一則右必二,左二則右必一,左三則右必四,左四則右必三。合計左右所餘之策,以及掛在右手小指間的一策,即是一掛二扐的策數,不是四策,就是八策。即將這四策或八策另置一處,是為第二變。
七、又將左右過揲之蓍合起來,檢視其數,或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如第二變那樣分二、掛一、揲四、歸扐。最後檢視左右所餘之策,與第二變同,則將所餘之策與掛一之策合之,另置一處,是為第三變。
八、三變而成一爻,計算三變所得掛扐與過揲之策,便知所得何爻。如三變合計得掛扐十三策,以減四十九策,則知三變合得過揲的策數是三十六策,以四除之,因為揲蓍時是以四四數之,此處故以四除,則三十六得九,是為老陽,其畫為「」,名之為重。如三變合得掛扐二十五策,則知三變合得過揲二十四策,四除,得六,是為老陰,其畫為「」,名之為交。如三變合得掛扐二十一策,則知三變合得過揲二十八策,除以四,得七,是為少陽,其畫為「」,名之為單。如三變合得掛扐十七策,則知三變合得過揲三十二策,以四除之,得八,是為少陰,其畫為「」,名之為拆。
如是三變而成初爻,即將初爻畫在畫卦的版上。以下不再命蓍,即用四十九蓍,分二、掛一、揲四、歸扐,再經三變而成二爻。以後每三變都是如此。一卦六爻,十八變而成一卦。畫卦時,由下往上畫。前九變而成三爻,出現一個三畫卦於內,即是初二三爻,稱為內卦。後九變又出現一個三畫卦於外,即是四五上爻,稱為外卦。得內卦是小成,得外卦是大成。六十四卦皆是如此。
大衍之數,有體有用。體是五十莖蓍草去一不用,此一即是太極。韓康伯引王弼之說:「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用是以四十九蓍分二掛一揲四歸扐,以象兩儀三纔四時閏月等,由此而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老陽每爻三十六策,老陰每爻二十四策,老陰老陽各一百九十二爻,總為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以當萬物之數。大衍的衍字,鄭康成當演字講,就是推演其數之義。演數必須五十莖蓍草,故取五十以為大衍之數。觀變玩佔,瞭解五十之數體用兼備的意義,即可入道。自漢以來,歷代諸儒對於五十之數的解說,各有其異見,學者應當善予采擇,以為研究參考。
宋朱熹所著周易本易中有筮儀一段, 有記載易經古老的筮法的儀式與方式,鮪魚早年有實際操作過,過程與大衍之數、兩儀四象、天地人三才等聯繫上,甚有意思。後來鮪魚把整個過程寫成程式,但內部運算卻還是忠實保有原來的過程。這套程式用物件導向寫的,陪鮪魚試過不少占卜,都相當精準有啟發性。可惜後來程式已不見了。
昨天鮪魚邀請劉君祖老師到公司來演講,因為時間僅有兩小時,劉老師就用了一些過去占卜一些國運或經濟議題的結果來說明一些卦象的解讀。因此讓鮪魚想起易經占卜在生活中解惑的實用價值,也好透過占卜多讀幾卦。
以下是原文,方便學習用。
筮儀:
擇地潔處為蓍室。南戶置床于室中央。蓍五十莖。韜以纁帛。貯以皁囊。納之櫝中。置于床北。設木格于櫝南。居床二分之北。置香爐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爐南。日炷香致敬。將筮。則灑掃拂拭。滌硯一注水。及筆一。墨一。黃漆板一。于爐東。東上。筮者齊潔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兩手奉櫝蓋。置于格南爐北。出蓍于櫝。去囊解韜。置于櫝東。合五十策。兩手執之。熏于爐上。命之曰。假爾泰筮有常。假爾泰筮有常。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質所疑于神于靈。吉凶得失。悔吝憂虞。惟爾有神。尚明告知之。乃以右手取其一策。反于櫝中。而以左右手中分四十九策。置格之左右兩大刻。……凡十有八變而成卦。乃考其卦之變。而占其事之吉凶。禮畢。韜
蓍襲之以囊。入櫝加蓋。斂筆硯墨版。再焚香致敬而退。
朱熹,周易本義)
筮法
成卦法: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十字原誤竄入下文。據漢
書律歷志引移正。)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易繫辭傳上)
變卦法:
以天地之數與卦之營數為定變爻之主幹。不變之卦,則以本卦卦辭占之;全變之卦,則以之卦卦辭占之(乾坤例外)。此二者外,若宜變之爻與可變之爻相值,則以本卦變爻爻辭占之。若宜變之爻與可變之爻不相值,可變之爻少於不變之爻,則以本卦卦辭占之;可變之爻多於不變之爻,則以之卦卦辭占之;可變之爻等於不變之爻,則以本卦之卦卦辭合占之。此其大概也。(高亨,周易古經通說)
附錄: 讀易簡說 徐醒民
http://www.dfg.cn/big5/chtwh/dyjs/dyjs-15.htm
【 大衍之數 】
