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俗藝術發展值得關注
從事錫器製作半世紀的陳萬能老師,是臺灣少數碩果僅存的錫器老師傅。憑著個人敏銳的藝術眼光和努力,致力改進錫器質軟、易熔、泛黑等缺點,不斷為錫器開啟新的生命。 彩色印刷廠商
陳老師除了於民國七十七年即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成為當時薪傳獎工藝類年齡最輕的得獎者;更在民國八十二年,以作品「惜福」,榮獲文建會第二屆民族工藝獎金屬類三等獎。
陳萬能老師三十九歲開設「萬能錫舖」,經不斷開發研究與消費大眾的支持,從此帶動沒落的臺灣傳統錫器工藝再度發展,精湛的作品不僅為各大寺廟喜愛,同時也受政府機關、各界名流、收藏家等陳列收藏。近年來更積極往藝術領域發展,結合鉛錫合金、紅銅、青銅、黃金等不同金屬,為傳統錫器的創作,注入更多的活力。
陳萬能老師表示,他出身打錫世家,十四歲開始跟著父親陳滔學藝;雖珍惜傳統技藝,卻仍需兼顧三餐溫飽,曾經從事過印刷、洗衣、廣告看板…等工作,唯一沒有放棄的是錫業這項工作,以創新賦予傳統工藝嶄新的生命。二十四歲那年以改造平面龍燭臺為立體龍燭及將傳統柑燈合成一體而成龍燭柑燈,從此開始了錫藝創新之路。
此次展出的作品共四十餘件,包括居家堂內之錫器陳設,以襯托其財富氣派,還有傳統錫器產品種類包括:祭祝的天公爐、公媽爐、神明爐、龍燭、漢臺、薦盒、燭臺、神球、柑燈、禮板爵、滿天花、吽斗燈、祝壺、祝杯、錫盤‥等等式樣繁多齊備,精巧實用。另外;錫燈在臺灣早期的婚嫁習俗上更是不可或缺的嫁妝贈品,男方家長必須賀贈一對代表早生貴子的錫燈給女方,以求添丁發財、子孫滿堂、發達之意。
資料來源:web.ner.gov.tw/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11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