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1 19:32:23天龍

少女「倒經」止血要緊

少女「倒經」止血要緊

  有些青春少女,每到月經來潮前一、二天或正值行經時,便發生鼻腔出血或吐血現象,似乎是月經倒逆上行而引起,所以人們稱為「倒經」或「逆經」,時間長了會引起少女月經週期紊亂或貧血症。

  中醫學認為,倒經主要由於血熱氣逆,經血不從衝脈下行反而上溢所致。而血之所以熱,氣之所以逆,又與肝經鬱熱、肺腎陰虛等因素有關。例如,平時性情急躁,愛生悶氣,以致肝氣鬱結,氣機不順,肝火內盛,或素常體弱陰虛,又加憂愁不解,思慮過度,以致心火亢盛,或平時過食椒姜辛辣之品,鬱熱內積,熱傷其血,則血逆上行。當月經將來或已行的時候,內熱迫使經血上逆,就會發生倒經。

  中醫中藥治療倒經症有明顯的療效,可按「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施方。當鼻出血或吐血較多時,當務之急是止血,可採用下列措施:

  1、冷敷止血。即讓病人取坐位,頭後仰,將冷水毛巾敷於前額。並用乾淨棉花浸透冷水,敷於鼻樑骨上,上齊雙目,下齊鼻尖。

  2、壓迫止血。即甩手指分別壓迫兩側迎香穴(鼻翅旁開二-分凹陷處),同時將大蒜搗成泥,敷於兩足心。

  3、藥物止血。可用白茅根60克,小薊50克,灶心土(打碎)20克,煎湯服。也可用鮮生地50克,鮮藕兩節(洗淨)一齊搗爛,擠汁服。

  倒經症止血後,平素常以調經來達到治本的目的。應按「熱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則,分型論治。

  肝經鬱火型患者經前或經期吐血,衄血,量多色紅。平素心煩易怒,兩肋脹痛,口苦咽干,尿黃便結,月經可提前,量少或不行,舌紅苔黃,脈弦數。宜用清肝引經湯來疏肝清熱、降逆止血。

  肺腎陰虛型患者經期或經後吐血,衄血,量少色黯紅。平素可見頭暈耳鳴,手足心熱,兩顴潮紅,咳嗽咽干,月經多見先期量少,舌紅或絳色,苔花剝落或無苔,脈細數。宜用順經湯滋陰清火,引血下行。

  患倒經症的女青年,平時要注意生活規律,心情愉快,在月經期間要避免劇烈運動和精神刺激,忌服椒姜辛熱之品,再對症治療,倒經症能夠治癒。