秦始皇焚書時,周易因李斯視為卜筮之書而幸免。其實易之為書,廣大悉備,豈但為卜筮而已。然而孔子在系辭上傳裡也說過:「以卜筮者尚其佔。」學易自須玩佔,玩佔則不能不瞭解卜筮。卜是灼龜為兆,取象五行之變,以決疑事,此法久已失傳。筮是指蓍草而言,即是揲著求卦之意。諸儒所傳的筮法不盡相同,但有系辭傳所說的大衍之數可資考據。
系辭上傳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這段傳文顯然在闡釋大衍之數的道理,但筮法也就藉此傳其梗概。筮有規則,稱為筮儀,?須設置蓍室,預備各種用具,以及焚香致敬、命蓍等。這些儀軌此處不必詳敘,僅擇諸儒的註解,將主要的方法介紹如下:
一、將藏在竹櫝或木櫝中的五十莖蓍草取出,以兩手執之,熏於香爐,命蓍,然後隨取一莖放回櫝中,留下四十九莖,也叫四十九策,用來揲蓍。此即「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二、信手將四十九策分為二分,不需計數。分開後,就放在左右兩邊,以象兩儀。此即「分而為二以象兩。」
三、兩儀在左邊的象天,在右邊的象地,即在左邊的策數中分出一策象人,掛在右手的小指間,以象天地人三纔。此即「掛一以象三。」
四、取左邊的蓍草,執於左手,以右手四四揲之。就是以四策為一計數單位,揲之就是數之,一數就是四策,以象一年的春夏秋冬。數到最後,視所餘的策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都算是奇數,即將此奇數之策扐在左手的第三第四指之間。此即「歸奇於扐以象閏。」已經四四數過之策則放回左邊。
五、次取右邊之策執於右手,而以左手四四揲之。這也是「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數到最後,視所餘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都算是奇數,而將此奇數之策扐在左手的第二第三指之間。此即「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已經四四數過之策則放回右邊。揲蓍到此,是為第一變。檢視扐在左手三四指間的左餘之策,以及扐在左手二三指間的右餘之策,如左餘一策,則右餘必三策,左二則右亦二,左三則右必一,左四則右亦四。合計左右所餘之策,以及在右手小指間的一策,即是一掛二扐的策數,不是五策,就是九策。即將這五策或九策另置一處,第一變即告完成。
六、再將左右兩邊已經數過的蓍草合起來,檢視其數,或是四十四策,或是四十策,再度分二、掛一、揲四、歸扐,如第一變這儀。最後檢視左右所餘之策,左一則右必二,左二則右必一,左三則右必四,左四則右必三。合計左右所餘之策,以及掛在右手小指間的一策,即是一掛二扐的策數,不是四策,就是八策。即將這四策或八策另置一處,是為第二變。
七、又將左右過揲之蓍合起來,檢視其數,或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如第二變那樣分二、掛一、揲四、歸扐。最後檢視左右所餘之策,與第二變同,則將所餘之策與掛一之策合之,另置一處,是為第三變。
八、三變而成一爻,計算三變所得掛扐與過揲之策,便知所得何爻。如三變合計得掛扐十三策,以減四十九策,則知三變合得過揲的策數是三十六策,以四除之,因為揲蓍時是以四四數之,此處故以四除,則三十六得九,是為老陽,其畫為「」,名之為重。如三變合得掛扐二十五策,則知三變合得過揲二十四策,四除,得六,是為老陰,其畫為「」,名之為交。如三變合得掛扐二十一策,則知三變合得過揲二十八策,除以四,得七,是為少陽,其畫為「」,名之為單。如三變合得掛扐十七策,則知三變合得過揲三十二策,以四除之,得八,是為少陰,其畫為「」,名之為拆。
如是三變而成初爻,即將初爻畫在畫卦的版上。以下不再命蓍,即用四十九蓍,分二、掛一、揲四、歸扐,再經三變而成二爻。以後每三變都是如此。一卦六爻,十八變而成一卦。畫卦時,由下往上畫。前九變而成三爻,出現一個三畫卦於內,即是初二三爻,稱為內卦。後九變又出現一個三畫卦於外,即是四五上爻,稱為外卦。得內卦是小成,得外卦是大成。六十四卦皆是如此。
大衍之數,有體有用。體是五十莖蓍草去一不用,此一即是太極。韓康伯引王弼之說:「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用是以四十九蓍分二掛一揲四歸扐,以象兩儀三纔四時閏月等,由此而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老陽每爻三十六策,老陰每爻二十四策,老陰老陽各一百九十二爻,總為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以當萬物之數。大衍的衍字,鄭康成當演字講,就是推演其數之義。演數必須五十莖蓍草,故取五十以為大衍之數。觀變玩佔,瞭解五十之數體用兼備的意義,即可入道。自漢以來,歷代諸儒對於五十之數的解說,各有其異見,學者應當善予采擇,以為研究參考。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